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國家大劇院舉辦金華非遺周

發布時間:2023-04-11 16:55:00來源: 北京日報

  本報訊(記者 王潤)春光明媚,茶香氤氳中,身穿中國傳(chuan) 統服飾的各位金華非遺傳(chuan) 承人,向大家介紹豐(feng) 富多彩的非遺項目;觀眾(zhong) 饒有興(xing) 致地體(ti) 驗宋代點茶、花燈製作、藍印花布、宋韻插花、浦江剪紙等各種具有中國悠久文化傳(chuan) 統的非遺技藝……從(cong) 4月8日至4月15日,2023“婺風遺韻·春天裏”金華非遺周在國家大劇院舉(ju) 辦。活動匯聚22位金華非遺傳(chuan) 承人、42個(ge) 非遺代表性項目、150餘(yu) 件非遺產(chan) 品,讓觀眾(zhong) 全方位沉浸式感受婺風遺韻。

  “大家現在都知道咖啡拉花,但其實早在中國宋代,文人雅士們(men) 就把茶粉調成膏,在茶湯上作畫,叫做茶百戲。”來自浙江金華陸羽茶書(shu) 院的雷琳一邊現場操作,一邊向大家介紹,“婺州舉(ju) 岩茶宋代點茶技藝是宋朝的一種飲茶方式,通過把茶葉做成茶餅,經過一係列操作,形成非常細膩的粉,這種綠茶製作技藝已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項目了。古人喝茶時主要使用黑釉盞,在喝茶過程中還會(hui) 以鬥茶、行茶令、茶百戲來增加樂(le) 趣。”這種“能畫畫的茶”吸引了不少大人孩子都來嚐試“點茶”。

  東(dong) 陽木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黃小明帶了6件作品來參加此次非遺周活動,並和兒(er) 子黃藝瑞一起用“少年非遺說”表達匠心傳(chuan) 承精神。黃小明坦言,如今東(dong) 陽木雕傳(chuan) 承隊伍中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希望通過展示吸引更多年輕人。永康錫雕距今也有1000多年曆史了,錫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盛一原現場表演“打鑞”,吸引了眾(zhong) 多觀眾(zhong) 。他表示,近年來,永康錫雕的傳(chuan) 承人從(cong) 以前的6人發展到如今100多人,這和國家越來越重視非遺文化有很大關(guan) 係。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