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知名網絡作家天蠶土豆:所有的差異都無法抵擋情感的傳遞
中新社杭州5月29日電 題:專(zhuan) 訪知名網絡作家天蠶土豆:所有的差異都無法抵擋情感的傳(chuan) 遞
中新社記者 高凱
“在日本,讀者叫我patato son,在法國、意大利這些國家,他們(men) 叫我tiancantudou,這是因為(wei) 當年一些讀者用英文翻譯我筆名的時候也不知道怎麽(me) 翻譯,就直接把中文拚音搬了過去,等現在想要再翻譯得正規一點時,發現國外讀者已經習(xi) 慣了,所以就懶得改了。”
出生於(yu) 1989年的李虎(“天蠶土豆”的本名,以下統稱“天蠶土豆”)2008年4月開始在起點中文網創作處女作《魔獸(shou) 劍聖異界縱橫》。一年後,剛滿20歲的他憑借自己的第二部玄幻長篇小說《鬥破蒼穹》一夜成名,而“天蠶土豆”這個(ge) 原本屬於(yu) 一款四川小吃的名字也從(cong) 此以“網文大神”之名為(wei) 人們(men) 所熟悉。
日前,這位人氣極高的網文作家接受中新社記者專(zhuan) 訪,分享了自己對於(yu) 作品創作、改編、出海的種種思考。
當年的一舉(ju) 成名後,天蠶土豆又繼續創作了《武動乾坤》《大主宰》《元尊》《萬(wan) 相之王》等熱度極高的作品。談及自己作品對讀者的吸引力,他直言,“我的作品一直都有比較強烈的個(ge) 人風格,少年、熱血、勵誌,當初的《鬥破蒼穹》其實就是寫(xie) 給當時的自己,而我的讀者的年齡層也更多是屬於(yu) 青年,我想我們(men) 之間更容易產(chan) 生共鳴。”
網絡文學的一個(ge) 重要特點就是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始終能夠保持與(yu) 讀者的互動,對此,天蠶土豆表示,自己不會(hui) 選擇刻意迎合,“有些確實是很好的建議,我就會(hui) 在不影響作品主線情況下進行吸納。”與(yu) 此同時,這位資深網文作家特別強調了創作者對於(yu) 作品的把控力,“寫(xie) 作的主體(ti) 畢竟是作者本人,創作的過程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才能保證作品的品質和完整性。”
近年來,網文IP改編生機勃勃,天蠶土豆的很多作品也都以劇集、漫畫的形式進一步“出圈”。“對於(yu) 改編,我的感受是又期待又擔憂”,天蠶土豆表示,一方麵,改編成功讓更多人知道自己的作品,但如果改編出現問題,就會(hui) 令讀者覺得“毀了他們(men) 心目中的作品”。於(yu) 是,麵對網文IP改編的發展大潮,這位年少成名的作家選擇了主動把控,他成立了屬於(yu) 自己的公司來運營自己的版權,“想要做出讓我的讀者感到滿意的改編。”
網文出海的大潮下,天蠶土豆的作品在海外受到超乎尋常的追捧,單以《元尊》為(wei) 例,小說在WuXiaWorld(武俠(xia) 世界)平台常年居於(yu) 最受歡迎作品榜,漫畫則在韓國、日本、美國等國以及東(dong) 南亞(ya) 地區的最大漫畫平台常年位居熱銷前列,並入選了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的海外傳(chuan) 播榜。
談及自己作品在海外的熱度,天蠶土豆表示,“一部小說的核心,是情感,而情感是人類共通的,不論人種,不論國界,不論世界觀,這些所有的差異都無法抵擋情感的傳(chuan) 遞,而我們(men) 的作品既然能夠在國內(nei) 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那麽(me) 在國外,也一定會(hui) 吸引到其他國家的讀者。”
作為(wei) 新一代的網文作者,天蠶土豆和他的團隊非常看重翻譯的本土化,他表示,“首先要研究所在國受眾(zhong) 的閱讀趣味和審美傾(qing) 向。其次,我們(men) 也著力建立較為(wei) 完備的翻譯語料庫,與(yu) 此同時,我會(hui) 緊盯翻譯的流程進度,積極有效地去協調翻譯,爭(zheng) 取在字裏行間講好中國故事。”
對於(yu) 未來的寫(xie) 作,天蠶土豆表示,自己並不想為(wei) 了突破而突破,“玄幻的題材,是我喜歡並且擅長的,未來應該還會(hui) 繼續這方麵的創作。”
縱觀目前的主要作品,天蠶土豆在5部風格統一的玄幻之作中創造了一個(ge) 統一的充滿天馬行空想象的世界,盡管是不同的故事,但所有書(shu) 中人物都出現在其中,所有主角都會(hui) 有所關(guan) 聯。由此,不少讀者開始了對“土豆宇宙”的期待——天蠶土豆在之後的作品中,會(hui) 不會(hui) 繼續這個(ge) 世界?所有主角有沒有機會(hui) 發生大型的聯動?
對此,天蠶土豆直言,這個(ge) 統一的世界確實是自己有意為(wei) 之,“土豆宇宙”或也真的可期,“因為(wei) 之前費盡心血寫(xie) 出來的角色,不想讓他就這樣直接消散掉,如果能夠從(cong) 不同角度來構架後續的小說,將這些在各自世界都很出色的主角以巧妙的方式連接起來,我覺得這會(hui) 是一個(ge) 很棒的感覺。”(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