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把醫美行業“入口關”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行業(ye) 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就規範和促進醫療美容行業(ye) 發展提出一係列針對性舉(ju) 措,其中明確規定醫療美容服務屬於(yu) 醫療活動,必須遵守衛生健康有關(guan) 行業(ye) 準入的法律法規。
醫療美容與(yu) 人們(men) 日常的生活美容完全不同,其不隻是消費行為(wei) ,也是典型的醫療行為(wei) ,是將醫療技術運用到美容中,具有創傷(shang) 性或侵入性,有著很高的專(zhuan) 業(ye) 門檻。《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美容醫療機構必須經衛生行政部門登記注冊(ce) ,並獲得《醫療機構執業(ye) 許可證》後方可開展執業(ye) 活動;主診醫師必須具有執業(ye) 醫師資格,具有從(cong) 事相關(guan) 臨(lin) 床學科工作經曆。近年來,多部門聯合開展了打擊非法醫美專(zhuan) 項整治工作,對嚴(yan) 格行業(ye) 準入起到了積極作用。
不過,“黑機構”“黑醫生”“黑藥械”等仍不時出現在醫美市場上:一些機構盲目追求商業(ye) 利益,超範圍經營甚至在居民小區內(nei) 實施醫療美容診療服務;一些機構工作人員不具備執業(ye) 資格,操作不規範;一些醫療產(chan) 品渠道不明,部分醫療美容機構使用假貨、山寨設備……這些行為(wei) 不僅(jin) 嚴(yan) 重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而且破壞整個(ge) 行業(ye) 的健康發展。持續強化監管力度,進一步嚴(yan) 把行業(ye) 準入關(guan) ,可謂迫切而必要。
此次,《指導意見》從(cong) 加強醫療美容行業(ye) 準入管理入手,著重強調跨部門綜合監管,在現有法律框架下,從(cong) 登記管理、資質審核、“證”“照”信息共享等多個(ge) 維度同時發力。這不僅(jin) 有利於(yu) 保障消費者生命健康安全,也有利於(yu) 防止醫療美容行業(ye) 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為(wei) 正規醫美機構提供更公平、有序的發展環境。
醫療美容事關(guan) 消費者的切身利益,醫美行業(ye) 的持續健康發展更離不開規範高效的行業(ye) 監管。期待各地各方麵推動《指導意見》有效落地,進一步完善跨部門綜合監管機製,不斷提升監管效能,積極引導相關(guan) 機構及從(cong) 業(ye) 人員自覺依法合規經營,更好滿足人們(men) 對美的需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