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檔次與宣傳嚴重不符,探店博主吃的美食為啥消費者吃不到?
“北京、上海雙城第一的高端自助”“隻要700多元,就能打卡高端自助”……
在某自助火鍋的推廣視頻中,飯店場景極具高端奢華氣息,一對一管家式服務,剝蝦、切肉,服務員全程在線,食客隻需坐在位置上動動嘴就可以;自助台上,整齊擺放著上百種優(you) 質食材,如大塊的波士頓龍蝦、鮮嫩的東(dong) 星斑、拳頭大的鮑魚、堆得滿滿的三文魚片等。
從(cong) 去年下半年開始,這條推廣視頻在短視頻平台幾乎隨處可見。然而,上海的王先生近日去店內(nei) 消費後發現,店內(nei) 食材檔次和商家宣傳(chuan) 的嚴(yan) 重不符。
王先生的遭遇並非個(ge) 例。如今打開短視頻,人們(men) 經常可以刷到各種探店視頻,裏麵的探店博主宣稱以非常實惠的價(jia) 格,便可以享用各種高檔食材。但實際上,有的時候顧客和探店博主明明去的是同一家店,可吃到的卻是更低品質的自助餐。
對此,近日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的專(zhuan) 家呼籲,商家應該以口碑和質量贏得消費者的信任,不應利用虛假宣傳(chuan) 來獲得流量;探店博主應該真實地反映自己的用餐體(ti) 驗,不得進行虛假宣傳(chuan) 。同時,監管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建立嚴(yan) 格的管理製度和懲罰機製,及時查處虛假宣傳(chuan) 行為(wei) ,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行業(ye) 健康發展。
推廣視頻十分誘人
店內(nei) 服務嚴(yan) 重縮水
“探店博主吃的東(dong) 西又多又好,貴的高檔食材不限量供應,而我花了同樣的錢,為(wei) 什麽(me) 享受不到這些服務?”王先生說,值錢的牡丹蝦、螯蝦都沒了,隻有凍蝦;帝王蟹和波士頓龍蝦大縮水,並且沒有整隻;東(dong) 星斑的魚肉又散又塌……海鮮區鮮活的一樣沒有,甜品區用的是植物奶油。此外,服務員人手不足,服務質量一般。
後來,王先生又翻看了某點評軟件的評論頁麵,發現除了前幾頁是好評外,後麵很多是體(ti) 驗感差的吐槽,讓他“種草”的那條推廣視頻下方,近期也出現了不少質疑。
推廣自家餐廳無可厚非,但食材檔次和服務質量與(yu) 宣傳(chuan) 視頻相比均大幅度下降,這點讓很多消費者無法忍受。在社交平台和商家評論區,有不少消費者吐槽:“是不是把買(mai) 食材的錢都拿來請博主吃飯了?”
那麽(me) ,如果自助餐廳的菜品和宣傳(chuan) 視頻的內(nei) 容不一致,是否可以認定商家存在虛假宣傳(chuan) 行為(wei) ?
中國法學會(hui)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陳音江告訴記者,虛假宣傳(chuan) 可以分為(wei) 虛假的宣傳(chuan) 和引人誤解的宣傳(chuan) ,前者是虛構、捏造信息;後者是指信息本身是真實的,但經過故意編排後,具有誤導性和欺騙性。宣傳(chuan) 內(nei) 容如果達到了欺騙、誤導消費者,進一步影響其交易選擇的程度,就應當認為(wei) 其構成虛假宣傳(chuan) 行為(wei) 。
華東(dong) 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教授任超認為(wei) ,短視頻宣傳(chuan) 內(nei) 容與(yu) 店內(nei) 菜品實際不符,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zheng) 法等有關(guan) 規定,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消費者可以要求商家按照視頻宣傳(chuan) 內(nei) 容提供相關(guan) 產(chan) 品和服務,如果不能提供,消費者可以要求退款。如果商家故意通過虛假視頻內(nei) 容欺騙消費者,還可能構成欺詐。一旦構成欺詐,消費者可以要求價(jia) 款三倍的賠償(chang) ,賠償(chang) 金額不足500元的,按500元計算。
為(wei) 獲傭(yong) 金移花接木
虛假宣傳(chuan) 屢禁不止
除了商家在短視頻平台或者付錢讓探店博主進行宣傳(chuan) 外,一些探店博主甚至會(hui) 不請自來,主動幫商家做宣傳(chuan) 。
有業(ye) 內(nei) 人士介紹,短視頻營銷是當下頗受歡迎的宣傳(chuan) 方式,一些網紅博主甚至還可以跟商家達成合作,消費者如果通過視頻中的鏈接下單消費,博主就可以賺取相應傭(yong) 金。隨著這種營銷方式的火爆,目前網上有一些從(cong) 未去實地探訪過的“雲(yun) 探店”博主會(hui) 通過其他途徑扒來一些素材,東(dong) 拚西湊做宣傳(chuan) 視頻,發在個(ge) 人社交平台,賺取流量。他們(men) 發布的視頻,有時可能會(hui) 起到反作用。
“不到百元的自助餐,小龍蝦、鮑魚、螃蟹、三文魚不限量暢吃,購買(mai) 鏈接就在左下角,刷到的小夥(huo) 伴趕緊囤一波,這福利不知道哪天就沒了。”今年4月初,山東(dong) 青島的趙女士在手機上刷到這條探店視頻後頗為(wei) 心動,立即通過鏈接購買(mai) 了兩(liang) 張自助烤肉餐券,每張79.99元。
但當她來到上述自助餐廳時,滿滿的期待卻瞬間變成了失望:“視頻中的鮑魚、三文魚,店內(nei) 都沒有,主要就是中餐和烤肉。小龍蝦倒是有,但並不是宣傳(chuan) 中的麻辣小龍蝦,個(ge) 頭小了很多,而且需要自己煮熟。”
實際上,該自助餐廳也是受害者。餐廳回應稱,其從(cong) 未宣傳(chuan) 過店裏有不限量的螃蟹、三文魚等食物,因為(wei) 自己的定價(jia) 導致利潤非常低,根本供應不起。趙女士看到的探店博主拍的視頻雖然店名一樣,但其實是其他地區的同一品牌連鎖店,他們(men) 確實有這些食材供應,但是自助餐價(jia) 格也高出不少。
工作人員稱,這種未經核實就發布的視頻,不僅(jin) 讓消費者有上當受騙的感覺,也讓商家成了受害者。在短視頻下方的留言中,確有博主承認用的是其他門店的視頻,而且是在該門店開業(ye) 前一天視頻就發出來了。
在任超看來,無論探店博主是否為(wei) 店家雇用、是否收取費用,即使是通過產(chan) 品介紹、體(ti) 驗分享、消費測評等形式,隻要探店博主直接或者間接推銷產(chan) 品或服務,其行為(wei) 就構成互聯網廣告,博主的行為(wei) 就應當受到廣告法和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的約束,需對廣告內(nei) 容真實性負責,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nei) 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否則,市場監管部門就可以對其進行行政處罰,消費者亦可以要求其承擔民事賠償(chang) 責任。
如果探店博主是店家所雇用的,收取費用進行虛假宣傳(chuan) ,任超認為(wei) 其應當跟店家共同承擔連帶責任,甚至在特定情形下承擔先行賠償(chang) 的責任。根據廣告法第五十六條,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係方式的,消費者可以要求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先行賠償(chang) 。
記者了解到,商家在開業(ye) 初期鋪天蓋地推廣,引流完成後就“狸貓換太子”,最終因虛假宣傳(chuan) 而被處罰的案例並不少見,但虛假宣傳(chuan) 之風為(wei) 何卻屢禁不止?
“這是由於(yu) 自助餐虛假宣傳(chuan) 的隱蔽性較強,監管機關(guan) 往往難以主動發現,認定起來也存在一定的爭(zheng) 議與(yu) 困難。”任超認為(wei) ,博主探店宣傳(chuan) 的視頻往往悉心挑選了燈光、角度、剪輯等,商家和博主會(hui) 以此為(wei) 借口,稱其與(yu) 現實本來就有一定程度的差異。同時,消費者維權意識較弱,商家違法成本低等也助長了虛假宣傳(chuan) 行為(wei) 。
加強監管依法嚴(yan) 懲
持續優(you) 化消費環境
探店博主的探店視頻如果存在誤導消費者、擾亂(luan) 市場公平競爭(zheng) 秩序等情況,消費者和商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維權?
據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huo) 人王旭律師介紹,商家可以直接與(yu) 探店博主協商解決(jue) ,要求其承擔相應的賠償(chang) 責任或撤下虛假宣傳(chuan) 內(nei) 容。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當地消費者協會(hui) 或其他有關(guan) 部門投訴舉(ju) 報,要求對探店博主的虛假宣傳(chuan) 行為(wei) 進行調查處理。構成虛假廣告或者不正當競爭(zheng) 法上的虛假宣傳(chuan) 行為(wei) 的,消費者和商家可以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ju) 報。如果探店博主的虛假宣傳(chuan) 行為(wei) 已經給消費者或商家造成實際損失,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其承擔相應的賠償(chang) 責任。
5月16日,中消協在京發布《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年度報告(2022)》,提出加大對虛假宣傳(chuan) 、製假售假、價(jia) 格欺詐等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wei) 的打擊力度,持續優(you) 化消費環境。
長期存在的自助餐虛假宣傳(chuan) 行為(wei) 該如何解決(jue) ?
任超認為(wei) ,不同平台、不同主體(ti) 對此都應承擔相應責任。商家應該誠信經營,不得利用虛假宣傳(chuan) 來獲得流量,而應該提供與(yu) 宣傳(chuan) 內(nei) 容相符的產(chan) 品和服務,以口碑和質量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消費者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加強對自助餐行業(ye) 的了解,知曉價(jia) 格和服務的合理範圍,及時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遇到虛假宣傳(chuan) 行為(wei) 可以主動投訴或向監管部門反映情況。探店博主應該保持客觀公正的態度,真實地反映自己的用餐體(ti) 驗,不得進行虛假宣傳(chuan) 或者故意誤導消費者;推銷商品或者服務的短視頻,應遵循相關(guan) 法律規定,不欺騙、誤導消費者,並在內(nei) 容中顯著標明“廣告”字樣。
“監管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建立嚴(yan) 格的管理製度和懲罰機製,及時查處虛假宣傳(chuan) 行為(wei) ,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行業(ye) 健康發展。”任超說。
在采訪中,有消費者認為(wei) ,營造良好健康的探店生態不能隻依靠執法部門,短視頻平台也應該有所作為(wei) 。對此,有平台官方客服答複,對於(yu) 宣傳(chuan) 內(nei) 容與(yu) 實際情況不符的視頻,用戶可以進行投訴舉(ju) 報,平台官方將以警告、下架視頻、賬號降級、封禁投稿等措施打擊這類行為(wei) 。同時,平台呼籲探店博主應秉持客觀真實的原則,如實地反映個(ge) 人消費體(ti) 驗。
對此,任超也認為(wei) ,短視頻平台應建立健全管理製度,製定相應的網絡社區自治規定,加強對內(nei) 容的審核,防止虛假宣傳(chuan) 和誤導消費者的情況出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