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借山——巴蜀二十世紀中國畫壇‘風種’現象七人展”四川開展

發布時間:2023-04-27 14:5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成都4月26日電 (記者 劉忠俊)4月26日,“借山——巴蜀二十世紀中國畫壇‘風種’現象七人展”在四川成都市四川省美術館拉開序幕,此次展覽由四川美術館、成都畫院(成都市美術館)主辦,主要展出了老藝術家周掄園(河北人)、孫竹籬(河北人)、吳一峰(浙江平湖人)、蘇葆楨(江蘇宿遷人)、李際科(安徽休寧人)、岑學恭(呼和浩特市人)、呂林(山西吉縣人)七位畫家的藝術精品。

  2023年,四川美術館自主策展品牌“披沙瀝金——四川美術史專(zhuan) 題研究係列展”將首個(ge) 學術選題聚焦於(yu) 巴蜀二十世紀中國畫壇的“風種”現象,正是希望賦予今天的觀眾(zhong) 和研究者一個(ge) 嶄新的社會(hui) 學視角——毫無疑問,二十世紀畫壇的“風種”現象所涵蓋的絕不止於(yu) 巴蜀地域和中國畫領域,更不止於(yu) 本次展覽所討論的七位先生,但他們(men) 以一生的藝術實踐實實在在影響了二十世紀巴蜀中國畫本土文脈的蛻變與(yu) 傳(chuan) 續,對這一群體(ti) 縱向的史學梳理與(yu) 橫向的個(ge) 案比對,亦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七個(ge) 可供觀察的生命樣本。

  據了解,本次展覽以“借山”為(wei) 題,一方麵是對七位先生長期旅居巴蜀、造玉瀝金的生命寫(xie) 照,亦是中國畫借筆墨之山,以修己身、以養(yang) 浩氣之哲學傳(chuan) 統。他們(men) 選擇了巴蜀,巴蜀也反饋給他們(men) 足夠的美好——他們(men) 將自身的藝術生命徹底融入了二十世紀巴蜀中國畫壇嶄新的體(ti) 係格局中,成為(wei) 了二十世紀巴蜀中國畫壇最為(wei) 重要的基底與(yu) 內(nei) 涵。(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