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孫燕姿”翻唱周傑倫“出圈” 會搶歌手飯碗嗎?
“AI孫燕姿”翻唱周傑倫(lun) “出圈”
“AI孫燕姿”是否侵犯了孫燕姿的聲音版權?是否侵犯了歌曲(例如周傑倫(lun) 等歌手的歌曲)的著作權?未來AI會(hui) 搶了歌手飯碗嗎?
從(cong) AI換臉、AI繪畫到AI寫(xie) 論文,科技的力量讓人驚歎,現在AI翻唱又火出圈!最近,“AI孫燕姿”翻唱周傑倫(lun) 的《發如雪》、南拳媽媽的《下雨天》在B站點擊量均破百萬(wan) ,幾乎就沒有“AI孫燕姿”駕馭不了的曲風。目前網絡上還活躍著“AI周傑倫(lun) ”,“AI王心淩”等。那麽(me) 問題來了,AI翻唱是否侵犯了歌手的聲音版權?
“AI孫燕姿”火了 模擬音色還原度高
孫燕姿因其獨具辨識度的音色與(yu) 唱腔,成為(wei) AI寵兒(er) ,每天都有數十首“新作”麵世。大家耳熟能詳的《一直很安靜》《歲月神偷》《紅豆》,甚至《好漢歌》《向天再借五百年》等歌曲都在“AI孫燕姿”的演繹下有了別樣的味道。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隨機聽了幾首後的感受是,聲音非常逼真,仿佛孫燕姿真的親(qin) 自翻唱了這麽(me) 多歌。
在現實生活中,孫燕姿如果想要公開演唱其他歌手的歌,無疑需要獲得版權方的授權。目前,平台方和創作者主要通過聲明AI作品不作商用來免責。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按照目前的技術,歌手的唱腔、技巧和風格還很難完全模仿,但音色已經基本能1:1複製了。有一些歌迷,自己訓練了已故歌手的AI,包括阿桑、張國榮、姚貝娜、鄧麗(li) 君等,這或許是一種“數字永生”。
專(zhuan) 家提醒:涉嫌侵犯聲音權、著作權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律師表示,對於(yu) 音色識別度較高的歌手,聲音就可以成為(wei) 識別個(ge) 人身份的重要依據,聲音還具備一定的財產(chan) 屬性,在沒有取得歌手授權的情況下,使用他人的聲音、音色的,屬於(yu) 侵犯了歌手的聲音權。
在付建看來,“AI孫燕姿”的核心技術是通過模擬歌手音色,使演唱出的作品近似原生。平台和創作者在互聯網平台發布的作品未取得著作權人的授權,而且可能導致侵權行為(wei) 擴大的風險,一份簡單的免責聲明並不能完全阻止侵權行為(wei) 的發生,不能成為(wei) 免責的事由。
“AI歌手翻唱涉嫌侵犯聲音權、著作權等風險。”江蘇蘇延律師事務所丁律師表示,《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三條規定,對姓名、自然人聲音的保護參照適用肖像許可使用的有關(guan) 規定。因此,未經歌手許可,使用AI技術將歌手的聲音合成音樂(le) 侵害了聲音權。另外,音樂(le) 作品的詞曲均是有原創著作權人,著作權中包括發行權、複製權、表演權、信息網絡傳(chuan) 播權、改編權等,如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使用軟件合成或改編音樂(le) 作品讓AI人物通過視頻公開播放、表演,也侵害了他人的著作權。
未來,AI會(hui) 不會(hui) 搶了歌手的飯碗?
繼AI繪圖走紅後,很多相關(guan) 職業(ye) 的打工人產(chan) 生了焦慮,現在輪到歌手了嗎?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預測,未來AI有可能取代歌手,但需要在嚴(yan) 格監管下才能實現。AI取代歌手的技術將給人類社會(hui) 帶來新威脅:深度偽(wei) 造。通過深度偽(wei) 造技術,個(ge) 人形象和聲音生物特征被AI複製操作,很容易產(chan) 生新型的AI詐騙等更多社會(hui) 問題。
付建律師也提醒,由於(yu) 歌手的聲音具有財產(chan) 屬性,可以輕易地成為(wei) 他人謀利的工具,這也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除了聲音以外,歌手本人也是受到觀眾(zhong) 追捧的一個(ge) 重要因素,AI脫離歌手本人後能否完全取代歌手,仍然取決(jue) 於(yu) 觀眾(zhong) 的審美和喜好。(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徐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