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紅旗下》再登首都劇場
中新網北京4月26日電 (記者 高凱)《正紅旗下》於(yu) 25日晚再登首都劇場,首演載譽,二輪回歸,作為(wei) 今年“大戲看北京”的重點劇目,《正紅旗下》在短短三個(ge) 月的時間裏,再度打磨提升,重見觀眾(zhong) 。
《正紅旗下》是北京人藝今年的開年大戲,原著老舍,編劇李龍雲(yun) ,由北京人藝院長馮(feng) 遠征、青年導演閆銳聯合執導,人藝老中青三代藝術家聯袂演繹。
這部自傳(chuan) 體(ti) 形式的作品中,“老舍先生”在舞台上,用第一視角講述了自己出生前後,老北京城在民族危亡、時代凋零中的一段曆史。老舍先生的原著,李龍雲(yun) 先生的改編與(yu) 續寫(xie) ,既有詼諧幽默的語言和場景,又有著悲愴的底色和悲憫的情懷,讓觀眾(zhong) 在笑淚之中,透過人物命運和民族記憶,對比曆史與(yu) 現在,感悟時代的發展與(yu) 變革。
“這次的演出不會(hui) 做大幅度的調整,重點放在深挖上,要豐(feng) 富細節。”導演馮(feng) 遠征強調,細節展現人物性格,因此在二輪演出中,要豐(feng) 富演員表演的細節,調整一些小的調度,讓整個(ge) 演出精益求精,在塑造人物方麵再下功夫。“比如這輪濮存昕、於(yu) 震兩(liang) 位演員飾演的老舍,我們(men) 會(hui) 增強一些人物‘參與(yu) 感’的調度,讓這個(ge) 角色在舞台上穿針引線。老舍先生在用筆跟那個(ge) 時代的人對話。”馮(feng) 遠征說道。“導演要在演員身後。表演上是現實主義(yi) 的,但有一些調度是抽離出來的。”
作為(wei) 一部群像戲,鮮活立體(ti) 的人物群像是這部作品的亮點,同時也是對演員的挑戰。由於(yu) 出場人物眾(zhong) 多,所以需要演員在短時間內(nei) 迅速展現人物鮮明的性格。
濮存昕認為(wei) 自己是帶著對老舍先生的理解和想象,帶給觀眾(zhong) 一個(ge) 真誠、樸素的老舍形象。同樣出演這一角色的於(yu) 震,不僅(jin) 研究了老舍先生生平,還聽了大量老舍先生的錄音,以此幫助自己尋找人物。
楊立新飾演的老舍父親(qin) ,既慈愛可親(qin) 又承載著不屈的民族精神。這背後是他對老北京生活文化的熟悉和對曆史背景的深入研究。作為(wei) 劇中出場並不太多的女性角色,梁丹妮飾演的姑媽以可愛靈動讓人印象深刻,本輪演出中,她會(hui) 為(wei) 人物增加動作細節,使人物“出場就有彩兒(er) ”。王茜華飾演的大姐婆婆,會(hui) 更加張揚和詼諧,讓觀眾(zhong) 笑著去反思。
寫(xie) 意式的舞美呈現依舊是本劇的亮點。舞台上,充滿象征意義(yi) 的紅色屋頂成為(wei) 視覺中心,演員在其中自由穿梭,改變了傳(chuan) 統印象中的京味兒(er) 戲實景。移動的屋頂和琉璃瓦構建起不同空間,讓人物自由穿梭其中,打破現實與(yu) 想象的邊界。除了舞美形式上的創新,整個(ge) 作品的表達方式都與(yu) 傳(chuan) 統京味兒(er) 戲有所不同,“敘述者和人物之間有交流,敘述者和觀眾(zhong) 之間有交流,多空間和多維度的變化,是一種新的嚐試。”青年導演閆銳介紹。
據悉,本輪演出將持續至5月12日。(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