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刊文:多些講文明的遊客,少些煞風景的“鬥客”
今年“五一”假期,全國多地旅遊市場再現盛況。從(cong) 媒體(ti) 報道看,以往亂(luan) 寫(xie) 亂(luan) 畫的“墨客”幾乎不見蹤影,但打架互毆的“鬥客”粉墨登場——5月2日,河南新鄉(xiang) 寶泉崖天下景區內(nei) ,有遊客在纜車內(nei) 打架;5月2日,多名遊客在石家莊市動物園打架互毆;4月29日,兩(liang) 名乘客在麗(li) 江飛往合肥的飛機上打架鬥毆……
“五一”前夕,文旅部就提醒遊客“五一”出行要維護良好的旅遊秩序,弘揚文明旅遊新風尚,如今看來,一些人顯然沒把這種提醒當回事,將旅途當成了釋放情緒的窗口,為(wei) 一點雞毛蒜皮的事,從(cong) 地上打到天上,不僅(jin) 擾亂(luan) 了正常的旅遊秩序,也影響了其他人的出遊體(ti) 驗。
世界旅遊組織通過的《全球旅遊倫(lun) 理規範》指出:“旅遊是一種最經常和休息、放鬆及健身相聯係且接近文化與(yu) 自然的活動,它應當作為(wei) 一種實現個(ge) 人和集體(ti) 滿足的特殊方式進行規劃和從(cong) 事;當懷著一種非常開放的觀念從(cong) 事旅遊活動時,它便成為(wei) 自我教育、相互容忍和了解不同人民和文化之間的合理差異及其多樣性的一種不可替代的因素”。我國文旅部也多次強調,要著力強化對旅遊不文明行為(wei) 的監督管理,對性質嚴(yan) 重、影響惡劣的不文明行為(wei) ,要依據相關(guan) 法律法規進行懲戒,並納入旅遊不文明行為(wei) 記錄。如此背景下,一些遊客一言不合就動手,主要是其自身素質的原因,但也提示相關(guan) 部門對旅遊安全文明的提醒和管理還需加強。
我國《“十四五”旅遊業(ye) 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整治旅遊中的頑疾陋習(xi) ,樹立文明、健康、綠色旅遊新風尚”“通過網絡平台、講解員、誌願者等多渠道進行文明提示,重點加強對散客、自駕遊客等的安全文明引導”……可見,旅遊安全文明提醒和服務,是旅遊服務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遊客在旅途中打架鬥毆,有的是因為(wei) 缺乏對相關(guan) 規則的了解,有的是負麵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突然爆發,有的則是對投訴後遭遇拖遝處理的一種“反擊”。這提示相關(guan) 部門要創新旅遊安全文明提醒和服務,既要通過積極發布相關(guan) 提示消息、做好行前文明宣導來強化正麵引導,也要用好遊客不文明行為(wei) 記錄“黑名單”,防止遊客將負麵情緒“擊鼓傳(chuan) 花”,進而造成更大的混亂(luan) 。
當然,更重要的是,遊客要主動提高文明素養(yang) ,不能隻考慮個(ge) 人感受而罔顧公共效應和破窗效應。當旅遊成為(wei) 生活必需品,現代化的旅遊倫(lun) 理也應成為(wei) 遊客的標配。如果每個(ge) 人都心懷對文明的敬畏、對大自然的感恩以及對他人的尊重,便不至於(yu) 為(wei) 了些許小事而大打出手,如此,出遊的路上也會(hui) 少些“鬥客”煞風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