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星空 托舉北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通信站為北鬥保駕護航
2023年5月17日,伴隨著一陣山呼海嘯般的巨響,搭載著北鬥導航係統第五十六顆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準時點火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心繼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係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之後,時隔三年,再次發射北鬥係列衛星。
天樞天權、玉衡搖光……北鬥星自古為(wei) 中華民族定方向,辨四季,定時辰。如今的“北鬥”被賦予了新的使命,我國全球衛星導航係統以北鬥命名,承載著一個(ge) 民族的光榮與(yu) 夢想,昂首走向世界、服務全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作為(wei) 聞名遐邇的北鬥“母港”,先後執行45次發射任務,成功發射56顆北鬥導航衛星,創造了百分之百成功的中國奇跡。
貫穿任務全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通信站始終牢記期望囑托,凝聚意誌力量,精心準備、精心組織、精心實施,全力以赴確保通信暢通。
山海問天·初心不移
“我決(jue) 心,全神貫注、全力以赴、全力協作,堅決(jue) 奪取北鬥三號任務全麵勝利!”銀白的衛通天線映襯著鮮紅的黨(dang) 旗,任務前,西昌通信站正在開展“暢通有我,請黨(dang) 放心”崗位承諾踐諾活動,全體(ti) 參試人員麵向黨(dang) 旗,鄭重向所在黨(dang) 組織遞交了戰前承諾書(shu) ,叫響了“牢記囑托再接再厲,山海問天更上層樓”的戰鬥口號。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黨(dang) 委高度重視理想信念培塑,堅持每年開展“牢記囑托、再創奇跡”主題實踐活動。西昌通信站按照中心黨(dang) 委統一部署,堅持以“六大領航行動”“六大崗位行動”為(wei) 載體(ti) ,廣泛組織“重走路線、重憶場景、重看視頻、重溫講話”,開展“囑托旗下話成長”心得分享,設置“暢言榜”、製作“圓夢卡”、立起“囑托旗”、編印心聲集,引導大家把圓滿完成任務作為(wei) 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動實踐,不斷強化“使命共同體(ti) 、榮譽共同體(ti) 、責任共同體(ti) ”意識。
“誌向和信念在旗幟下匯聚,光榮和夢想在胸膛中蕩漾,向著一流我們(men) 揚帆起航,創造奇跡在那高新邊疆……”這首原創歌曲《向著旗幟的方向》在航天科技工作者中廣為(wei) 傳(chuan) 唱,訴說著大家共同的心聲,凝聚起牢記囑托、再創奇跡的強大勢能。
向天圖強·創新超越
“三十分鍾準備”指揮員沉著下達任務口令,手指輕輕點擊鼠標,網絡、傳(chuan) 輸、衛通、短波、頻譜等各通信分係統綜合態勢在一體(ti) 化指顯平台上同步生成、一網顯示。指控大廳屏幕上實時呈現火箭狀態以及通信線路狀態,3D機器人24小時巡察機房設備狀態,這是西昌通信站任務實戰現場的真實畫麵。
麵對常年高密度任務形勢,西昌通信站狠抓“五零”“雙想”“七個(ge) 始終堅持”“六個(ge) 規律性認識”等質量意識貫注,深化一體(ti) 化建設和任務流程化管理,確保通信係統始終迅速、準確、保密、不間斷。
“隨著大數據、雲(yun) 平台、光交換等新技術投入使用,我們(men) 通信係統正逐步實現前方無人值守,後方智能化管控。”崗位人員向記者介紹。
該站始終立足新時代航天需求,緊盯信息通信前沿科技,按照網絡聚能、信息賦能、體(ti) 係釋能的機理,先後完成雲(yun) 平台、數據中心、北鬥巡線係統等規劃攻堅項目,綜合運用數字化、網絡化、服務化、智能化手段,為(wei) 高效指揮、多域聯合、集約保障賦能增效。
年輕麵孔·正當其時
西昌通信站網絡實驗室內(nei) ,網絡工程師李朝陽與(yu) 係統專(zhuan) 家正在嚴(yan) 密論證新一代網絡優(you) 化整合方向。回想起與(yu) 北鬥的初相識,李朝陽感慨萬(wan) 分:“正是聽到北鬥一號發射成功的消息,我熱血沸騰,一畢業(ye) 就毫不猶豫地來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從(cong) 2007年起,李朝陽全程參與(yu) 了北鬥二號、北鬥三號係統的建設。這是中國航天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17年時間,北鬥係統實現了從(cong) 第二代到第三代的跨越。而在這17年間,李朝陽堅持向學習(xi) 要能力、靠創新求突破,“網絡流量分析統計係統”、“IP網輔助決(jue) 策係統”、“通信接口機軟件”……一個(ge) 個(ge) 技術壁壘被突破,一項項科研成果投入使用,不斷助推通信核心能力提升。去年,李朝陽團隊開發的“網絡通信綜合指揮係統”獲得創客大賽第二名,他本人也入選了上級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庫。
養(yang) 魚先養(yang) 水,有了深水活水,人才才能如魚得水。航天發射的實戰曆練正是人才成長的寶貴礦藏。西昌通信站按照中心黨(dang) 委“1+4”人才建設規劃辦法,堅持“項目、成果、人才”一體(ti) 推進,建立“一人一策”實案化培養(yang) 計劃,打造“追夢種子成長營”,與(yu) 華為(wei) 等知名企業(ye) 建立教育協作、實踐聯訓機製,把優(you) 秀人才放到關(guan) 鍵崗位加鋼淬火,利用重大任務、重要工程、重點課題構建全流程培養(yang) 鏈條,不斷強固人才支撐。
高技能操作人才張雙雙、“通信活地圖”鄭邦國、光端高級技師嶽清華、“全國巾幗文明崗”話務崗位群體(ti) 、“大涼山航天通信戰鷹組合”……一張張典型人才照片高高懸掛在該站先進典型榜上。他們(men) 中,既有堅守在三尺機台的話務員,又有巡邏在荒郊野外的線務員;既有視頻調度的技術大拿,又有捕捉電波的報務能手;既有文“舞”雙全的鏗鏘玫瑰,又有敢打必勝的熱血男兒(er) ……他們(men) ,還有她們(men) ,都義(yi) 無反顧地把青春融入祖國星座,讓北鬥星熠熠生輝。
(作者:徐陽、李增華、周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