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工程”新篇章|年輕人回到“浪浪山” 讓傳統美學融入綠水青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浙江安吉6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林 李崢苨 見習(xi) 記者 賈驥業(ye) )牆上擺滿了葫蘆娃、黑貓警長、哪吒等國產(chan) 動漫玩偶,美猴王Logo的文創產(chan) 品隨處可見,“三打石榴汁”“小妖怪的夏天”等飲料也別出心裁……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的餘(yu) 村村,一家由水泥廠改造而成的鄉(xiang) 村圖書(shu) 館裏藏著一家國漫主題的咖啡店。這裏不僅(jin) 賣咖啡、飲料,還販賣著童年記憶以及國漫之美。
6月5日,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餘(yu) 村村,青山環繞的“餘(yu) 村印象”青年圖書(shu) 館。這座建築由拉絲(si) 廠、水泥廠辦公樓等改建而成,設計、建造、運維均圍繞“零碳”理念進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崢苨/攝
近年來,安吉縣在“千萬(wan) 工程”(“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實施過程中,全麵深化“餘(yu) 村全球合夥(huo) 人”計劃,以數字遊民、創業(ye) 青年、就業(ye) 大學生為(wei) 重點,吸引聚集國內(nei) 外青年人才1000人次,建設完成大型人才社區“青來集”,全麵推進新經濟新業(ye) 態項目落地落實。
2022年,85後創業(ye) 青年陳喆在村裏創辦了“美在餘(yu) 村”國漫空間。“起名‘美在餘(yu) 村’,是希望把國漫美學帶到鄉(xiang) 村,也是希望打造年輕人喜愛的業(ye) 態,把中國動畫的傳(chuan) 統美學與(yu) 綠水青山的自然美結合。”陳喆希望未來能吸引更多年輕人來到鄉(xiang) 村,一同探索國產(chan) 動漫的魅力。
作為(wei) 安吉本地人,陳喆在上海上大學,又在上海工作了10年,從(cong) 事內(nei) 容營銷和品牌設計相關(guan) 工作,曾經跟中國李寧、百雀羚、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等品牌合作,幫助這些經典IP“複活”。
2022年,餘(yu) 村村所在的安吉縣天荒坪鎮,結合餘(yu) 村村及其周邊4個(ge) 村的產(chan) 業(ye) 發展實際,整合當地10萬(wan) 平方米創業(ye) 空間、2萬(wan) 餘(yu) 平方米廠房、近6萬(wan) 畝(mu) 竹林和農(nong) 田,設立1億(yi) 元“餘(yu) 村產(chan) 業(ye) 基金”,推出餘(yu) 村“全球合夥(huo) 人”計劃。
“老家的一個(ge) 鄉(xiang) 村,怎麽(me) 敢誇下這麽(me) 大的海口?”帶著好奇,陳喆回了趟家鄉(xiang) ,原本隻是計劃參會(hui) 一兩(liang) 天,但因為(wei) 疫情等緣故,最終在村裏住了下來。這一住就是3個(ge) 月。在這期間,餘(yu) 村村邀請了包括陳喆在內(nei) 的60位青年,作為(wei) “餘(yu) 村全球合夥(huo) 人”,一同想辦法設計鄉(xiang) 村,開拓新的鄉(xiang) 村業(ye) 態。
村裏原來的水泥廠廠房被村民、合夥(huo) 人們(men) 改造成圖書(shu) 館和共創空間,並在此基礎上,依靠可再生能源光伏發電係統進行碳抵消,實現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
6月5日,浙江省安吉縣餘(yu) 村村,“美在餘(yu) 村”國漫空間合夥(huo) 人陳喆向前來采訪的媒體(ti) 記者展示咖啡杯,上麵的Logo靈感來自上美影動畫片中的孫悟空形象。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崢苨/攝
有了新的空間,還要有新的業(ye) 態。陳喆想到了80後最熟悉的孫悟空、葫蘆娃、黑貓警長等國產(chan) 動漫形象,於(yu) 是聯合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村裏創辦了這個(ge) “美在餘(yu) 村”國漫主題咖啡廳。他不僅(jin) 專(zhuan) 注內(nei) 容孵化和IP運營,更將上一代人的成長記憶傳(chuan) 遞到鄉(xiang) 村,傳(chuan) 遞給新一代的孩子們(men) 。
這家隱藏於(yu) 鄉(xiang) 村的國漫主題咖啡廳的牆上有這麽(me) 一句話:“凡有所愛,皆是青年”。陳喆解釋說,他們(men) 覺得在這裏,青年這個(ge) 詞被重新定義(yi) 了:這是一種輕盈而放鬆的狀態,總能保持活力。
“其實年輕人也需要鄉(xiang) 村,比如一些景觀設計師,他們(men) 在城市缺少自由創作的空間,而回到鄉(xiang) 村不僅(jin) 有這樣的空間,而且還可以對文化尋根。”作為(wei) 一個(ge) 創業(ye) 者,陳喆身上並沒有太多的焦慮和負擔。他很喜歡年初大火的國產(chan) 動漫《中國奇譚》,其中《小妖怪的夏天》篇章裏的主角一直想離開自己所在的“浪浪山”,陳喆覺得以前也離開了自己的“浪浪山”,但如今,自己回到了“浪浪山”,而且親(qin) 手讓“浪浪山”變得更美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