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在調查研究和公共政策中的價值
口述史既往在涉及生態環境、醫療衛生、城市規劃與(yu) 教育等公共問題領域廣泛應用,已被證明是形塑公共政策的一個(ge) 相當有價(jia) 值的工具。通過將個(ge) 人的聲音、經曆、記憶與(yu) 觀點納入決(jue) 策過程,口述史可以提供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更深入理解,從(cong) 而製定出更加包容、有效與(yu) 公平的公共政策。
——————————
中共中央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guan) 於(yu) 在全黨(dang) 大興(xing) 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強調指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jue) 策權;正確的決(jue) 策離不開調查研究,正確的貫徹落實同樣也離不開調查研究。”作為(wei) 一種以證據為(wei) 基礎的決(jue) 策理念與(yu) 實踐,自20世紀末以來,循證決(jue) 策在公共政策領域日益受到廣泛關(guan) 注與(yu) 高度重視。基於(yu) 深度訪談和調查研究而收集、保存、解釋和利用個(ge) 人、團體(ti) 與(yu) 社區有關(guan) 公共政策問題的證據與(yu) 意見的定性方法,口述史在循證決(jue) 策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將口述史納入公共政策全過程,有助於(yu) 塑造思考公共事務和問題的方式,提供更為(wei) 豐(feng) 富而全麵的信息參考,進而幫助製定更加科學、有效和公正的政策,創造一個(ge) 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和公平的社會(hui) 。
口述史在調查研究和公共政策中的價(jia) 值主要體(ti) 現在以下幾個(ge) 方麵。
通過填補正式文件和政府報告等書(shu) 麵記錄的空白或不足,口述史有助於(yu) 提供認識與(yu) 理解特定公共問題及政策的獨特經驗、視角與(yu) 見解,為(wei) 公共政策決(jue) 策提供更為(wei) 豐(feng) 富而全麵的信息參考。決(jue) 策者通常依靠正式文件、政府報告和新聞報道等書(shu) 麵記錄來了解過去的政策和認識當前的問題,而書(shu) 麵記錄不一定能夠提供足夠完整的信息,尤其是那些沒有或鮮有文字記錄的個(ge) 人、團體(ti) 或社區的經驗、觀點和需求。通過挖掘與(yu) 恢複可能被書(shu) 麵記錄忽視或排除在外的個(ge) 人的聲音和觀點,口述史有助於(yu) 填補這些空白或不足。不管是作為(wei) 公共政策主體(ti) 的決(jue) 策者,還是作為(wei) 公共政策目標群體(ti) 的公眾(zhong) ,口述史允許他們(men) 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和分享他們(men) 的經驗、觀點、情感與(yu) 態度。通過捕捉經曆過特定公共問題及政策的個(ge) 人的經曆與(yu) 觀點,口述史還可以為(wei) 理解上述政治、經濟、社會(hui) 與(yu) 文化等因素提供豐(feng) 富而細致的視角與(yu) 見解。這可以幫助決(jue) 策者深入了解某些公共問題及政策的曆史根源與(yu) 演變過程,為(wei) 製定更具曆史敏銳性與(yu) 文化響應性的公共政策提供更為(wei) 豐(feng) 富而全麵的信息參考。
通過鼓勵和確保相對邊緣的人物與(yu) 相對弱勢的群體(ti) 的聲音得到關(guan) 注和傾(qing) 聽,口述史有助於(yu) 豐(feng) 富主流敘事和話語以及製定更加有效、公平與(yu) 包容的公共政策,保障和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在公共政策領域,通過讓那些在傳(chuan) 統決(jue) 策過程中有時被忽視或邊緣化的個(ge) 人、團體(ti) 和組織發出聲音和表達意見,口述史有助於(yu) 決(jue) 策者更好地了解公共政策目標群體(ti) 的真實需求與(yu) 願望,以及在獲得公共服務時所麵臨(lin) 的障礙與(yu) 挑戰。此外,通過揭示相對邊緣的人物和相對弱勢的群體(ti) 的曆史與(yu) 社會(hui) 背景,口述史可以幫助決(jue) 策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製定更加有效、公平與(yu) 包容的公共政策。
通過倡導性活動,口述史有助於(yu) 鼓勵和引導公眾(zhong) 積極了解並參與(yu) 影響其生活與(yu) 利益的公共事務與(yu) 問題,提高與(yu) 促進公共政策中的公眾(zhong) 參與(yu) 和賦權。口述史提供了一種與(yu) 利害攸關(guan) 的經曆和問題直接的、個(ge) 人的聯係。通過捕捉受公共問題和政策影響的人們(men) 的聲音和觀點,口述史有助於(yu) 將這些問題人性化和個(ge) 性化,使它們(men) 對更廣泛的受眾(zhong) 更具相關(guan) 性和說服力,幫助人們(men) 提高對相關(guan) 公共事務與(yu) 問題的認識,並鼓勵公眾(zhong) 更多地參與(yu) 和支持旨在解決(jue) 這些問題的政策與(yu) 措施。
通過搭建一個(ge) 直接參與(yu) 和對話的平台,口述史有助於(yu) 彌合公共政策主體(ti) 和目標群體(ti) 之間以及不同目標群體(ti) 之間的鴻溝,改善與(yu) 增加公共政策的透明度和兼容性。口述史倡導決(jue) 策者直接聽取受政策決(jue) 定影響的個(ge) 人、團體(ti) 與(yu) 社區的意見,並更好地了解他們(men) 的需求、關(guan) 切和優(you) 先事項,決(jue) 策者由此可以深入了解人們(men) 的生活經曆,以及塑造這些經曆的社會(hui) 、文化和曆史背景,有助於(yu) 彌合決(jue) 策者和目標群體(ti) 之間的距離與(yu) 鴻溝,並創造一個(ge) 更具協作性與(yu) 參與(yu) 性的公眾(zhong) 政策過程。這一直接參與(yu) 和對話的過程,也進一步改善和增加了公共政策的透明度。通過口述史聽取不同利益相關(guan) 者的意見與(yu) 需求,決(jue) 策者可以製定更具包容性、更能滿足不同群體(ti) 需求的兼容性公共政策。
通過收集對現有公共政策的反饋與(yu) 意見,口述史有助於(yu) 監測和評估其有效性以及確定某些需要改進的領域,為(wei) 未來的政策製定提供啟發和指導。監測和評估公共政策對於(yu) 確定其有效性和需要改進的領域至關(guan) 重要。通過從(cong) 經曆過公共政策的個(ge) 人那裏收集反饋和意見,口述史可以提供政策如何在個(ge) 人層麵上影響個(ge) 人、團體(ti) 與(yu) 社區的見解,也可以幫助識別公共政策的某些意外後果,並為(wei) 如何減輕這些後果提供見解。再者,口述史可以追蹤特定個(ge) 人、團體(ti) 與(yu) 社區的態度、行為(wei) 和規範的變化。通過收集對現有公共政策的反饋與(yu) 意見,口述史有助於(yu) 決(jue) 策者更深入地了解其成功經驗、某些意外後果與(yu) 長期影響,進而確定需要改進的領域和塑造未來的政策。
口述史既往在涉及生態環境、醫療衛生、城市規劃與(yu) 教育等公共問題領域廣泛應用,已經被證明是形塑公共政策的一個(ge) 相當有價(jia) 值的工具。通過將個(ge) 人的聲音、經曆、記憶與(yu) 觀點納入決(jue) 策過程,口述史可以提供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更深入理解,從(cong) 而製定出更加包容、有效與(yu) 公平的公共政策。當然,在調查研究和公共政策中使用口述史也客觀存在著一些限製和挑戰,其中包括可靠性和準確性、有效性、代表性、倫(lun) 理、資源限製、傳(chuan) 統決(jue) 策思維與(yu) 機製等問題。為(wei) 了確保口述史在公共政策中得到有效利用,決(jue) 策者、研究者與(yu) 其他利益相關(guan) 者在實踐中應努力遵循最佳做法和標準。
【作者係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教授,中華口述曆史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本文係國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課研究專(zhuan) 項重點項目《口述史學與(yu) 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創新研究》(21VSZ008)階段性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