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歌會友以歌傳情 中國民歌唱響 展示優秀民間文化魅力
央視網消息:農(nong) 曆三月十五至二十二是雲(yun) 南大理“三月街民族節”,今年“三月街民族節”期間,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hui) 主辦的中國民歌展演在蒼山下、洱海旁唱響,展示中華優(you) 秀民間文化的魅力。
參加展演的四川甘孜州民歌唱出普米族人的婚俗禮儀(yi) 場景,廣東(dong) 梅州的“興(xing) 寧竹板歌”和內(nei) 蒙古的“漫翰調”都以對歌形式表現情感。“中國民歌展演”活動吸引到來自全國各地22個(ge) 民族的260多位民歌傳(chuan) 承人登台,他們(men) 大多為(wei) 非專(zhuan) 業(ye) 院團的民間歌手,四天在五個(ge) 會(hui) 場輪流展演了70多個(ge) 節目,以民歌的原聲狀態呈現出不同民族和地域特色。
“中國民歌展演”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hui) 主辦的中國民間文學大係出版工程社會(hui) 宣傳(chuan) 推廣活動之一,在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曆史的大理“三月街民族節”期間舉(ju) 辦展演,利用傳(chuan) 統節日資源豐(feng) 富文化內(nei) 涵。
中國民間文學大係出版工程編纂出版工作委員會(hui) 辦公室主任 王錦強:各個(ge) 地方的民歌手進行了技藝的展示,同時進行了交流,為(wei) 傳(chuan) 承發展民間文藝,尤其是民歌藝術提供了相當好的舞台和交流的機會(hui) 。
【文化觀察】中國民歌保護注重“記憶 傳(chuan) 承 創新 傳(chuan) 播”
這次中國民歌係列展演活動既展示了當前各地民間歌手的才藝水平,同時也重在發現當下民歌發展現狀和傳(chuan) 播業(ye) 態中出現的新問題。中國民間文學大係出版工程作為(wei) 由中國文聯牽頭實施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工程”重點項目,中國民歌的保護、傳(chuan) 承、發展、利用是其著重關(guan) 注的領域之一。
在《“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中,中國民間文學大係出版工程被列為(wei) “促進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民間文藝傳(chuan) 承項目,民歌承載著民族的創作力和靈感,在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等研究中具有重要價(jia) 值。本次中國民歌係列展演活動注重在“記憶、傳(chuan) 承、創新、傳(chuan) 播”四個(ge) 方麵著力,促進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及民歌藝術的當代傳(chuan) 播。
民歌藝術是中國民間文學大係出版工程文庫建設、數據庫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目前已有24個(ge) 省(區、市)等啟動《中國民間文學大係·歌謠卷》編纂,部分歌謠卷本已經完成出版,同時推進編纂出版社會(hui) 普及係列讀本,促進全社會(hui) 共同參與(yu) 發掘、傳(chuan) 播、保護與(yu) 發展。
中國民間文學大係出版工程編纂出版工作委員會(hui) 辦公室主任 王錦強:我們(men) 還在編纂的小學讀本、初中讀本,適合不同成長階段的孩子閱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