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過去10年,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日新月異,令人讚歎。我走訪了近20個(ge) 省份,見證了中國蓬勃發展,深切感受到中國國家治理體(ti) 係的優(you) 勢。”比利時埃諾省農(nong) 業(ye) 與(yu) 農(nong) 業(ye) 工程中心專(zhuan) 家、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弗朗索瓦·塞爾內(nei) 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塞爾內(nei) 爾是比利時知名馬鈴薯晚疫病預防專(zhuan) 家。1999年,他將馬鈴薯晚疫病預測預報模型引入中國,與(yu) 中國結下不解之緣。在中比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該模型實現了數字化升級,可提供自動化服務,預報也更加精準。目前,模型已在多個(ge) 國家推廣,助力相關(guan) 國家改善了馬鈴薯的品質。2018年,中國政府授予塞爾內(nei) 爾“改革開放40周年最具影響力的外國專(zhuan) 家”稱號。“科技交流可以分享知識、建立友誼。中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我對中國的製度有信心,看好中國的長遠發展,期待與(yu) 中國科研人員開展更多合作。”塞爾內(nei) 爾說。
20多年來,塞爾內(nei) 爾走過了中國很多地方,深入考察四川、重慶、寧夏、廣西、河南、山東(dong) 、內(nei) 蒙古等地。他不僅(jin) 在城市進行科技交流,還花很多時間在偏遠山區推廣農(nong) 業(ye) 技術,由此對中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有更加深入的觀察和體(ti) 會(hui) 。
談到中國的發展變化,塞爾內(nei) 爾工作過的重慶市巫溪縣是他最熟悉的一個(ge) “樣本”。“我第一次從(cong) 重慶市區到巫溪用了整整兩(liang) 天時間,從(cong) 重慶乘船沿長江航行一天,再換乘汽車,顛簸一天才到達巫溪。現在,從(cong) 重慶到巫溪走高速公路,隻需要5個(ge) 小時左右。”他感慨說,雖然巫溪地處山區,但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讓這座縣城不再偏遠。目前,巫溪已經成為(wei) 著名的“中國綠色生態馬鈴薯之鄉(xiang) ”,是廣大遊客喜愛的生態旅遊目的地。“每次到中國,我都看到一些新建的道路、機場、高鐵,中國的發展成就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在塞爾內(nei) 爾看來,中國不斷取得舉(ju) 世矚目的發展成就,關(guan) 鍵在於(yu) “上下一條心、勁往一處使”。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中國的國家治理“保持政策連貫性、執行力強”。塞爾內(nei) 爾以中國脫貧攻堅為(wei) 例分析說:“貧困是全世界麵臨(lin) 的共同挑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領導人把脫貧攻堅作為(wei) 工作中的優(you) 先事項,整個(ge) 社會(hui) 都認識到這一任務的重要性,齊心協力、團結奮鬥,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偉(wei) 大勝利。”
塞爾內(nei) 爾表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不僅(jin) 注重經濟發展,也強調共享發展成果,重視解決(jue) 弱勢群體(ti) 的衣食住行、教育等民生問題。他說:“這些舉(ju) 措讓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獲得了中國人民發自內(nei) 心的擁護。中國走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發展道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