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共話產業謀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在現場)

發布時間:2023-05-06 14:51:00來源: 人民日報

  這段時間,如何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成了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天九鎮東(dong) 山村村民熱烈討論的話題。

  過去,東(dong) 山村和隔壁的太公村發展不相上下。3年前,太公村開始發展大棚蔬菜產(chan) 業(ye) ,不僅(jin) 帶動了村民就業(ye) ,還吸引不少城裏人來遊玩,村民們(men) 日子越過越紅火。東(dong) 山村村民眼看著兩(liang) 個(ge) 村發展差距逐漸拉大,越來越著急。

  早些年,東(dong) 山村靠發展苗木產(chan) 業(ye) ,日子過得也不差。隻是近幾年,村裏種的苗木難找好銷路,價(jia) 格也上不去,產(chan) 業(ye) 發展一度麵臨(lin) 瓶頸。村裏沒少想法子、謀路子,無奈還是趕不上太公村。“說東(dong) 山村人不上進,我們(men) 是一百個(ge) 不同意!”村幹部也攢了一股勁。

  這不,今年縣裏準備下發一筆產(chan) 業(ye) 扶持資金,各村躍躍欲試,東(dong) 山村更是衝(chong) 勁十足。

  產(chan) 業(ye) 發展關(guan) 係全村的未來。村兩(liang) 委就產(chan) 業(ye) 扶持資金申請方案召開了一場協商會(hui) ,駐村幹部、村兩(liang) 委幹部、村組幹部、村民代表等十幾人圍坐在一起,講意見、拿方案。

  “搞什麽(me) 產(chan) 業(ye) ?怎麽(me) 搞?”東(dong) 山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黃穎開場直奔主題,“我們(men) 也摸了個(ge) 底,多數村民想學太公村搞大棚蔬菜。我們(men) 的想法是,今年先拿20畝(mu) 地試試,村兩(liang) 委負責流轉土地、建大棚,再出租。大家有什麽(me) 意見?”

  “我看行,太公村搞成了,兩(liang) 個(ge) 村條件又差不多,不愁租。”6組組長劉國強開口,其他人也稱好。

  “搞大棚蔬菜是個(ge) 好事,也希望村裏繼續管管200多畝(mu) 苗木。”村民駱建民補充說。

  環顧一周,見不少人點頭同意,黃穎接過話:“苗木是村裏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不光要繼續管,還要好好管。今年我們(men) 就出去找優(you) 質品種、找市場。讓新樹紮深根,也要讓老樹發新芽嘛。”

  黃穎堅定表態,消解了駱建民的擔憂。“建大棚要選個(ge) 好地方,這樣能租個(ge) 好價(jia) 錢。”駱建民繼續說。

  “6組鄰省道那塊地好,平整又肥沃。”劉國強一心想為(wei) 本組村民爭(zheng) 取。

  “5組的地緊挨著你們(men) 那塊,條件不也差不多?”沒等劉國強話音落下,5組組長劉軍(jun) 紅搶著說。

  眼見場麵膠著起來,駐村幹部付劍宏趕忙插話:“大家不用爭(zheng) ,村裏考察後再定具體(ti) 選址。今年要是搞得好,明年我們(men) 擴大麵積。”

  “那每畝(mu) 土地流轉費多少呢?”6組村民張運成問道。

  “村裏的意見是每畝(mu) 400元,大家覺得呢?”黃穎說。

  “一共才20畝(mu) ,也沒多少錢”“太公村搞成功了,按理說今年我們(men) 能租個(ge) 高價(jia) 錢”……大夥(huo) 兒(er) 你一言我一語,熱烈討論起來。

  “這樣吧,我們(men) 初步定的租金不比太公村低,500塊一畝(mu) 。”黃穎綜合大家的意見,拿出了方案,眾(zhong) 人都同意。

  “老劉,你是不是還有什麽(me) 顧慮?”見村民劉新春還是一臉愁容,黃穎請他講兩(liang) 句。

  “我就一個(ge) 事,大棚建在田裏,以後不租了,田還能恢複原樣嗎?”劉新春說。

  “大家請放心,這事我打包票!”黃穎許下承諾。

  “那我放心了。”吃下定心丸,老劉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了。

  “方案可行,有大家的支持,我們(men) 就有動力,後麵的工作就交給我們(men) 啦!”黃穎代表村兩(liang) 委表了態,參會(hui) 的人都信心滿滿。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