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警惕情緒傳染

發布時間:2023-05-09 16:33:00來源: 工人日報

  北京時間5月5日晚世衛組織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guan) 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國家兒(er) 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er) 童醫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閆春梅表示:“除了疾病,還要關(guan) 注情緒的傳(chuan) 染。家庭內(nei) 部的情緒傳(chuan) 染,社會(hui) 上不良情緒的傳(chuan) 染,自媒體(ti) 時代信息帶來的情緒傳(chuan) 染,都會(hui) 對我們(men) 的情緒有影響,造成情緒不穩定,甚至失控,影響我們(men) 正常的幸福生活。”

  在5月6日“5.6青春期衛生日”,閆春梅撰文寫(xie) 道:

  我們(men) 的周圍,如果有曼妙的音樂(le) ,或者有人講述著高興(xing) 快樂(le) 的事情,我們(men) 的心情也會(hui) 隨之愉悅蕩漾。

  周圍如果有人在大喊大叫發脾氣,我們(men) 會(hui) 感覺到自己情緒會(hui) 有反饋和影響,引發自己情緒波動,也許我們(men) 會(hui) 忍著,或者一樣的跟著發脾氣,造成矛盾升級,一片混亂(luan) 。這就是我們(men) 說的情緒傳(chuan) 染,或者叫負性情緒傳(chuan) 播。

  每個(ge) 家庭都會(hui) 有意見不一致,甚至矛盾衝(chong) 突,可能會(hui) 出現情緒激動,越吵越凶,甚至出現失控的局麵。可能大家都聽說過踢貓效應,就是典型的情緒傳(chuan) 染。

  而有些家庭卻可以讓矛盾衝(chong) 突很快煙消雲(yun) 散,盡情享受家庭溫暖。為(wei) 什麽(me) 會(hui) 有這麽(me) 大的區別,結果怎麽(me) 會(hui) 這麽(me) 不一樣哪?

  社會(hui) 上經常發生一些負性事件,讓人感覺氣憤,網絡上義(yi) 憤填膺的評論鋪天蓋地。尤其是自媒體(ti) 時代,網絡的力量難以估量,很多信息網上資訊迅速發酵,衝(chong) 上熱搜。大數據推送的同類信息蜂擁而至,讓人身陷其中。

  很多網紅大咖馬上第一時間奔赴現場,更多的人守在網絡上唇槍舌劍,爭(zheng) 論不休。像是福爾摩斯探案,或者是揮舞著正義(yi) 之劍的戰神,希望能分析個(ge) 水落石出,發現真相,給予公正。這些都是一種心理需求,一種參與(yu) 感,獲得感,甚至榮耀感。這種情緒傳(chuan) 播會(hui) 延續很長的時間,讓很多人身陷其中,腦子裏反複縈繞相關(guan) 的話題。甚至出現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wei) 。某學校學生失蹤案就是一個(ge) 連續幾個(ge) 月的,被廣泛關(guan) 注的負性情緒事件。

  大家都希望生活充滿歡樂(le) ,都希望能盡情享受生活的快樂(le) ,遠離負麵情緒的傳(chuan) 染。怎麽(me) 才能讓我們(men) 不受這些負麵情緒的幹擾哪?

  首先,我們(men) 需要感知周圍人的情緒,同時感知自己的情緒隨之的變化,識別那些讓我們(men) 緊張,焦慮,擔心,恐慌的負麵消息和情緒,盡早識別,盡早遠離,避免傳(chuan) 染和影響我們(men) 自己的情緒體(ti) 驗。

  關(guan) 注自身情緒,家人情緒,環境情緒和社會(hui) 情緒,感知情緒是快樂(le) 情緒還是負麵情緒,及時做好情緒調整,充滿能量再遠航。家庭、社會(hui) 都需要我們(men) 元氣滿滿。

  帶給別人快樂(le) ,自己也會(hui) 快樂(le) ,帶給別人痛苦,自己更加痛苦。讓我們(men) 的身邊充滿快樂(le) ,陽光,積極向上的樂(le) 觀情緒,遠離那些悲觀,焦慮,失望的負性情緒。而有些人的情緒低落是一過性的,有些人則有可能是疾病狀態,需要早診斷,早治療,從(cong) 頭再來,永遠不晚。

  社會(hui) 每一份子都是快樂(le) 分子,周圍就會(hui) 減少負性情緒的傳(chuan) 染。那麽(me) 情緒傳(chuan) 染就會(hui) 像傳(chuan) 染病控製一樣,遠離我們(men) 。(記者 姬薇)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