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 “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實踐”網絡主題采訪上海站活動啟動

發布時間:2023-05-06 14:56:00來源: 東方網

  今天上午,隨著來自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上海主要新聞網站的記者走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紀念館進行參觀,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chuan) 播局指導、上海市委網信辦和人民網主辦的“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實踐”網絡主題采訪上海站活動正式啟動。

  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ti) 化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wei) 引領帶動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的“龍頭”,上海正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勇立潮頭,更好地為(wei) 全國改革發展大局服務。

  “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設必須把讓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如何回答好這一命題?上海市黃浦區給出了他們(men) 的答案。

  把最好的岸線留給市民

  2020年底,蘇州河42公裏濱水岸線貫通開放。東(dong) 起外白渡橋、西至成都路橋、北鄰蘇州河、南至南蘇州河路,3公裏的蘇州河黃浦段是全市蘇州河岸線的重要門戶。如今這條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融的“母親(qin) 河”已成為(wei) 了一條“有內(nei) 容的、有記憶的、有活力的”海派風情博覽帶。

  在東(dong) 段 “蘇河之門” (外白渡橋—河南路橋)包括劃船俱樂(le) 部、最美加油站和櫻花穀驛站等,突出“一江一河”交匯處的門戶形象。為(wei) 市民遊客打造了一個(ge) 個(ge) 休憩場景,讓市民與(yu) 這條久違的母親(qin) 河更加親(qin) 近。

  談及在最美加油站改造經過,黃浦區建管委市政所副所長張誌立介紹:“在改造過程中,我們(men) 使用了清水混凝土和鋼結構加上水磨石的設計理念,讓原本與(yu) 其他加油站沒有區別的第一加油站變身人文觀景平台融入進蘇州河濱河空間。”

  中段“蘇河之眸”(烏(wu) 鎮路橋-河南路橋)新建的南京東(dong) 路街道零距離家園服務綜合體(ti) 充分依托街道黨(dang) 建資源優(you) 勢,打造的蘇河沿岸標誌性黨(dang) 群服務站。圍繞“品·南東(dong) ”主題和服務“全天候”、覆蓋“全人群”目標,打造市民遊客近悅遠來的“零距離家園”實體(ti) 陣地和“一站式服務”綜合設施;西段“蘇河之驛”(烏(wu) 鎮路橋—成都路橋),把九子公園和飛鳥亭融入了蘇州河沿岸的整體(ti) 景觀,將通行、垂直綠化、觀景、遮陽、休憩、兒(er) 童穿越玩耍、照明等功能融為(wei) 一體(ti) 。

  除了白天的美,夜間的蘇州河黃浦段有別於(yu) 黃浦江兩(liang) 岸燈光的璀璨奪目,蘇州河黃浦區段景觀照明按照“以夜為(wei) 幕,淡彩蘇州河畔”的設計主題,通過對光、影的巧妙處理,讓忙碌的都市人感受到了溫暖、治愈和愜意。

  讓高品質城市更新造福人民

  外灘 中央項目(179街坊)位於(yu) 中華商業(ye) 第一街----南京路與(yu) 萬(wan) 國建築博覽群----外灘的交匯之處,由南京東(dong) 路、四川中路、九江路、江西中路圍合而成。

  街坊內(nei) 1911-1930年間建成的四組老建築(中央商場、美倫(lun) 大樓、華僑(qiao) 大樓、新康大樓)和兩(liang) 條獨特的十字形內(nei) 街。

  按照“重現風貌,重塑功能”的總體(ti) 要求,“一次規劃、分期實施”分兩(liang) 期進行179街坊的保護性更新,依據曆史建築的保護要求和修繕原則,提升建築的結構可靠度和安全性,通過合理利用,有效保護曆史建築的文化價(jia) 值,讓市民能夠在消費的同時體(ti) 驗曆史。

  2021年7月,外灘中央內(nei) 庭4000平方米的玻璃穹頂正式亮燈,成為(wei) 南京東(dong) 路百餘(yu) 年來首次出現的穹頂景觀。

  據悉,作為(wei) 南京路步行街商業(ye) 升級調整的一個(ge) 重要項目,外灘中央廣場通過經典建築與(yu) 現代商業(ye) 有機融合,以“商旅文生活秀”的體(ti) 驗綜合體(ti) 為(wei) 功能定位,以精致零售、特色餐飲、文化藝術、高端辦公為(wei) 四大主要業(ye) 態,以“首入優(you) 先”、“新概念優(you) 先”、“特色優(you) 先”為(wei) 商業(ye) 理念,與(yu) 周邊乃至整條南京東(dong) 路商業(ye) 項目形成錯位互補。

  目前,黃浦正在推進外灘“第二立麵”城市更新項目,努力打造世界級的金融和商務中心、高品質的公共活動中心,國際活動的集聚中心,彰顯新時代人民城市的魅力。

  將豐(feng) 富的演藝資源獻給人民

  “不到大世界,枉來大上海”。1917年建成的大世界是當年各行各業(ye) 身懷絕技的人在這裏展現才能的百年戲碼頭。今天的大世界攜22個(ge) 演藝空間和多家潮流消費業(ye) 態全新亮相,以演藝消費聚集區為(wei) 目標,打造成為(wei) 整個(ge) 演藝大世界中演藝空間密度最高、演藝形態最豐(feng) 富、演出數量最多的區域。

  據悉,大世界目前除知名戲劇廠牌帶來的實景遊戲劇和星空間駐場演出外,還包括黑匣子劇場、天台露天花園劇場、九州百戲劇場等演藝空間,未來一年演出量預計將超過1萬(wan) 場,成為(wei) 全國演藝空間最密集、演出形態最豐(feng) 富、演出場次最多的演藝文化地標。

  同時,大世界演藝資源交易平台將成為(wei) 演藝資源交易服務的撮合平台;大世界院線助力演藝交易決(jue) 策,並致力於(yu) 打造成為(wei) 市民“家門口的劇院”;啟動優(you) 秀演藝人才全球招募活動,凝聚演藝人才、助推產(chan) 品的創新孵化。

  記者董浩帆、丁一涵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