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芯屏汽合”看合肥:科創之城跑出“黑馬”速度

發布時間:2023-05-24 11:18:00來源: 人民網-安徽頻道

  近些年,合肥這座長三角城市的迅速崛起,引來外界關(guan) 注。

  數據是最有力的佐證:近十年,合肥GDP從(cong) 2012年的4167.98億(yi) 元,躍升至2022年的1.2013萬(wan) 億(yi) 元,跨越八個(ge) 千億(yi) 元台階。今年一季度,合肥GDP總量為(wei) 2690.6億(yi) 元,同比增長4.8%,高於(yu) 全國增速0.3個(ge) 百分點,在長三角萬(wan) 億(yi) GDP城市中,增速位居第三。

  合肥為(wei) 何“跑”得這麽(me) 快?其增長動力是什麽(me) ?近日,人民網記者跟隨“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實踐”采訪團走進安徽合肥,探尋這座“萬(wan) 億(yi) ”城市快速發展的密碼。

  產(chan) 業(ye) :打造“芯屏汽合”城市名片

  在合肥新站高新區的維信諾公司實驗室,陣列仿真資深研究員郭瀟瀟仔細檢測一塊屏幕的耐高溫、防撞擊、抗摔打等數據。

  一年前,這位東(dong) 南大學物理學博士選擇來到合肥,加入維信諾。談及為(wei) 何會(hui) 到合肥工作,郭瀟瀟直率地說:“合肥這幾年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得到了快速發展,形成了‘芯屏汽合、急終生智’的產(chan) 業(ye) 布局,所以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來合肥,也給我們(men) 個(ge) 人價(jia) 值的實現提供了平台和空間。”

  郭瀟瀟對合肥產(chan) 業(ye) 布局和未來發展做過深入了解。“合肥對於(yu) 產(chan) 業(ye) 布局有通盤考慮,比如說我從(cong) 事的顯示行業(ye) ,一個(ge) 產(chan) 業(ye) 鏈的上中下遊都在這裏,可以讓企業(ye) 有穩定的供應鏈和產(chan) 品銷售的途徑,這對於(yu) 個(ge) 人來說也增加了工作的穩定性。”

  郭瀟瀟所說的“芯屏汽合、急終生智”,早已深深烙印在合肥產(chan) 業(ye) 發展的血液中,成為(wei) 現象級產(chan) 業(ye) 地標。

  芯,即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屏,即新型顯示產(chan) 業(ye) ;汽,即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合,即人工智能賦能製造業(ye) 融合發展。急,即城市應急安全產(chan) 業(ye) ;終,即智能終端產(chan) 業(ye) ;生,即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chan) 業(ye) ;智,即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

  維信諾是新型顯示領域的代表企業(ye) ,而提到新能源汽車,比亞(ya) 迪落戶合肥的故事更為(wei) 人津津樂(le) 道。

  2022年6月30日,比亞(ya) 迪合肥基地項目整車下線儀(yi) 式在長豐(feng) 縣下塘鎮舉(ju) 行,要知道,這距離比亞(ya) 迪與(yu) 合肥“牽手”的日子,還不足一年。

  2021年7月,比亞(ya) 迪與(yu) 合肥“一拍即合”,一期項目從(cong) 談判到簽約用時僅(jin) 23天,從(cong) 簽約到開工用時42天,從(cong) 簽約到整車下線用時10個(ge) 月,再次刷新了“合肥速度”。

  “合肥速度”的背後,是合肥市營商環境全麵優(you) 化的生動實踐。近年來,合肥市聚焦新能源汽車領域,把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wei) 推動製造業(ye) 轉型升級、提質增量的重要抓手,促使這一產(chan) 業(ye) 始終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有關(guan) 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合肥市汽車及零部件產(chan) 業(ye) 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101.9%,對全市工業(ye) 增長貢獻率達219.1%。其中,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達12.69萬(wan) 輛,同比增長3倍。

  另一方麵,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向合肥集聚。目前,合肥市擁有江淮、蔚來、比亞(ya) 迪、長安、安凱、大眾(zhong) (安徽)等一批整車企業(ye) ,集聚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500餘(yu) 家(其中規上企業(ye) 305家),從(cong) 業(ye) 人員約10萬(wan) 人(其中整車企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超5萬(wan) 人)。當下,合肥正全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之都”。

  科創:打造新平台 構建生態圈

  2022年8月25日,由安徽省政府、合肥市政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聯合打造的科大矽穀平台公司正式成立,並進行了經營層的全球招聘。

  科大矽穀平台公司董事長吳海龍說:“我本身畢業(ye) 於(yu) 中國科技大學,之前從(cong) 事的一直是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投資等方麵的工作。科大矽穀聚焦成果轉化、企業(ye) 孵化、產(chan) 業(ye) 催化和生態優(you) 化,可以匯聚創新的力量,為(wei) 創業(ye) 者提供服務,這一點非常吸引我。”正是通過這次招聘,吳海龍如願以償(chang) ,加入科大矽穀。

  啟動建設還不到一年,讓吳海龍感到振奮的是,科大矽穀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全國首個(ge) 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掛牌;總規模300億(yi) 元、首期15億(yi) 元的科大矽穀引導基金設立;科大矽穀發布全球合夥(huo) 人招募公告,已有來自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近200個(ge) 團隊報名申請……資本、人才、項目正在源源不斷地匯集。

  “科大矽穀希望為(wei) 每一位創業(ye) 者提供創業(ye) 過程中的各種要素資源和產(chan) 業(ye) 對接服務,助力他們(men) 創業(ye) 成功,目標就是培養(yang) 出世界級的獨角獸(shou) 公司和世界級的創業(ye) 人才。”談到未來願景,吳海龍眼神中充滿期待。

  在合肥,科技創新不僅(jin) 體(ti) 現在平台打造上,更體(ti) 現在整個(ge) 科創生態圈的培育和涵養(yang) 上。

  “合肥市牢固樹立‘科技即產(chan) 業(ye) ’的理念,統籌全市一盤棋,擘畫科創大格局。”合肥市科技局四級調研員王明忠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說,近年來,合肥出台科技創新條例,從(cong) 立法上保障加快科技創新;成立市委科技創新委員會(hui) ,組建市科創集團、人才集團,構建全市“一盤棋”推進創新發展的“大科技”工作格局;設立“合肥科技創新日”,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吸引集聚各類人才,引領全社會(hui) 形成崇尚科學、熱愛科學的良好氛圍。

  如今,以“黑馬”之姿躋身“萬(wan) 億(yi) 俱樂(le) 部”的合肥,已是名副其實的科創之城。

  在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發布的2022年創新指數報告中,合肥躍居全球“科技集群”第55位,較上年提升18位。在“2022自然指數-科研城市”中,合肥又前進4位,位居全球科研城市第16位。

  與(yu) 此同時,在合肥孕育而生的科創企業(ye) 越來越多。2022年,合肥淨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1834家,平均每天誕生5家,總數達6412家;培育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e) 8200餘(yu) 家、同比增長近七成;新增國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78家,總數達139家。

  合肥創新成就了創新合肥,科技創新“關(guan) 鍵變量”已經轉化成為(wei) 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科創之城的未來,更加值得期待。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