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為3萬餘名務工人員追發工資5.11億元
本報北京4月2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寧)今年5月1日是《保障農(nong) 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實施3周年。3年來,北京人社部門共立案查處拖欠務工人員工資案件1.19萬(wan) 件,為(wei) 3萬(wan) 餘(yu) 名務工人員追發工資5.11億(yi) 元。
近年來,北京出台了《工程建設領域農(nong) 民工工資支付綜合監管實施方案》,向全市建築施工企業(ye) 發放《工程建設領域保障農(nong) 民工工資支付合規手冊(ce) 》,每半年對所包片在建工程項目涉及企業(ye) 進行“風險+信用”綜合評估,對被評為(wei) C級以下的企業(ye) 加大檢查頻次,組織相關(guan) 部門聯合執法檢查。
近日,北京市順義(yi) 區人社局聯合區住建委等單位,對被評為(wei) C級的某房地產(chan) 開發項目建設單位、施工總承包單位和勞務分包單位進行聯合執法檢查,發現工人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工資標準明顯低於(yu) 建築工人工資市場價(jia) 位。經調查核實,總包單位未落實按時足額代發農(nong) 民工工資的規定,每月代發的隻是一部分生活費,未發的工資不足部分到年底一次性結算。這種做法很容易引發欠薪問題。勞動保障監察執法人員立即對該企業(ye) 下達《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shu) 》,要求嚴(yan) 格落實總包代發工資製度,重新與(yu) 工人簽訂勞動合同,並依照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標準按時足額代發工資,如未按期改正將依法予以行政處罰。
近年來,北京市人社局充分利用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台、12345市民服務熱線、12333人力社保谘詢服務熱線、勞動保障維權“二維碼”等平台,拓寬勞動者維權渠道。2021年,解決(jue) 拖欠工資問題被納入北京市委“每月一題”重點民生事項解決(jue) 督辦範圍,當年辦理12345市民服務熱線拖欠工資訴求9萬(wan) 餘(yu) 件,為(wei) 1萬(wan) 餘(yu) 名務工人員追發工資1.78億(yi) 元。
為(wei) 實現欠薪隱患監測預警、處置、反饋的全鏈條閉環管理,北京市人社局構建了“互聯網+監察”信息係統,在共享社保、納稅等數據的基礎上,建立了3個(ge) 主要監測預警閉環;通過與(yu) 北京市住建委合作搭建“全市建築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台”,共享勞動用工實名製管理和工資支付信息數據;通過與(yu) 銀保監會(hui) 北京監管局合作,依托“北京金融綜合服務網”對農(nong) 民工工資賬戶、工資保證金賬戶實行聯動監管,及時識別賬戶異常信息和欠薪隱患。通過對欠薪風險隱患動態監測、科學評估、精準預警、及時處置,北京市人社局努力將欠薪隱患及時消除在萌芽狀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