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上下遊企業抱團發力,空間更大”(經濟新方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3-05-09 11:12:00來源: 人民日報

  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強調:“保持並增強產(chan) 業(ye) 體(ti) 係完備和配套能力強的優(you) 勢”“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民營企業(ye) 是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zheng) 力的關(guan) 鍵環節。一季度,全國新設民營企業(ye) 203.9萬(wan) 戶,同比增長10.7%;截至3月底,登記在冊(ce) 民營企業(ye) 占企業(ye) 總量的92.3%。激發民營經濟活力,要鼓勵和吸引更多民企參與(yu) 重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建設,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在以實體(ti) 經濟為(wei) 支撐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中,民營企業(ye) 作用有多大、成果有多少、幹勁強不強?記者走近一條新型顯示產(chan) 業(ye) 鏈探尋答案。

  需求引導生產(chan) 設備研發

  近年來,我國新型顯示產(chan) 業(ye) 跑出加速度、邁上新台階,顯示麵板年產(chan) 能達到2億(yi) 平方米,產(chan) 業(ye) 規模躍居全球第一。在柔性AMOLED(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ti) )領域,維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chan) 品創新迭代不斷提速。2022年,業(ye) 界首款“柔性AMOLED口袋卷曲投幕”推出,一支“熒光筆”展開,就是一塊12.3英寸的外設顯示屏。

  清洗、顯影、蝕刻、剝離……在維信諾合肥工廠第六代AMOLED生產(chan) 線陣列段,1.85米長、1.5米寬、0.5毫米厚的玻璃載板,正在緩緩通過國產(chan) 顯示濕法製程設備,完成一道道複雜的加工工序。

  “濕法製程即使用化學藥液的製造工藝,廣泛應用於(yu) 顯示麵板的製造過程。AMOLED濕法製程對潔淨度的要求達到亞(ya) 微米級。簡單來說,清洗工序相當於(yu) 用水槍在一個(ge) 足球場上清洗掉頭發絲(si) 大小的異物,剝離工序則相當於(yu) 用有機溶劑在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大小的物體(ti) 上除掉豌豆大小的殘留物。”蘇州晶洲裝備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蔣新介紹,濕法製程需要的設備數量占AMOLED生產(chan) 線的一半以上,而在晶洲自主研發的設備成功應用之前,濕法製程設備絕大多數由日韓企業(ye) 生產(chan) 。

  “多虧(kui) 了龍頭企業(ye) 對國產(chan) 設備供應商有計劃、有步驟的大力支持,才有了我們(men) 在國產(chan) 顯示濕法製程設備上的突破。”蔣新說,在維信諾的需求引導和技術支持下,曾經主打光伏產(chan) 業(ye) 濕法製程設備的晶洲,2012年首次實現了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2.5代線蝕刻、剝離設備國產(chan) 化。此後,AMOLED6代線濕法製程設備交付,並於(yu) 2020年在維信諾成功應用。

  曆經10餘(yu) 年的自主研發,晶洲已成長為(wei) 國內(nei) 主要的顯示濕法製程設備提供商,清洗、顯影、蝕刻、剝離等設備,已批量交付多條新型顯示生產(chan) 線,並具備10.5代線量產(chan) 交付能力,客戶涵蓋維信諾、京東(dong) 方、華星光電等國內(nei) 主流顯示麵板廠商。

  “維信諾合肥工廠最新擴產(chan) 項目中,蝕刻、剝離、清洗工藝的12台設備首次全部采用晶洲產(chan) 品。”蔣新說,公司正在集中研發力量攻關(guan) 塗膠(塗布)工藝設備,“爭(zheng) 取在2—3年內(nei) 實現突破,進而實現顯示濕法製程全係列設備的國產(chan) 化”。

  工藝創新補上產(chan) 業(ye) 短板

  實現生產(chan) 設備自主可控,是由龍頭企業(ye) 協同上遊製造商推進裝備國產(chan) 化取得的成果。實現封接膠水國產(chan) 替代,則是大中小民營企業(ye) 融通創新,補上新型顯示領域短板的新突破。

  “OLED封裝是將有機發光層與(yu) 環境隔離,防止水、氧氣、灰塵及外力的損害,以幫助穩定器件參數、提高器件壽命。”西安思摩威新材料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吳朝新介紹,主流的薄膜封裝技術,需要通過噴墨打印機將封接膠水沉積在OLED器件上。國內(nei) 中小尺寸OLED封接膠水月消耗量在1.6萬(wan) 升,年市場銷售額近50億(yi) 元。此前,全球封接膠水市場都被國外一家公司占有。

  為(wei) 實現國產(chan) 替代,維信諾找到在新型光電材料與(yu) 器件、柔性電子學領域深耕多年的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吳朝新。2017年,依托西安交通大學研發團隊,西安思摩威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

  項目立項後,雙方研發人員展開全麵合作,深入研究薄膜封裝原理、OLED器件老化機製、封裝設備打印工藝要求,打通了從(cong) 科學原理、技術研究到產(chan) 品開發、產(chan) 業(ye) 化應用的全鏈條流程,2019年初開發出滿足高透光、低收縮以及高阻隔等特點的薄膜封接膠水。

  研發取得突破,隻是國產(chan) 替代邁出的一小步。接下來的上線測試,才是最難跨越的門檻。

  “畢竟是全新產(chan) 品,龍頭企業(ye) 放棄慣用的封接膠水需要勇氣。對思摩威而言,測試一次的成本,也非常高昂。”吳朝新說,維信諾不僅(jin) 同意新產(chan) 品上線測試,降低了每次測試的成本,還協助申請到了地方新型顯示項目的資金支持。經過整整一年的測試、調整,2020年9月,思摩威封接膠水取得階段性成果,企業(ye) 也順利完成融資,建成產(chan) 線。如今,達到柔性OLED封裝與(yu) 測試要求的國產(chan) 封接膠水已實現批量導入。

  企業(ye) 協同提升行業(ye) 生態

  目前,我國在LCD(液晶顯示器)領域形成領先競爭(zheng) 力,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70%,在OLED領域,國內(nei) 企業(ye) 已掌握核心技術,並向高刷新率、像素排列等技術創新領域拓展。微顯示、印刷顯示、激光顯示等新一代顯示技術,也在迎頭趕上。

  維信諾公司作為(wei) 一家民營企業(ye) ,同樣積極發揮企業(ye) 科技創新主體(ti) 作用,從(cong) 基礎研究到中試再到大規模量產(chan) ,堅持自主創新;通過產(chan) 業(ye) 鏈融通創新,協同上遊企業(ye) 持續推進材料與(yu) 裝備國產(chan) 化,關(guan) 鍵環節實現國產(chan) 替代。盡管成果不少,但公司首席運營官徐鳳英仍說:“上遊裝備和材料受製於(yu) 人的局麵依然存在,亟須產(chan) 業(ye) 鏈上中下遊、大中小企業(ye) 融通創新,補齊裝備、材料短板,鍛造產(chan) 業(ye) 長板。”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工信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要強化產(chan) 業(ye) 鏈協同創新,加強應用牽引、整機帶動,鼓勵產(chan) 業(ye) 鏈龍頭企業(ye) 組建創新聯合體(ti) ,著力攻克“卡脖子”技術和產(chan) 品。新時代十年來,民營企業(ye) 數量翻了兩(liang) 番多,占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超80%,民營企業(ye) 500強入圍門檻不斷提升……大中小民營企業(ye) 既成為(wei) 產(chan) 業(ye) 鏈補短板的“生力軍(jun) ”,也成為(wei) 鍛長板的“主力軍(jun) ”。

  以這條新型顯示產(chan) 業(ye) 鏈為(wei) 例,維信諾等民營龍頭企業(ye) 不僅(jin) 以高研發投入持續推進自身的技術創新,還以產(chan) 業(ye) 鏈為(wei) 依托形成創新聯合體(ti) ,積極向上中下遊中小企業(ye) 開放技術、市場、人才等資源,在技術攻關(guan) 、生產(chan) 驗證等方麵加強合作;而以晶洲、思摩威為(wei) 代表的民營中小企業(ye) ,聚焦主業(ye) ,精耕細作,通過技術創新,打破國外對相關(guan) 產(chan) 品的技術壟斷,以小配件蘊含高技術,小規模支撐大配套——新型顯示業(ye) 形成了大中小企業(ye) 緊密協作、融通發展的行業(ye) 生態。

  隨著多條AMOLED大規模產(chan) 線的建設,維信諾將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高到公司最高目標層麵。“上下遊企業(ye) 抱團發力,空間更大。我們(men) 要開放資源、創造空間,加速國產(chan) 化導入進程,構建具有創新牽引能力、供應安全保障能力、成本競爭(zheng) 能力的產(chan) 業(ye) 鏈。”徐鳳英說。

  本期統籌:郭雪岩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