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今天,致敬叩問蒼穹的中國聲音!

發布時間:2023-04-25 16:29:00來源: 光明網-科普中國

  問鼎蒼穹,征途寰宇

  飛天逐夢,攬月追星

  從(cong) 東(dong) 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太空第一次響起屬於(yu) 中國的聲音

  到著陸月球背麵、登陸火星

  深空中留下中國人的足跡

  再到中國空間站全麵建成

  我們(men) 有了自己的太空家園

  伴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發射

  和一個(ge) 又一個(ge) 的科研成果

  中國航天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成就

  而成就背後

  是一個(ge) 人、一個(ge) 群體(ti) 、一個(ge) 民族

  對夢想的不斷追求

  在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看來

  這是拋開了一切個(ge) 人的因素

  完成國家任務的使命

  “中國人設計的空間站,當然要用中文。”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係統總設計師楊宏

  鏗鏘有力的話語

  讓“中國造”的烙印刻入人心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如今抬頭仰望

  蒼穹之上

  寫(xie) 滿了中國人的浪漫

  那曾徜徉在古詩詞裏的暢想

  終得以實現

  今天,致敬中國航天

  致敬每一位航天人!

  科學審核

  楊宇光

  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hui) 副主席

  出品人

  楊 穀

  總監製

  宋樂(le) 永

  總策劃

  戰 釗 宋雅娟

  編 導

  宋雅娟 蔡 琳

  文案整理

  張柳豔(實習(xi) )

  製 作

  光明網科普事業(ye) 部

  聯合出品

  中國科協科普部

  光明網

今天,致敬叩問蒼穹的中國聲音!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