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信用就醫、推進協同執法、攜手生態治理——長三角推出多項製度創新成果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跨域信用就醫、推進協同執法、攜手生態治理……今年一季度,長三角在共建共享領域推出多項製度創新成果,越來越多惠及區域內(nei) 居民,成為(wei) 一體(ti) 化發展紅利的生動體(ti) 現。
“隨申辦App上花兩(liang) 分鍾簽約、看病時省掉多次交費的流程,服務體(ti) 驗直線上升。”近日,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居民尹蘊璞在位於(yu) 上海市青浦區的長三角(上海)智慧互聯網醫院就診,首次體(ti) 驗了跨域“信用+醫療”服務後,直呼方便。
跨域“信用+醫療”,是今年3月下旬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上線的一項便民服務。區域內(nei) 居民可通過向合作銀行授權進行信用評估,獲得一定的信用支付額度。在該額度內(nei) ,就醫產(chan) 生的個(ge) 人自費醫療費用可以用信用額度自動扣除,無需現場排隊交費。
“以前,患者問診、檢查、開藥前均需先到人工窗口或自助機前排隊交費,流程繁瑣。現在等於(yu) 是‘先看病、再扣費’,江蘇吳江、浙江嘉善居民如果要去上海就醫,也隻需帶上有電子醫保憑證的手機完成注冊(ce) 簽約即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執委會(hui) 營商和產(chan) 業(ye) 發展部高級主管王梓烔說,從(cong) 醫保異地結算到跨域“信用+醫療”服務,示範區正不斷拓展公共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2023年3月,患者在長三角(上海)智慧互聯網醫院就醫。新華社記者胡潔菲 攝
不隻是跨域信用就醫,推進協同執法、聯合應急演練、攜手生態修複等改革成果也成效顯著。
一輛危險貨物運輸車在駛往浙江嘉興(xing) 市嘉善縣汾湖水上運動中心的途中突發“險情”——車輛受強對流天氣影響側(ce) 翻,危險化學品泄至太浦河,有1人受傷(shang) 。接報後,嘉善縣立即組織現場救援,同時,向江蘇蘇州吳江區和上海青浦區應急管理部門通報情況,開展協同救援……這一幕,發生在近日舉(ju) 行的2023年長三角水上突發事件應急演練現場。
嘉興(xing) 市應急管理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此次演練後,嘉興(xing) 、青浦、蘇州三地將在整合應急救援資源、加強信息互通共享、深化應急救援聯動等方麵加深合作,把聯合防範應對突發事故等合作事項抓緊抓實。
在今年3月底舉(ju) 行的長三角一體(ti) 化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協作機製會(hui) 議上,來自滬蘇浙皖的59位城管局局長共同簽署《長三角三省一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協作框架協議》,進一步深化執法保障、案件查處、聯合執法、執法服務等六大重點領域的協作。
上海市城管執法局局長徐誌虎介紹,在跨域毗鄰區,露天焚燒、破壞水環境、違規運輸處置建築垃圾……這些並不罕見的違法行為(wei) 曾是城管執法的“老大難”。今年一季度,隨著長三角加大城管執法一體(ti) 化建設力度,這些問題開始得到解決(jue) 。
“今年1月份,我們(men) 先後發現有兩(liang) 輛浙江牌的工程車在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傾(qing) 倒工程渣土,便通過公安係統聯係到車輛所屬企業(ye) 和駕駛人。然而,當事人拒絕配合處置。”金山區楓涇鎮綜合行政執法隊負責人沈健說,他們(men) 立即啟動區域執法協作機製,在浙江平湖城管的支持配合下,問題迎刃而解。
2023年4月,上海金山城管和浙江平湖城管協同執法。新華社記者王辰陽 攝
生態治理領域,各地攜手推進創新探索不斷結出果實。
近期,浙江嘉興(xing) 桐鄉(xiang) 市,湖州南潯區、德清縣和江蘇蘇州吳江區正謀劃簽訂兩(liang) 省四地跨界河湖聯防聯治協議書(shu) ,強化跨界河湖聯防聯治,推動跨界河湖水生態環境治理保護工作。
圖為(wei) 長三角聯合生態修複基地暨“最江南”公益訴訟實踐創新基地。新華社記者胡潔菲 攝
“去年6月,桐鄉(xiang) 市和吳江區首次進行行政河長、民間河長、空中河長三方河長聯合巡檢後,雙方合作不斷深入。”桐鄉(xiang) 市生態創建辦治水二科科長朱江偉(wei) 說,今年2月,桐鄉(xiang) 、南潯、吳江還共同打撈太湖流域省際邊界的水葫蘆殘根幼苗。
目前,桐鄉(xiang) 與(yu) 吳江、南潯等地共同聘任了80餘(yu) 位長三角區域省際交界河湖聯合河長,共同開展巡河、治河、護河工作。
“下一步,桐鄉(xiang) 將與(yu) 各方加強聯動,積極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ti) 化協同治水,持續推進桐鄉(xiang) 與(yu) 周邊地區跨界河湖水生態環境提升。”朱江偉(wei) 說。
監製:車玉明
統籌:杜宇、雷敏
策劃|編輯:雷敏、楊步月
記者:胡潔菲、魏一駿、王辰陽
海報製作:魏冠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