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走進江蘇常熟蔣巷村 探尋新時代下的“桃花源”

發布時間:2023-04-26 14:46: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蘇州4月25日消息(見習(xi) 記者王紀民 實習(xi) 生顧煬威)“50多年前,這裏是一個(ge) 小雨水汪汪、大雨白茫茫的窮土惡水之地,農(nong) 民溫飽都不能解決(jue) 。”江蘇省常熟市支塘鎮蔣巷村黨(dang) 委第一書(shu) 記常德盛正在村史館向記者介紹。窮鄉(xiang) 僻壤如何闖出富民強村新路?4月24日,“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實踐”網絡主題采訪團走進江蘇常熟蔣巷村,探尋現實版“桃花源”的由來。

  發展綠色農(nong) 業(ye) 詮釋新時代“魚米之鄉(xiang) ”

  記者乘車路過蔣巷村的稻田,車窗外,1200畝(mu) 的有機稻田上鋪滿了綠萍。“我們(men) 蔣巷村要搞綠色發展,田地不僅(jin) 要高產(chan) 、高效,還要高品質,種植有機大米必須要用有機肥料。”常德盛說。

  行至一處稻田,一名蔣巷村民正挽起褲腿,踏進稻田,他用手從(cong) 水裏捧起黑土向大家展示。“這水麵上是我們(men) 放養(yang) 的綠萍,綠萍是富含氮磷鉀的傳(chuan) 統綠肥,肥力高,沒有汙染,肥沃的土壤能讓水稻長得更好。”常德盛在一旁介紹道。

  “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蔣巷村堅持用“稻鴨、鵝、黃鱔共作”模式,將鴨鵝放養(yang) 在稻田,任其自由覓食、遊走。通過鴨稻共作技術實現稻米生產(chan) 過程中無農(nong) 藥、無除草劑、無化肥的生產(chan) 目標,使稻米品質達到更優(you) ,實現綠色大米生態種植模式。

  構建多層次養(yang) 老體(ti) 係 打造幸福養(yang) 老樣本

  在蔣巷村寬敞平坦的水泥大道兩(liang) 邊,一幢幢別墅掩映在綠意之中,老年公寓、護理院、蔬菜園、農(nong) 民劇場映入眼簾。

  “農(nong) 民要樂(le) 業(ye) ,還要安居,全村200戶村民,家家有別墅。”常德盛介紹,2004年,村裏建起158套老年公寓,免費給老人使用,到達年齡還可以享受每月600至2300元不等的養(yang) 老金。2018年,蔣巷村投資3000多萬(wan) 元建設蔣巷護理院,規劃床位250個(ge) ,配套6000平方米綠化公園。

  從(cong) 老年公寓到蔣巷護理院,僅(jin) 百米距離。蔣巷村正在建設老年友好型村莊,打造富有江南特色的幸福養(yang) 老樣本。

  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 繪就鄉(xiang) 村振興(xing) 美麗(li) 畫卷

  “我們(men) 在農(nong) 業(ye) 起家、工業(ye) 發家的基礎上提出旅遊旺家。蔣巷村生態園有彩虹滑道、旋轉木馬、瘋狂拖拉機等30多個(ge) 旅遊項目。”常德盛說。

  蔣巷村以“新農(nong) 村、新旅遊、新體(ti) 驗、新時尚”為(wei) 主題,先後投資上億(yi) 元,大力發展鄉(xiang) 村旅遊,積極開發旅遊項目。2000年,蔣巷村建起600多畝(mu) 的生態園,成立旅遊發展公司。2018年,常熟市首家中高端民宿度假酒店——蔣巷書(shu) 院應時而生。蔣巷村每年吸引遊客20多萬(wan) 人次,成為(wei) 國家4A級景區、“全國農(nong) 業(ye) 旅遊示範點”和“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

  “共同富裕的路上,絕不讓一個(ge) 人掉隊。”2022年,蔣巷村全村總產(chan) 值突破10億(yi) 元,村級穩定性收入2850萬(wan) 元,旅遊收入超千萬(wan) 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萬(wan) 元,人均股份製分紅1萬(wan) 元,實現了養(yang) 老、醫療等五大保險全覆蓋。

  “做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要全麵推進產(chan) 業(ye) 、人才、生態、文化、組織五個(ge) 振興(xing) 。未來我們(men) 蔣巷村將打造高效、高品質的千畝(mu) 良田,保持土地越來越好,生態越來越美,農(nong) 業(ye) 產(chan) 值越來越高。”常德盛說。

  一方沃土,一座蔣巷,從(cong) 農(nong) 業(ye) 起家、工業(ye) 發家,到旅遊旺家、生態美家、精神傳(chuan) 家,這個(ge) 新時代的“桃花源”正在廣袤田野上續寫(xi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篇章。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