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詩畫鄉村點亮“美麗經濟”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風景美如畫,幸福踏歌來。”行走在浙江廣袤大地,一個(ge) 個(ge) 高顏值的美麗(li) 鄉(xiang) 村撲麵而來,一幅幅村美人和的共富畫卷徐徐展開。
2003年,為(wei) 全麵提升農(nong) 村人居環境,浙江率先啟動了“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程(以下簡稱“千萬(wan) 工程”),實施了以改善農(nong) 村生態環境、提高農(nong) 民生活質量為(wei) 核心的村莊整治建設大行動。
日前,記者走進浙江省衢州市龍遊縣詹家鎮浦山村,隻見一座座七彩斑斕的彩繪民宿和民宅點綴其間,宛如置身於(yu) 童話世界——
不遠處,一群身著民族服裝的佘鄉(xiang) 人正跳著竹竿舞與(yu) 遊客歡快互動;另一側(ce) 不遠處,一輛高鐵列車正呼嘯著疾馳而過。
然而,就在10多年前,這裏還是另一番景象:紅泥土路逼仄,生豬養(yang) 殖場環境“髒、亂(luan) 、差”,交通出行極其不便……
“我們(men) 曾創下10天內(nei) 關(guan) 停退養(yang) 三大生豬養(yang) 殖場的紀錄。”浦山村支委鍾銘告訴記者,“千萬(wan) 工程”實施以來,浦山村以環境整治為(wei) 起點,開展農(nong) 村生活汙水截汙納管、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和農(nong) 村公廁提標改造等“三大革命”,同時積極推進鄉(xiang) 村微改造、精提升,逐步走出一條發展新路。
依靠民族特色風貌和美麗(li) 鄉(xiang) 村環境,2019年,浦山村以“童話親(qin) 子+佘鄉(xiang) 風情”為(wei) 主題,通過場景塑造、社群營造和產(chan) 業(ye) 再造,打造出集花園、田園、樂(le) 園等於(yu) 一體(ti) 的未來鄉(xiang) 村公園,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的產(chan) 業(ye) 綜合體(ti) 。
“我們(men) 的村集體(ti) 收入已從(cong) 3年前的20萬(wan) 元增加到100多萬(wan) 元。”鍾銘喜滋滋地說,“今年‘五一’期間,村裏接待遊客1萬(wan) 多人次,可熱鬧哩!”
農(nong) 房變客房、田園變樂(le) 園、資源變資產(chan) ,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正不斷催生出“美麗(li) 經濟”。
缺少資源優(you) 勢,也沒有產(chan) 業(ye) 支撐,地處浙江省湖州市吳興(xing) 區妙西鎮的妙山村,如今也顯示了蓬勃的新業(ye) 態活力,同樣得益於(yu) “千萬(wan) 工程”的實施。
2013年,汪士良返鄉(xiang) 種植黃桃,成為(wei) 村裏發展新型農(nong) 業(ye) 的第一人。從(cong) 5畝(mu) 地到50畝(mu) 地,黃桃種植麵積不斷擴大,收入也越來越多。2020年,汪士良探索“農(nong) 旅”跨界,辦起了農(nong) 家樂(le) ,種植的黃桃在村裏就能直接銷售。
遊客絡繹不絕,黃桃也供不應求,越來越多的村民在他的帶領下一起種植黃桃。“現在村裏有20多戶在種黃桃,效益還不錯,每畝(mu) 能有1萬(wan) 元的收入。大家的腰包越來越鼓啦!”談起致富故事,汪士良不好意思地笑了。
和汪士良不同,90後民宿主理人趙麗(li) 敏是在2021年與(yu) 妙山村結緣的。
“山清水秀的環境吸引眾(zhong) 多遊客前來,但當時並沒有足夠的休息去處。”趙麗(li) 敏向記者講述她辭去城市高管,來到妙山村的故事,“對房間的改造並不需要過多修飾,通透的落地窗,就能讓遊客開門見山,滿眼皆景。”
閑庭、貓狗、詩書(shu) ,趙麗(li) 敏過上了自己理想的生活,也為(wei) 他人提供了詩意棲居的好去處。去年,妙山村新增30餘(yu) 家本地民宿及農(nong) 家樂(le) ,吸引了200多名年輕人返鄉(xiang) 創業(ye) ,實現接待遊客36.5萬(wan) 人次、旅遊業(ye) 收入超1億(yi) 元。
無獨有偶,鄉(xiang) 村環境的改善也為(wei) 旅遊業(ye) 發展提供了契機。作為(wei) 曾經的浙東(dong) 革命根據地,近年來,餘(yu) 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大力發展紅色旅遊業(ye) ,通過優(you) 化升級“紅色+綠色+特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橫坎頭村形成了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的“1+6”綠色生態產(chan) 業(ye) 體(ti) 係。從(cong) 藍莓、楊梅到獼猴桃、覆盆子,當地的特色蔬果都是美麗(li) 田園的經營內(nei) 容。據了解,橫坎頭村全村集體(ti) 經營性收入和農(nong)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從(cong) 2017年的32.4萬(wan) 元、27568元,增至2022年的366.34萬(wan) 元、47108元。村民的腰包鼓起來了,幸福感也不斷提高。
“千萬(wan) 工程”氣象萬(wan) 千,如何通過進一步提升和深化讓它綻放光華,助力打造更多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坐落於(yu) 金華市義(yi) 烏(wu) 後宅街道的李祖村找到了另一條“破局”之道。
在“十畝(mu) 時光共享營社”來一次浪漫露營,在“貓的小院”邊聽音樂(le) 邊擼貓,在“南瓜家糖水鋪”品一碗糖水、聞一院花香……漫步在這個(ge) 有著800多年曆史、清幽雅致的古村落,隨時隨地都能與(yu) 一段文藝範兒(er) 的慢生活不期而遇。
近年來,李祖村以國際創客村為(wei) 定位,以鄉(xiang) 村文創為(wei) 助力,通過創客空間、鄉(xiang) 村研學、非遺項目等多業(ye) 態布局,著力打造“千萬(wan) 工程”升級版,將美麗(li) 鄉(xiang) 村的建設成果更好地轉化為(wei) “美麗(li) 經濟”。
“我們(men) 充分利用村裏的閑置農(nong) 房,打造集創業(ye) 指導、創業(ye) 孵化於(yu) 一體(ti) 的眾(zhong) 創空間,並通過創客大賽、創客培訓等多種形式,為(wei) 他們(men) 提供係統的成長方案。”李祖村運營團隊負責人金靖告訴記者。
現如今,李祖村已集聚國內(nei) 外創客200多名,涵蓋業(ye) 態種類50多個(ge) ,成為(wei) 遠近聞名的“網紅村”,年輕人幹事創業(ye) 的熱情在這裏競相湧流:80後龔毅梅紮根“造物社”,精心耕耘著她心中的手作事業(ye) ;90後樓沙漠霜帶著古老的藍染技藝創辦了“沙漠的染坊”,用恬適愜意的田園生活承載起父女兩(liang) 代人的夢想;00後的唐一心和她的小夥(huo) 伴們(men) 因貓結緣“貓的小院”,用心用情接力愛的傳(chuan) 遞……
從(cong) “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到“千村精品、萬(wan) 村美麗(li) ”,再到“千村未來、萬(wan) 村共富”,名不見經傳(chuan) 的小山村蝶變為(wei) “國際文化創客村”,不僅(jin) 昭示著“千萬(wan) 工程”的內(nei) 涵之變,更折射出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需求之變。
在衢州市龍遊縣溪口鎮未來鄉(xiang) 村社區,在小南海鎮團石村,在麗(li) 水市青田縣方山鄉(xiang) 龍現村等,一路走來,記者都強烈感受到一種可喜的變化,即從(cong) “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到“美麗(li) 經濟”的悄然升級。
“浙江省持續推進‘千萬(wan) 工程’20年,才有了今日的美麗(li) 鄉(xiang) 村和美麗(li) 經濟。一方麵,生態修複、汙染治理、民居改造建設,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這種投入會(hui) 轉化成美麗(li) 鄉(xiang) 村和綠水青山;另一方麵,合理利用美麗(li) 鄉(xiang) 村及其生態和人文資源,發展鎮村綠色產(chan) 業(ye) ,也能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這是另一種轉化。”鄉(xiang) 村振興(xing) 研究知名專(zhuan) 家、湖州師範學院王景新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五色鳳凰裝囉,絢麗(li) 映朝陽來;山哈一曲唱浦山囉,好一座森林山莊。”浦山村的佘鄉(xiang) 人把美好生活寫(xie) 進悠揚的歌聲裏,歌聲停留在笑意洋洋的臉上,飄進享受美好生活的心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