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優勢疊加底部特征,A股中長期投資價值顯現
種種跡象顯示,近期A股市場底部特征愈加明顯。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當前市場已進入價(jia) 值投資區域。而從(cong) 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的複蘇前景和高質量發展趨勢,為(wei) 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投資價(jia) 值奠定了基礎。
底部特征浮現
2023年以來,A股市場整體(ti) 表現欠佳。截至6月2日收盤,5月份以來,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和創業(ye) 板指分別累計下跌了2.80%、3.00%和3.93%,不少個(ge) 股更是出現深度下跌,市場情緒較為(wei) 低迷。不過,多重指標顯示,A股市場的底部特征正在顯現。
從(cong) 市場成交與(yu) 換手情況來看,自今年4月份以來,A股股票交易成交金額從(cong) 最高1.2萬(wan) 億(yi) 元的水平不斷下滑,最低跌至7700億(yi) 元左右,目前已逐漸回暖上升至9000億(yi) 元以上,換手率則從(cong) 最低點的2.05%回升至目前的2.51%。
從(cong) 股權風險溢價(jia) 水平來看,近期股債(zhai) 市場出現了明顯的“蹺蹺板”效應,權益類資產(chan) 回調,上證指數、創業(ye) 板指等指數下挫。同時,國內(nei) 無風險利率下降,5月29日,十年期到期收益率跌破2.7%,利率水平創近期新低。股權風險溢價(jia) 逐漸走高並接近極值區域,截至5月29日,滬深300指數的股權風險溢價(jia) 為(wei) 5.79%,位於(yu) 2005年以來的82%分位數,意味著權益資產(chan) 已具有較高的性價(jia) 比。
而基金發行市場正陷入“冰點”。Wind統計數據顯示,按照認購截止日計算,今年4月和5月,新基金發行份額分別為(wei) 856.84億(yi) 份和629.51億(yi) 份,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回落至1000億(yi) 份以下,其中股票型基金的平均發行份額分別為(wei) 3.04億(yi) 份和4.59億(yi) 份,混合型基金的平均發行份額分別為(wei) 7.31億(yi) 份和3.94億(yi) 份,均處於(yu) 近年來的低點。曆史經驗表明,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最不受歡迎的時候,往往是其配置價(jia) 值較高的時候,基金發行的“冰點”,在某程度上也是市場可能見底的信號之一。
此外,近段時間資金借道股票ETF“越跌越買(mai) ”的趨勢也十分明顯。Wind統計數據顯示,4月全市場股票型ETF份額增長了485.70億(yi) 份,5月進一步增長了740.57億(yi) 份。寬基ETF中,5月份額增長較多的主要集中在科創50、創業(ye) 板50等指數ETF,行業(ye) 主題中,包括醫療、半導體(ti) 、券商等產(chan) 品份額增長較多。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A股的表現弱於(yu) 全球資本市場,一定程度上也為(wei) 市場回升帶來了機會(hui) 。他表示,A股市場經常有“五窮六絕七翻身”的說法,可以說市場基本上已經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投資者的情緒在前段時間也跌到了冰點,現在已經有了一定的回暖跡象。
市場估值優(you) 勢凸顯
華西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李立峰表示,從(cong) 估值和股債(zhai) 比價(jia) 來看,當前A股大概率已處於(yu) 底部區間。估值方麵,A股主要指數市盈率位於(yu) 曆史中位數下方,其中滬深300、中證1000和創業(ye) 板指的市盈率分別位於(yu) 曆史36%、30%和4%的分位數水平。此外,萬(wan) 得全A的股債(zhai) 收益差和風險溢價(jia) 也顯示出,A股性價(jia) 比正在逐步顯現。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2日收盤,按照整體(ti) 法計算,上證A股的市盈率(TTM)為(wei) 13.71倍,深證A股的市盈率為(wei) 37.58倍,創業(ye) 板的市盈率為(wei) 50.20倍,滬深300的市盈率為(wei) 11.85倍,均處於(yu) 2019年以來的低位,縱向來看具有一定的估值優(you) 勢。橫向對比來看,國金證券研究顯示,Wind全A的PE(TTM)中位數為(wei) 17.94倍,位於(yu) 2010年以來49.20%的分位數水平,滬深300的PE(TTM)中位數為(wei) 12.34倍,低於(yu) 道瓊斯工業(ye) 指數(16.51倍)、標普500(18.48倍)、日經225(19.64倍)等全球主要指數,也具有一定的估值優(you) 勢。
互聯互通機製下北向資金的流動也反映出,全球資本持續加大對於(yu) A股的配置仍是一個(ge) 長期趨勢。證監會(hui) 副主席方星海日前表示,今年以來,隨著中國經濟整體(ti) 恢複好轉,外資保持流入A股態勢,1月份至5月份通過滬深股通淨流入達1700億(yi) 元。近五年外資通過QFII/RQFII及深股通持有創業(ye) 板股票市值增長超過11倍。
Wind統計數據顯示,盡管受到市場短期波動影響,北向資金4月、5月分別淨流出45.53億(yi) 元和121.37億(yi) 元,但今年以來仍然保持了高達1760.31億(yi) 元規模的淨流入。自開通以來,互聯互通機製下北向資金的淨流入規模已經達到了19006.29億(yi) 元。
經濟回升向好趨勢不改
中國經濟持續複蘇與(yu) 高質量發展的前景,則為(wei) A股市場中長期投資價(jia) 值提供了基礎。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指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但經濟恢複的基礎尚不穩固,要把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擺在重要位置,進一步穩定社會(hui) 預期,提振發展信心,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
同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組織和機構近期紛紛調高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5月份聯合國發布的《世界經濟形勢與(yu) 展望》報告將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cong) 年初的4.8%上調至5.3%,彰顯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此外,包括匯豐(feng) 、摩根大通等外資機構也紛紛調高中國經濟增速預期,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已成外資機構的普遍共識。
“現在市場已經進入了價(jia) 值投資的區域。”長江養(yang) 老研究總監李慧勇對記者表示,從(cong) 宏觀和中觀角度來看,盡管目前市場還有一些分歧,但是伴隨著政策的持續發力,中國經濟自身的修複趨勢確定性正在不斷增強,與(yu) 此同時,以AI和新能源為(wei) 代表的新經濟,正在為(wei) 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動力,因此從(cong) 基本麵來看,對於(yu) 當前市場沒有必要悲觀。從(cong) 企業(ye) 盈利的角度來看,他指出,一季度大概率是底部,二季度和下半年都會(hui) 顯著好轉,進一步提升投資者的信心。此外,從(cong) 外部環境來看,美聯儲(chu) 加息逐漸進入尾聲以及債(zhai) 務上限危機的緩解,也消除了A股市場的一些外部不確定性因素。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則對記者表示,此前部分經濟數據表明,當前國內(nei) 經濟還屬於(yu) 複蘇前期,預計“穩增長”政策仍將繼續發力推動經濟進一步複蘇。總體(ti) 來看,經過5月的震蕩回調後,部分漲幅過高、過快品種的風險已得到相對充分的釋放。今年我國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但經濟恢複的基礎尚不穩,未來將聚焦企業(ye) 需求,分批次加快推出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