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劇唱《敦煌》
中新社蘭(lan) 州5月25日電(記者 丁思)甘肅省隴劇院25日舉(ju) 行演出新聞通氣會(hui) 披露,立足日本作家井上靖的小說《敦煌》,由甘肅省劇作家王元平改編、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擔任曆史顧問的大型原創隴劇《敦煌》將於(yu) 本月底在蘭(lan) 州演出,用隴劇特有的唱腔,講述絲(si) 綢之路上“敦煌守護者”的故事。
該劇以回鶻王族之女格麗(li) 莎的命運軌跡為(wei) 結構框架和發展脈絡,見證了千年古道上的戰爭(zheng) 、文化及商貿往來,麵對無數次的生離死別,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她,用盡全力保護藏於(yu) 洞窟的經卷。
甘肅省隴劇院院長王存介紹說,隴劇音樂(le) 是板腔體(ti) 與(yu) 曲牌體(ti) 的“綜合體(ti) ”,唱腔優(you) 美動聽,加之一唱眾(zhong) 幫的“嘛簧”,具有濃鬱隴東(dong) 地域氣韻,充盈著隴人的鄉(xiang) 情鄉(xiang) 愁和審美意趣,這種高亢豪放又柔美婉約的唱腔,能更好地表達出隴劇《敦煌》中的奉獻情愫。
王存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甘肅與(yu) 絲(si) 綢之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往來加速。該劇詮釋了敦煌文化“美人之美”“美美與(yu) 共”的開放胸襟,“協和萬(wan) 邦”的和平思想,“和為(wei) 貴”“和而不同”的東(dong) 方智慧以及“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通過隴劇特有的飽滿情感唱出絲(si) 路上的動情故事。
該劇導演安煒說,自2022年10月劇組成立以來,該劇立足“古不陳舊,新不離本”,從(cong) 音樂(le) 、配器、燈光、服飾、道具、特效等方麵不斷提升、修改和打磨,旨在讓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被更多年輕人所接納。
隴劇,是甘肅省獨有傳(chuan) 統戲曲藝術,起源於(yu) 漢代的道情說唱,唐宋時期由宮廷走向民間。2006年,隴劇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甘肅省隴劇院已排演劇目200多台,足跡遍布全國多地,以及卡塔爾、埃及等國家和地區。(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