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發布2022年消保年度報告:網遊低俗化、適老建設等四方麵問題仍突出
央視網消息:據中消協網站消息,5月16日,中消協在京發布《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年度報告(2022)》(以下簡稱《年度報告》)。
《年度報告》全麵總結了2022年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在立法、行政、司法以及社會(hui) 各方麵所取得的顯著成績。《年度報告》指出,在黨(dang) 和國家政策目標的指引下,2022年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圍繞共促消費公平、服務高質量發展主線,迎接智能化、數字化、共享化消費帶來的新挑戰,在促進“一老一小”消費權益保障、夯實消費質量安全基礎、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等方麵取得了明顯進展。
《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老年和未成年消費者權益保護得到加強,消費公平在更大範圍得到促進。各級政府部門以加強老年人、未成年人等弱勢消費群體(ti) 的權益保護、打擊電信詐騙、維護公平競爭(zheng) 市場秩序等專(zhuan) 項行動為(wei) 重點,加快推進適老化改造,大力維護和促進消費公平。截至2022年9月23日,全國打擊整治養(yang) 老詐騙專(zhuan) 項行動共追回贓款308.0億(yi) 元,涉詐問題隱患整治率達96.7%,群眾(zhong) 對專(zhuan) 項行動滿意度達86.0%。“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集中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涉未成年人消費亂(luan) 象,麵向未成年人無底線營銷食品專(zhuan) 項治理工作有效治理了校園周邊、網絡平台等麵向未成年人無底線營銷色情低俗食品行為(wei) ,切實保障未成年消費群體(ti) 的合法權益和身心健康。同時,司法機關(guan) 加大對弱勢消費群體(ti) 的保護力度。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多件老年人權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全年共批準逮捕各類養(yang) 老詐騙犯罪7594人,提起公訴8516人;全國法院係統全年一審判決(jue) 養(yang) 老詐騙刑事案件1645起4523人,執行養(yang) 老詐騙案件財產(chan) 30.0億(yi) 元,讓更多的老年消費者感受到了司法正義(yi) ,彰顯消費者權益保護價(jia) 值理念下的公平公正。中消協就“一老一小”等問題發布消費投訴情況專(zhuan) 題報告,開展“防控青少年近視”係列活動,組織開展100個(ge) 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測評和“優(you) 化消費體(ti) 驗共促消費公平”大型公益活動,推動全社會(hui) 共促消費公平。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15.2萬(wan) 件,比上一年增長5.7%,解決(jue) 915752件,投訴解決(jue) 率79.5%,為(wei) 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3.8億(yi) 元。
《年度報告》認為(wei) ,2022年我國綠色低碳、質量安全領域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取得新進展,綠色消費從(cong) 理念原則向具體(ti) 製度和實施規則推進。出台《綠色食品標誌管理辦法》等規範性文件,進一步細化和完善了綠色消費製度;一些地方政府采取發放綠色消費券等多種措施推進落實綠色消費;中消協會(hui) 同各地消協組織大力開展製止餐飲浪費、反對過度包裝、倡導綠色消費等工作,引導廣大消費者綠色低碳消費。政府部門深入推進民生領域消費安全監管。2022年市場監管總局開展“鐵拳”行動,加強民生領域案件查辦和綜合整治工作,共查處民生領域違法案件20.6萬(wan) 件;組織開展知識產(chan) 權執法等專(zhuan) 項行動,進一步加強重點領域、重點商品、重點市場治理,全年共查處相關(guan) 案件約56萬(wan) 件,針對侵權假冒高發多發的重點實體(ti) 市場開展執法行動約5萬(wan) 人次。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開展2022年全國侵權假冒偽(wei) 劣商品統一銷毀行動,銷毀侵權假冒偽(wei) 劣商品3000多噸。各級網信部門、工信部門、公安機關(guan) 等加強對侵害消費者個(ge) 人信息權益行為(wei) 的治理,依法查處下架135款違法違規App,依法查處違規網站和App2.5萬(wan) 餘(yu) 個(ge) ,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46.4萬(wan) 件。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guan) 嚴(yan) 格落實“四個(ge) 最嚴(yan) ”要求,依法嚴(yan) 懲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十一部門聯合開展醫療美容行業(ye) 突出問題專(zhuan) 項治理行動,公安部部署開展依法嚴(yan) 厲打擊製售假藥劣藥犯罪重點攻堅專(zhuan) 項行動,營造維護藥品安全的良好氛圍。中消協組織開展《個(ge) 人信息保護法》普法宣傳(chuan) ,針對食品安全開展調查監督,發布兒(er) 童化妝品消費安全、醫美消費提示,持續關(guan) 注人民群眾(zhong) 的消費安全。
《年度報告》指出,當前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還存在四個(ge) 方麵的突出問題。一是未成年人網絡沉迷和網遊低俗化現象有待整治。網絡遊戲及部分學習(xi) 類App預裝兒(er) 童智能應用遊戲化、商業(ye) 化、色情化,一些學習(xi) 類App存在學習(xi) 功能少、休閑功能多、誘導營銷多的問題,影響未成年消費者身心健康。二是消費基礎設施適老化、無障礙建設有待提速。老年消費者在出行、通訊等傳(chuan) 統消費領域存在技術應用困難,以數據為(wei) 核心的消費新基礎設施需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加快進行適老化、無障礙改造。三是農(nong) 村消費公平短板問題影響消費進一步擴大。農(nong) 村消費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相對較低,物流體(ti) 係明顯存在效率低、服務差、成本高等問題。四是直播電商平台治理力度仍需加大。部分直播平台履行審查義(yi) 務和管理責任不到位,有的經營者誘導消費者與(yu) 其“私下交易”,有的存在商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還有的存在傳(chuan) 播低俗價(jia) 值觀等問題。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要求,2023年要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為(wei) 此,《年度報告》提出2023年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建議:一是加快推動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及電商領域相關(guan) 法律製度的製修訂,不斷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製度體(ti) 係。二是積極適應恢複和擴大消費新任務,在做好重點民生消費領域的質量安全保障工作基礎上,多措並舉(ju) 提振消費信心,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消費意願。三是加大對虛假宣傳(chuan) 、製假售假、價(jia) 格欺詐等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wei) 的打擊力度,持續優(you) 化消費環境,讓消費者獲得感強願消費。四是強化穩消費實質性政策措施供給,在就業(ye) 及收入分配、消費基礎設施建設、社會(hui) 基本保障等方麵綜合施策,不斷提升百姓的消費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