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浙江開化:探討山區縣共同富裕實現路徑 讓“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

發布時間:2023-04-11 16:56:00來源: 人民網-浙江頻道

  人民網衢州4月2日電 (記者張麗(li) 瑋)今天上午,“溯源新思想”——“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山區共同富裕理論研討會(hui) 在浙江省開化縣舉(ju) 行。會(hui) 上,浙江省開化縣、常山縣,安徽省休寧縣,江西省婺源縣、德興(xing) 市、玉山縣等浙皖贛三省六縣建立365共富協作區,並簽訂365共富協作區框架協議。協議的簽訂標誌著“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殷殷囑托從(cong) 村域、鎮域、縣域走向省際協作,進一步放大共富協作效應。

  “‘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給出了人口大國實現共同富裕難題的開化之解、開化之法、開化之路。”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韓保江認為(wei) ,這條路的本質是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始終走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道路。

  “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事從(cong) 哪裏來,收入靠什麽(me) 賺?開化縣不少鄉(xiang) 村提供了生動實踐。

  2015年,開化縣上安村因地製宜,開始試種紅高粱,發展特色農(nong) 業(ye) 。到2022年,該村帶動大溪邊鄉(xiang) 12個(ge) 村集體(ti) 經營性收入達到570餘(yu) 萬(wan) 元,全鄉(xiang) 在家村民5800餘(yu) 人人均年增收5500元以上。

  2020年,開化縣芳林村通過開創“集體(ti) 建基地+鄉(xiang) 賢管運營”的產(chan) 業(ye) 發展新模式,一舉(ju) 打響“荷花村”這一網紅地IP。村民通過家門口開設特色農(nong) 家樂(le) ,實現戶均增收5000餘(yu) 元。

  荒地如何生“金”?開化縣下溪村化荒地為(wei) 景觀,打造了集農(nong) 趣、娛樂(le) 、研學等於(yu) 一體(ti) 的“夢想菜園”。如今,菜園通過公開認領的方式,每年可以為(wei) 村集體(ti) 增加20多萬(wan) 元的經營性收入。

  以片區組團發展為(wei) 模式,開化縣音坑鄉(xiang) 、華埠鎮的9個(ge) 村通過組建“泛下淤共富聯盟”,成功實現縱向延伸產(chan) 業(ye) 鏈條,橫向拓展產(chan) 業(ye) 功能。2022年,9個(ge) 村的村集體(ti) 經濟收入同比增長50.7%。

  開化縣金星村踐行“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囑托,把生態優(you) 勢轉變為(wei) 發展優(you) 勢,在發展美麗(li) 經濟、促進全麵提升、建設美麗(li) 村莊上狠下功夫,打造共同富裕實踐樣板,走出了一條具有金星特色高質量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之路。

  …………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開化縣委書(shu) 記夏盛民在致辭中表示,20年來,開化始終牢記囑托,探索具有普遍意義(yi) 的山區縣共同富裕實現路徑。就業(ye) 方麵,開化堅持“送出去”與(yu) “引進來”相結合,走好轉移就業(ye) 之路,讓每一個(ge) 勞動力都有更好的事做。同時,讓“品牌化”與(yu) “聯盟化”相結合,走好生態變現之路,讓每一個(ge) 家庭都有更高收入。

  浙江大學共享與(yu) 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社會(hui) 保障學會(hui) 副會(hui) 長何文炯評價(jia) ,“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這句話不僅(jin) 通俗易懂,而且深刻,20多年來,開化沿著這條路走得很堅定、很踏實。

  為(wei) 持續探索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山區縣樣板的發展道路,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與(yu) 開化合作,共建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驗室教學科研基地。

  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江生認為(wei) ,開化紮實推進共同富裕,走出了山區縣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給山區縣高質量發展帶了好頭,這樣的實踐經驗非常值得總結。

  會(hui) 上,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化研究院組織編寫(xie) 的《浙江省山區共同富裕先行實踐地的探索——開化縣金星村樣本研究》正式發布,這也是浙江省山區26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活動取得的係列成果之一。該研究院執行院長辛金國介紹:“本書(shu) 采用理論與(yu) 實踐、曆史與(yu) 邏輯、數據與(yu) 案例相結合的方式,不但係統描摹了一個(ge) 鄉(xiang) 村‘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發展過程,更揭示了共同富裕的理念和實踐。”

  當天下午,開化還舉(ju) 辦了以“深入實施‘八八戰略’ 推動山區共同富裕”為(wei) 主題的分論壇。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