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改編要尊重原著精神
作者:胡祥
不久前,改編自路遙經典文學作品《人生》的電視劇《人生之路》在央視熱播,觀眾(zhong) 在播出前可謂拉滿了期待值——因為(wei) 已有一批文學名著改編的作品珠玉在前,如《人世間》《裝台》《平凡的世界》等,都憑借突出的藝術品質深受觀眾(zhong) 歡迎。但是這部作品播出後,卻讓觀眾(zhong) 大跌眼鏡,最大的爭(zheng) 議在於(yu) 作品的“魔改”——特別是作品對時代精神氛圍、人物性格和劇情設置都與(yu) 原著發生了巨大反差,引發觀眾(zhong) 失望。
比如男主角高加林從(cong) 一個(ge) 卑微隱忍的農(nong) 村青年變成了一個(ge) 奔放歡脫的現代青年,騎著嶄新二八自行車飛馳在鄉(xiang) 間平坦的柏油馬路上與(yu) 發小“飆車”;而原本溫柔善良、具有金子般心靈的女主角巧珍被改編成了一個(ge) 皮膚黝黑甚至帶著豪放的女強人形象。爭(zheng) 議更大的是劇中學子準備高考情形的描寫(xie) ,教育局領導馬股長來校做考前動員時近乎神經質的表演,非常浮誇;學校用珍貴的蠟燭為(wei) 學生舉(ju) 辦文藝晚會(hui) ,可謂不切實際的大手筆;女同學的妝容和服裝過於(yu) 現代,有的同學看到預考成績張榜後激動地說“yes”……不少觀眾(zhong) 表示這些情節沒有尊重曆史的真實。
實際上,作品中也不乏精彩的現實主義(yi) 情節。比如第四集中,高加林選擇來到村小學當民辦教師,看到破舊漏風的教室,看到孩子們(men) 提著土豆、玉米麵、母雞等形形色色的“學費”,看到女代課老師背著孩子拉著繩子堅持上課,這些都非常具有震撼力,就是因為(wei) 真實地還原了當時農(nong) 村落後的教育環境,同時又展現了孩子們(men) 對知識的渴望和教師無私的奉獻精神,產(chan) 生了一種沉鬱悲愴、感人肺腑的精神力量。但是,因為(wei) 前麵兩(liang) 集相對浮誇的手法,“勸退”了不少觀眾(zhong) ,導致這些精彩的現實主義(yi) 劇情段落可能不被看到,實為(wei) 可惜。
經典的魅力在於(yu) 經曆歲月的淘洗依舊能綻放思想的穿透力和情感的感染力。《人生》之所以成為(wei) 經典,在於(yu) 作者準確地把握住了當時的時代發展變化點,特別是展現當時城鄉(xiang) 二元製度環境造成的人物命運的悲劇根源,還有農(nong) 村青年不甘平庸、渴望改變命運的苦苦掙紮。正如有評論指出:讓無數讀者從(cong) 作品中看到了自己。作品深刻的思想洞察力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引起全社會(hui) 關(guan) 於(yu) “人生命運”的大討論,時隔多年依然能激勵人、鼓舞人。說到底,小說原作的力量來源於(yu) 作者堅定的現實主義(yi) 創作態度。
而電視劇《人生之路》卻把原著中的現實主義(yi) 精神弄丟(diu) 了。客觀上說,創作者對於(yu) 這部作品的改編是有創新意識的,特別是著力進行了時代和主題嫁接,改變了原著中過於(yu) 沉重苦澀的情節和自卑內(nei) 向的人物性格。比如開篇就是劇烈運動中的高加林,想突出他一種奔放、積極、主動的性格,特別是他騎車到學校後,撞倒了一片自行車,居然不管不顧進入教室,這就是典型的當下校園劇的描寫(xie) 手法,迎合年輕觀眾(zhong) 的喜好。這在物質生活相對豐(feng) 裕的當下自然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那個(ge) 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自行車就這樣摔壞了,難道主角一點不心疼?要知道高加林在小學教課一年的工資才50多塊錢。這顯然是前後矛盾的。包括高考錄取通知書(shu) 被村主任私自篡改掉包的情節,不少“過來人”觀眾(zhong) 認為(wei) 存在極高的操作難度,這樣改編實際上將人物的命運悲劇歸於(yu) 個(ge) 別的人為(wei) 因素,作品的境界就低了。
如果我們(men) 把觀察視角拉長,這部作品存在的問題,實際上也反映了當下部分現實題材電視劇存在的問題。比如電視劇《心想事成》中想表現胡同裏老北京普通人生活不易,設置了一家人擠在四合院的故事情節,但是作品實際上呈現的畫麵卻是裝修現代溫馨、采光極好的四合院環境,與(yu) 劇中角色所說的擁擠環境形成了鮮明對比,引起巨大爭(zheng) 議。還有不少都市題材劇都存在這個(ge) 問題,主角嘴上說在大都市生活有多拮據窘迫,但電視畫麵顯示的卻是住在一般人都難以承受的豪華公寓。還有近期播出的警匪懸疑劇《回響》中,想表現受害人家庭經濟困難,可鏡頭裏受害人卻住著帶花園陽台的樓房,吃著豐(feng) 盛的飯菜,絲(si) 毫看不出經濟困難的情況……觀眾(zhong) 看著非常不解,不知到底是該相信劇情的設置,還是該相信自己的眼睛。
現實題材是最能反映時代風貌、展現時代精神的藝術類型。應該說,當下現實題材創作已經成為(wei) 電視劇創作主流,堅持現實主義(yi) 創作手法也成為(wei) 全行業(ye) 的共識。而近期部分現實題材電視劇出現偽(wei) 現實、懸浮問題,說到底,還是在於(yu) 現實主義(yi) 創作理念的偏差。現實主義(yi) 創作首先需做到藝術上的真實,這是現實主義(yi) 最基本的要求。這種真實,既要把握時代矛盾的真實,也要尊重曆史的真實,還要確保具體(ti) 人物塑造、情節編織、行為(wei) 動機,乃至最基本的服化道的真實,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成為(wei) 經受住時間檢驗的優(you) 秀作品。(胡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