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包裹“搭”上公交車(經濟新方位·縣域經濟觀察)
山東(dong) 省德州市樂(le) 陵市郵政快遞分揀中心的院子裏,公交車來來往往。奇怪的是,上車的並非乘客,而是一批批快遞包裹。
2021年,樂(le) 陵市開通並試運營“交郵聯運快遞專(zhuan) 線”,利用城鄉(xiang) 公交線路,將快遞送到農(nong) 村。目前,交郵聯運已在樂(le) 陵各鄉(xiang) 鎮全麵推廣。
快遞包裹“搭”上公交車,如何送達村民手中?交郵合作有何優(you) 勢?未來如何發展?近日,記者乘上樂(le) 陵市“交郵聯運快遞專(zhuan) 線”2路公交車,一探究竟。
怎麽(me) 配送?
定點、定時、定車、定線
輕踩刹車,快打方向盤,司機張寶柱駕駛公交車緩緩拐進樂(le) 陵市郵政快遞分揀中心。分揀員眼疾手快,將包裹一一裝進推車,運到車門旁。
“出車前,先來分揀中心‘取貨’,再將包裹帶到沿線鄉(xiang) 鎮或村子的快遞收發點,並把上行的快遞捎回。”說著,張寶柱接過包裹,整齊地碼放在車後排的快遞放置處,“我們(men) 為(wei) 郵政提供定點、定時、定車、定線代運服務。我跑的這條線路,覆蓋18個(ge) 村。”
很快,車後排塞得滿滿當當。定睛一瞧,有圓鼓鼓的蛇皮袋,還有寫(xie) 著“易碎品”的紙盒。“輕拿輕放,不能拋扔。市裏開展了業(ye) 務培訓,先提技,再上崗,當好‘兼職’快遞員。”張寶柱說。
“快遞半小時後到,記得把貨收一下。”掛掉電話,抬手看一眼表,下午3點20分。張寶柱手一揮,招呼記者上車:“出發!”
下午3點50分,公交車準點抵達朱集鎮郵政快遞收發站點。
張寶柱掏出貨單,郵政職工王寶森接過單子,仔細清點。“沒問題。”王寶森在貨單上簽下字,注明交接時間。“我簽了字,出問題,就找我;沒簽,就找張大哥。”說罷,王寶森把單子揣進兜,抱起包裹,送往收發室。
“郵政快遞公司、公交公司工作人員嚴(yan) 格執行交接簽字製度,逢郵件必交接,確保郵件數量相符、路向正確、郵袋完好、拴有袋牌。任何一方沒有核對數量並簽字,對方有權拒絕交接。”樂(le) 陵市交通運輸局二級主任科員、郵政管理局局長趙福臣告訴記者。
“稍等,還有待發貨。”王寶森取出包裹,遞給張寶柱,“辛苦捎回市區。”
裝好車,核對完單子,張寶柱揮手告別。車子繼續駛向下一個(ge) 快遞收發站點——大徐村。
為(wei) 啥合作?
公交公司增了收入,郵政公司省了成本
公交車為(wei) 啥願意幫忙“帶貨”?
“這得從(cong) 一段‘低穀期’說起。”樂(le) 陵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華介紹,幾年前,公司將原在個(ge) 人手中經營的線路收回,淘汰傳(chuan) 統的柴油公交車,投入180輛新能源公交車。車輛更新,公司卻遭遇經營難題。“運力充足,可客流量太低,特別是偏遠的農(nong) 村線路。”張華說,“車上望去空空的,師傅急得直跺腳。時間班次都公布出去了,空車也得跑。一趟‘偷懶’沒跑,趕上有人要坐車,就可能被投訴。”
一天,張華掏出公司賬本,一算計,出多入少。“新能源車可是貸款買(mai) 來的,到期得還呐!”張華皺眉蹙額,“沒法子,隻能號召員工出去拉廣告,售樓處、企業(ye) 、婚慶公司,我們(men) 幾乎都跑了個(ge) 遍。”
此時,樂(le) 陵市郵政分公司,同樣麵臨(lin) 著困難。
近年來,農(nong) 村居民線上消費越來越多,當地金絲(si) 小棗等農(nong) 產(chan) 品外運需求也旺盛,郵政快件量總體(ti) 處於(yu) 上升趨勢,截至2022年底,全市農(nong) 村郵政行業(ye) 寄遞業(ye) 務量完成138萬(wan) 餘(yu) 件,同比增長約13.1%。盡管如此,由於(yu) 人口分散,單條運輸線上的快遞包裹量仍顯不足。
“如果每個(ge) 村都建快遞收發點,運營成本太高。”趙福臣說,“郵政人手有限,隻能將零散的農(nong) 村快遞業(ye) 務外包,依托社會(hui) 車輛代運,成本高,不賺錢。”
多花了錢,還不能保證服務質量。“外包的代運車輛難以管理,經常不能及時送達,我們(men) 就麵臨(lin) 被投訴或罰款的風險。”趙福臣說。
2021年,山東(dong) 省交通運輸廳下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動農(nong) 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的通知》。從(cong) 此,樂(le) 陵市公交公司與(yu) 郵政公司“牽手”,公交承攬郵件配送業(ye) 務。
合作有啥好處?“一來,充分發揮了公交城鄉(xiang) 全覆蓋的運力優(you) 勢;二來,在不增加人力物力的情況下,我們(men) 每年還能增加一筆配送收入。”張華說。
“對郵政公司來說,一是降低了農(nong) 村物流下行成本;其次,客運班車有固定班次,確保準時送達客戶。”趙福臣說。
目前,樂(le) 陵共設置“交郵聯運快遞專(zhuan) 線”17條,每日運行50個(ge) 班次,投遞郵件快件1.7萬(wan) 件。樂(le) 陵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楊海峰說:“每年郵政公司節省投遞費用24萬(wan) 元,公交公司增加收益20多萬(wan) 元,真正實現了雙贏。”
對於(yu) 有“金絲(si) 小棗之鄉(xiang) ”美譽的樂(le) 陵而言,更重要的是,交郵聯運讓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更方便了。過去,每到9月,金絲(si) 小棗成熟,有的爛在地裏沒能及時運出去;如今,小棗早上還在樹上,晚上就到了消費者餐桌。即使旺季快遞量猛增,一條條固定線路的公交車也能有條不紊地將農(nong) 產(chan) 品源源不斷送向市場,將更多收入引進農(nong) 民“錢袋子”。
如何持續?
從(cong) “交郵聯運”到“交快合作”
公交“帶貨”,有效推動了快遞進村、農(nong) 貨進城,當地正在醞釀新的經營思路。
“第一批新能源汽車到了更換動力電池的時候,一輛車換一組,得花費20萬(wan) 元左右,共90輛待換,養(yang) 護成本高。”張華說,“依靠政府補貼和交郵合作的收入,很難一下子拿出一筆換電池的錢。我們(men) 期待推動‘交快合作’,拓寬業(ye) 務。”
“有了交郵合作試水,我們(men) 確實有計劃將公交公司的業(ye) 務打開,與(yu) 其他快遞公司合作,如此一來,公交公司可以依托鄉(xiang) 村公交物流體(ti) 係,開展多種經營,增加收入來源。”楊海峰說。
樂(le) 陵市現有快遞企業(ye) 11家。2020年前,快遞公司為(wei) 了爭(zheng) 奪業(ye) 務,一度陷入惡性競爭(zheng) ,企業(ye) 收益下滑、服務質量下降。2020年初,樂(le) 陵市通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引導幾家快遞公司深化“快快合作”,依托鄉(xiang) 鎮交通運輸管理服務站和空置房屋,建立鎮級快遞物流綜合服務中心,並在農(nong) 村依托超市等設立快遞物流服務點。
朱集鎮快遞物流服務中心就是這樣一個(ge) 站點,負責將各家企業(ye) 的快件配送到村。“送件不收費,發件根據路程和重量計費,可以手機下單。”服務中心負責人劉春峰說,由於(yu) 對接的企業(ye) 多,快件量大,因此在鎮上建站運營、配送到村並不難,“難的是從(cong) 市裏取貨。我們(men) 自己去市裏拉貨,快遞公司分布零散,東(dong) 一家,西一家,轉一大圈,才能把各方快遞都拉回鎮上。”
“很快,‘四處拉貨’的困局將被破解。”在樂(le) 陵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駐地附近,楊海峰指著一座正在建設的廠房,“政府出資建設交通運輸綜合服務提升項目,預計今年建成。到時,我們(men) 會(hui) 引導快遞、郵政、公交企業(ye) 進駐,統一取貨、統一分揀、統一配送,構建起更加完善的縣鄉(xiang) 村三級客貨郵融合服務體(ti) 係。”
“到時候,參與(yu) 主體(ti) 多了,需要共同製作科學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隻有實現多方共贏,才能確保合作可持續。”張華表示。
現在,這座占地3.5萬(wan) 平方米的廠房已拔地而起。“我們(men) 有信心打通快遞進村的‘最後一公裏’,確保快遞進村進得去、養(yang) 得活,長期發揮作用,推進農(nong) 村物流高質量發展。”楊海峰說。
放眼全國,每天,1億(yi) 多件快遞包裹在農(nong) 村地區流動。隨著農(nong) 村寄遞物流體(ti) 係的加快建設和快遞進村覆蓋率的持續提升,快遞業(ye) 將進一步發揮在促進消費升級、暢通經濟循環方麵的作用,為(wei) 促進城鄉(xiang) 商品流通、拓展農(nong) 村消費、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貢獻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