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節氣全國初夏地圖出爐!看哪裏夏日已至
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5月6日),我國進入立夏節氣,這是夏季的第一個(ge) 節氣,意味著春日將盡、夏日初長。立夏過後,我國大部越來越熱,春季版圖從(cong) 全盛轉為(wei) 縮減,蟄伏已久的夏開始大舉(ju) 向北推進。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全國初夏地圖,看看立夏時節哪些地方已經可以體(ti) 驗“夏淺勝春最可人”的光景。
【全國初夏地圖】春意闌珊夏初長 夏天跨過長江抵達華北
“四時天氣促相催,一夜熏風帶暑來。”宋代詩人趙友直用“催”和“帶”形象描繪出立夏時節獨有的氣息,一語道破夏天到來的迅捷和春天逝去的倏忽。
中國天氣網統計1991年至2020年氣象數據發現,立夏節氣期間,夏季版圖擴張確實十分迅速。立夏前,我國春季範圍達到鼎盛,除海南、廣東(dong) 、廣西、江西中南部、湖南南部、福建等地入夏外,其餘(yu) 大部分地區仍是春季。進入立夏節氣,春的範圍縮減,蟄伏已久的夏開始大舉(ju) 向北推進,夏天的腳步從(cong) 華南、江南中部等地一路北進,越過長江,最北能抵達華北中部地區。
大城市中,長沙、武漢、南京、合肥、鄭州、濟南、石家莊、天津、北京等地往往在立夏時節入夏,而更北的呼和浩特、蘭(lan) 州、沈陽、哈爾濱等地要到6月才陸續進入真正的夏天。
【立夏氣韻】風暖晝長 萬(wan) 物並秀
立夏意味著夏季的開始。當春華落盡、芳草漸深之時,立夏便來了。“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從(cong) 春到夏,草木褪去嫩綠色,樹蔭開始濃密,氣溫逐漸升高,天氣也越來越熱,自然萬(wan) 物都在悄然透出初夏的氣息。
“南國似暑北國春,綠秀江淮萬(wan) 木蔭。”立夏並不等於(yu) 入夏,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節律不一。常年立夏時節,我國南方多地開始進入夏季,而北方大部仍在仲春或暮春時節,尤其東(dong) 北一些地方才剛告別降雪天氣,步入春天。
正所謂“立夏斬風頭”。到了立夏,我國各地風力明顯減弱,夏日的風不再像春季那樣喧囂狂躁,相比春風也多了幾分柔和。
風小了,雨多了。立夏時節,隨著夏季風增強北上,來自海洋的暖濕空氣不斷向陸地輸送,我國南方地區逐漸進入潮濕、多雨的時段,江南、華南一帶強對流天氣增多,長江中下遊和華南一帶雨量迅速增大,雨水從(cong) 婉約型轉為(wei) 豪邁型。因而民間有“立夏小滿,江滿河滿”的說法。
【立夏物候】螻蟈鳴蚯蚓出 萬(wan) 物至此皆長大
立夏一候“螻蟈鳴”,也叫“蛙始鳴”,說的是這一時節青蛙逐漸開始活躍、聒噪起來;二候“蚯蚓出”,此時蚯蚓懶洋洋地開始翻鬆泥土了;三候“王瓜生”,這裏的王瓜泛指藤蔓類植物,此時開始攀爬生長,綠意盎然。立夏時節,萬(wan) 物已褪去了春日的青嫩,開始日日攀長,至此萬(wan) 物繁茂。
如果說春是生的季節,那麽(me) 夏就是長的季節。《曆書(shu) 》曰:“鬥指東(dong) 南,維為(wei) 立夏,萬(wan) 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是標示萬(wan) 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ge) 重要節氣。此時,日照增加、氣溫漸升、雷雨增多,農(nong) 作物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春播作物漸漸長大,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大江南北都進入了農(nong) 事繁忙時期。
【立夏習(xi) 俗】吃蛋秤人嚐三鮮 清淡飲食靜心養(yang)
立夏有一項非常有趣的習(xi) 俗“秤人”,就是在這一天一定要稱稱體(ti) 重。古時候,立夏日的午飯後,人們(men) 會(hui) 掛起一杆大秤,互相稱體(ti) 重,一麵稱,還一麵說著吉利話,大家相信這樣會(hui) 帶來福氣。
立夏還是品嚐美食的好時節,許多家庭會(hui) 將赤豆、黃豆、黑豆、豌豆、綠豆做成“立夏飯”,寓意“五穀豐(feng) 登”。江南有“嚐三鮮”的習(xi) 俗,即品嚐甜蜜櫻桃、爽口青梅以及清甜枇杷。
立夏後,晝長夜短、天氣漸熱,人們(men) 容易感到煩躁不安,因此立夏養(yang) 生要做到“戒燥戒怒”,保持精神安靜、心情舒暢。在飲食上,應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之物,多食清淡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綠樹陰濃夏日長,風暖人間草木香。暮春的風物正悄然遠去,初夏的熱情已開始舒展。立夏意味著風暖晝長、萬(wan) 物並秀,也意味著拔擢成長、欣欣向榮。既然夏天帶著熱烈和浪漫已在路上,那麽(me) 讓我們(men) 一起擁抱這個(ge) 熱情洋溢的季節,一起去感受夏日之美吧。(文/張慧 設計/陳玉潔 魏來 數據支持/石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