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守邊疆的青春力量——全國“兩紅兩優”風采錄之五
青春戍守邊疆,行動詮釋擔當。有這樣一群團員青年,他們(men) 長期堅守在祖國邊境一線,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付出,用青春和熱血書(shu) 寫(xie) 著保家衛國的時代篇章。
不畏風霜 堅守邊防
“地上不長草,天上無飛鳥。冬天凍破頭,夏天曬流油。大風塵飛揚,狂沙刮死牛。”這是阿拉山口口岸惡劣環境的真實寫(xie) 照,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第五師雙河市雙樂(le) 鐵路護路民兵分隊隊員軒銀龍常年在此駐守。
2015年,18歲的軒銀龍懷揣為(wei) 國站哨的夢想,成為(wei) 雙樂(le) 鐵路護路民兵分隊的一員。入隊初期,高強度的科目訓練、枯燥乏味的護路生活以及被列車噪音吵得難以入眠的夜晚,都曾讓他感到困惑無助,他默默告訴自己“一定不能認輸”。日複一日的磨煉造就了他過硬的本領,如今他已成為(wei) 隊員眼中的好榜樣、帶頭人。
每日執勤,軒銀龍要負責沿線繁重的巡視工作,排查安全隱患。但一有閑暇,他就會(hui) 帶領隊員來到轄區,對道路、器械場、綠化等設施進行維護改造,並向出行不便的老年人宣傳(chuan) 安全自護知識,幫助他們(men) 打掃衛生,陪他們(men) 拉家常。
7年來,軒銀龍參與(yu) 分隊執勤巡邏近2400次,行程2.7萬(wan) 公裏,以嚴(yan) 謹認真的態度完成鐵路護路工作,始終堅守著“守一方鐵路,護一方平安”的神聖職責。
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吐木秀克鎮護邊員阿迪力·吐尼牙孜是一名95後,他的父母也是護邊員。“從(cong) 小看著他們(men) 起早貪黑,用實際行動恪守‘守護邊疆一輩子’的承諾,教會(hui) 了我如何扛起青年的責任。”
自2021年主動加入護邊隊伍以來,阿迪力·吐尼牙孜始終把做好群眾(zhong) 工作放在首位,長期與(yu) 村“兩(liang) 委”成員一起入戶走訪,深入群眾(zhong) 家中了解困難訴求、化解矛盾糾紛,收集解決(jue) 群眾(zhong) 困難訴求100多件;積極幫助周圍村民學習(xi) 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當好“學國語、講國語、用國語”的排頭兵。
作為(wei) 一名共青團員,他堅持向黨(dang) 員同誌看齊,時刻提醒自己要講原則、顧大局、促團結,將總書(shu) 記提出的“治國先治邊、治國必治邊”牢記於(yu) 心,盡自己的一切所能為(wei) 群眾(zhong) 多做好事、實事,用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護邊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維穩戍邊”的職責使命。
紮根基層 向上生長
今年27歲的李惠英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龍井市三合鎮宣傳(chuan) 幹事。3年前,她來到這座與(yu) 朝鮮一江之隔的邊境小鎮,在防洪防災、疫情防控、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艱巨任務的重重考驗中,不斷發揮著敢想敢做敢擔當的青春力量。
2020年9月3日,第9號台風“美莎克”以每小時60公裏左右的速度移入吉林省境內(nei) 。半夜,接到上級部門轉移村民的通知後,李惠英迅速前往三合村轉移地。“要核對好每個(ge) 在村村民,絕對不能落下任何一個(ge) 人!”她一邊揮舞著已被雨水浸濕的重點人群名單,一邊用嘶啞的聲音向三合村各隊隊長反複強調,邊境鄉(xiang) 鎮的老人居多,必須確認孤寡老人、殘疾老人等重點人群已被轉移。
轉移完所有村民後,她一直守在轉移地門口,以防村民遠離安全區域。連續作戰30小時讓她身心疲憊,但看到村民安心的睡顏,她覺得這一切都值得。
自參加工作以來,李惠英一直心係轄區內(nei) 唯一一所九年一貫製學校,雖然全校隻有11名學生,但每個(ge) 孩子都是希望的種子。2021年起,她先後組織50餘(yu) 名誌願者開展送知識、送文化活動,豐(feng) 富邊境孩子們(men) 的文化生活。為(wei) 讓村民更好地投身到新農(nong) 村建設中,她還走遍三合鎮的每一個(ge) 角落,向村民宣傳(chuan) 移風易俗、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樹立文明鄉(xiang) 風,“鄉(xiang) 音不僅(jin) 要引導好,也要傳(chuan) 播好,用與(yu) 時俱進、群眾(zhong) 喜愛的方式,讓更多的人聽到我們(men) 的所思所想”。
麵對窮途末路、駕車瘋狂逃竄的毒販,果斷鳴槍並開槍射擊截停車輛,終使嫌疑人落網。如此驚險的抓捕場麵,是深圳市公安局光明分局光明派出所袁偉(wei) 彬工作中的真實場景。
從(cong) 警以來,袁偉(wei) 彬始終奮戰在一線,多年來累計參與(yu) 偵(zhen) 辦案件400餘(yu) 起,抓獲各類嫌疑人550餘(yu) 名。作為(wei) 青年團員民警,袁偉(wei) 彬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屢破各類疑難雜案,尤其在打擊毒品犯罪領域成績特別突出,他先後參與(yu) 偵(zhen) 辦多起涉毒案件,累計抓獲涉毒品犯罪嫌疑人16名。
工作源於(yu) 熱愛,更源於(yu) 一份責任。袁偉(wei) 彬以“主要犯罪嫌疑人不抓獲不放過、團夥(huo) 骨幹和利益鏈條不打掉不放過”為(wei) 標準,把職業(ye) 當成事業(ye) ,把責任化作動力,對待任何一起案件,他都會(hui) 竭盡全力分析研判,調用一切資源深挖擴線,著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治安難點和熱點問題,為(wei) 維護轄區社會(hui) 安定和人民安寧作出了重要貢獻。
擔當奉獻 傳(chuan) 遞希望
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第九師孫龍珍民兵班,是全國唯一一個(ge) 履行屯墾戍邊使命、準軍(jun) 事化管理、成建製的女子民兵班。半個(ge) 多世紀以來,孫龍珍民兵班多次配合邊防官兵完成巡邏執勤任務,抓獲內(nei) 潛外逃不法分子40多人,勸返臨(lin) 界人員上千人,攔截越境牲畜上萬(wan) 頭(隻)。
除了巡邊,孫龍珍民兵班還沿途開展“孫龍珍民兵班國防教育邊境行”活動,把國防教育課堂設到田間地頭、高山哨所、中小學校和居民點,宣傳(chuan) 黨(dang) 的好政策,傳(chuan) 遞黨(dang) 的好聲音,累計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宣講8000多場次。
一些連隊老黨(dang) 員、少數民族職工群眾(zhong) 學習(xi)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存在困難,孫龍珍民兵班組成送學上門小分隊,兩(liang) 人一組,帶著報紙和筆記,上門宣講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最多的一天,他們(men) 走進8名黨(dang) 員和職工群眾(zhong) 家中宣講。
“在宣講中,我們(men) 不僅(jin) 進一步學習(xi) 了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還與(yu) 黨(dang) 員、少數民族職工群眾(zhong) 互動,聽他們(men) 講故事、說變化、談奮鬥、話發展。”23歲的林子禎於(yu) 2021年加入孫龍珍民兵班, “老黨(dang) 員、少數民族職工群眾(zhong) 的故事很精彩,在宣講過程中我們(men) 也學到了不少知識,基層黨(dang) 員和職工群眾(zhong) 守邊戍邊的事跡和精神深深感染著我們(men) 。”
章鳳海關(guan) 地處雲(yun) 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章鳳鎮,是距離昆明海關(guan) 最遠的隸屬海關(guan) 。新冠病毒肆虐之際,為(wei) 全力支持口岸恢複貨運通關(guan) ,章鳳海關(guan) 團支部第一時間成立“抗擊新冠疫情防控誌願服務工作隊”,團員青年立足崗位,積極投入到通關(guan) 監管、後勤保障、信息宣傳(chuan) 等各項工作中,許多青年關(guan) 員連續在崗時間超40天,日均工作時長超12小時。2022年,他們(men) 助力隴川縣進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18.9%。
邊疆地區自然、經濟、文化、教育、醫療等條件相對落後,20多年來,章鳳海關(guan) 團支部對口幫扶戶撒潘樂(le) 小學的孩子們(men) 。每年,該團支部都會(hui) 組織誌願服務隊伍,收集孩子們(men) 的“微心願”,號召全關(guan) 上下通過愛心捐款、實物捐贈等方式,為(wei) 孩子們(men) 送上精心準備的禮物。
2021-2022年,該團支部組織“微心願”愛心助學5期,為(wei) 100餘(yu) 名學生實現願望。2002年以來,章鳳海關(guan) 青年持續為(wei) 3所小學捐贈設施設備、文體(ti) 用品、書(shu) 籍等,並為(wei) 潘樂(le) 小學援建了教學樓和教師宿舍。為(wei) 紀念海關(guan) 和孩子們(men) 的情誼,潘樂(le) 小學也因此更名為(wei) “潘樂(le) 金鑰匙希望小學”。
清澈的愛,隻為(wei) 中國。廣大團員青年紮根邊疆,甘做界碑,初心如磐,堅守崗位守護萬(wan) 家燈火,用滿腔熱血築起巍巍長城,用實際行動彰顯責任與(yu) 擔當!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金卓 實習(xi) 生 王豪坤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