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山峰測高?
給山峰測高有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衛星測高等多種方法。掌握山峰高度,對工程建設、科學研究有著重要作用
編者按: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相互依存、緊密聯係的生命共同體(ti)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高山、碧水、茂林、沃田、淨湖、綠草、黃沙……每個(ge) 生態元素的背後,都藏著動人的“生態密碼”。
即日起,本版“把自然講給你聽”欄目將持續關(guan) 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將自然科普與(yu) 生態保護有機結合,展示我國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ti) 呈現出的勃勃生機。
“會(hui) 當淩絕頂,一覽眾(zhong) 山小”“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古往今來,高大雄偉(wei) 的山峰吸引著無數遊人觀賞,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許多動人的詩句。
山峰的高度通常指海拔高,是以平均海水麵為(wei) 基準,到山頂的垂直距離。“橫看成嶺側(ce) 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當我們(men) 在不同位置觀望山峰時,對其高度會(hui) 有不同的視覺感受。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為(wei) 8848.86米,而當我們(men) 站在青藏高原上眺望珠峰,就會(hui) 覺得它的高度可能隻有海拔高的一半左右。這是因為(wei) 我們(men) 站的位置海拔就很高,視覺上感受到的是山的相對高度。另外,所處環境的地形地貌也會(hui) 影響我們(men) 的視覺感受:站在一望無際的平地上仰望山峰,就會(hui) 覺得山峰很高;在起伏不斷的山地上眺望山峰,就會(hui) 覺得山峰沒有想象中那麽(me) 高。
怎樣測量山峰的準確高度呢?主要有3種辦法。
目前,山高測量中精度最高的屬水準測量法。一般來說,從(cong) 山腳下一個(ge) 已知海拔高的點出發,利用水準儀(yi) 和兩(liang) 把水準尺測得相距不遠兩(liang) 點間的高差。由於(yu) 水準尺長度的限製和清晰讀數的要求,要一站一站地接續測量很多個(ge) 高差,才能到達山頂。水準測量精度高,誤差可控製在厘米級,甚至毫米級。但水準測量進度慢,即便是200米左右高度的山,沿上山路也需要測一天;如果碰到植被叢(cong) 生沒有路的山,測量進度就更加緩慢。因此,該方法隻適合測量較低的山峰。
相比之下,三角高程測量法要簡單快捷得多。數年前,我們(men) 測量448.9米高的南京紫金山主峰,用的就是這個(ge) 方法:在山腳下,利用安置在海拔高已知點上的全站儀(yi) ,瞄準安置在山頂的棱鏡,可測得視線的高度角和距離,利用數學方法就能算出一個(ge) 垂直高差。這個(ge) 垂直高差加上已知點海拔高和全站儀(yi) 高、再減去山頂棱鏡高,就得到了山的海拔高。如果要進一步提高準確度,還需要進行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改正。由於(yu) 引起大氣折光的視線路徑上空氣密度、溫度變化難以掌握,大氣折光很難準確計算,導致山峰海拔高的測量誤差可達分米級,且山越高誤差越大。這個(ge) 辦法雖然“多快好省”,但隻適合測量精度要求不高的山峰。
利用北鬥衛星導航定位技術測量山峰高度,工作更加簡便且測量精度高,正在快速成為(wei) 山高測量的主流方法。2020年,我國科學家測量珠穆朗瑪峰時就采用了此種方法。但與(yu) 以往方法不同的是,這個(ge) 方法直接測得的不是海拔高,而是叫做大地高。大地高需要減去一個(ge) 叫作大地水準麵差距的值,才能得到海拔高。要想得到精確的大地水準麵差距,需要有嚴(yan) 密的數學模型和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等數據,這也是在2020年珠峰測量中開展重力測量的重要原因。目前,北鬥衛星測高誤差已可控製在5厘米之內(nei)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未來更可能達到毫米級精度,進而有望全麵替代水準和三角高程山峰高度測量方法。
掌握山峰高度,對工程建設、科學研究有著重要作用。一方麵,在山區的水利、道路、橋隧等工程建設中,準確的山峰高度是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的重要地理數據。另一方麵,對於(yu) 山峰及周邊區域的高程監測,可用於(yu) 地殼形變、板塊運動等演變機理的研究,以及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預報。此外,準確了解山峰的高度,還有利於(yu) 科學家開展區域氣候氣象形成機理、生態環境演變規律研究,以及分析滄海桑田的變化趨勢、探索人類家園的未知奧秘。
(於(yu) 先文 作者為(wei) 東(dong) 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記者姚雪青采訪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