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多彩民族有多彩】鎮遠報京“三月三”:緣聚北侗,情定終生

發布時間:2023-04-25 15:54:00來源: 光明網

 

  先鳴三響迎客炮,再聽蘆笙震山響。

  鎮遠報京古稱“京擋洞”,位於(yu) 貴州省黔東(dong) 南州鎮遠縣城39公裏的山區,是北侗地區最具侗族特點的村寨,尤以“三月三”為(wei) 最隆重的節日。盛會(hui) 現場,千餘(yu) 名侗族同胞身著盛裝,載歌載舞,歡慶傳(chuan) 統節日。

  “遠方的客人快來嚐嚐我們(men) 自家釀的小米酒。”新寨門前,身著銀飾的侗家姑娘手持“牛角酒”,為(wei) 遠道而來的客人斟上一杯。

  這一杯待客酒,待的不僅(jin) 僅(jin) 是遠方來客,還迎來遠嫁外地的“侗家姑媽”。

  寨子門前,隻見浩浩蕩蕩的一支隊伍,她們(men) 肩挑扁擔,籮筐中盛滿彩色雞蛋、糯米和米酒,備好的雞鴨魚肉則掛在扁擔兩(liang) 邊。

  “我們(men) 是嫁到凱裏的女兒(er) ,被叫作‘凱裏姑媽’,在三月三這天我們(men) 結伴一起回娘家。”身著盛大服飾的“姑媽”,挑著精心準備的吃食,等待著回家為(wei) 父母烹上一餐。

  沿著隊伍往寨子裏走,可見寨子青山環抱,古樹參天。濃厚的民族風情讓報京更多了幾分魅力。

  熱鬧的石板街上,侗家兒(er) 女銀飾叮當響,捶打糍粑的聲音此起彼伏……這裏是民俗和非遺展示街。

  無論你是哪裏來的客人,都可以在這裏體(ti) 驗到報京的傳(chuan) 統文化。“來到我們(men) 報京侗寨就要吃好喝好,吃一塊糍粑喝一碗油茶,再來一口小米酒。”報京兒(er) 女盡情展示著自己的熱情。

  蘆笙響起來,舞步跳起來。在討蔥塘,美麗(li) 的侗族姑娘們(men) 提著裝有蔥蒜的竹籃,小夥(huo) 們(men) 手捧蘆笙,三五成群相約早已等候在此。

  “討蔥蒜”是報京侗家姑娘初戀送定情信物的一種特殊表達方式,這種定情的風俗報京獨有。

  待嫁女兒(er) 將提籃中的蔥蒜放入塘中清洗,未婚的後生也齊聚在此向心愛的姑娘討要蔥蒜。

  “白色的地方代表純潔的愛情,蔥須代表著白頭偕老,這是我們(men) 自古傳(chuan) 下來的文化。”侗家小夥(huo) 訴說著美麗(li) 傳(chuan) 說後麵的故事。

  而隻有在報京,你才能看到這種定情風俗!

  待到午飯時分,熱情好客的侗族同胞則會(hui) 擺起長桌宴,熱情招待四海賓朋入座,吃酸湯魚、菜羹粥、喝米酒、唱酒歌。場麵熱鬧祥和。

  到貴州來吧!去體(ti) 驗報京的民俗風情,來感受貴州人民的熱情好客。

  素材來源 鎮遠縣委宣傳(chuan) 部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梓顏

  視頻 周堯

  編輯 胥芬芳

  二審 劉思博

  三審 田旻佳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