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的藍與熾熱的紅 寧夏消防指戰員在救民於水火、助民於危難中經風雨、長才幹
第一次出火警,看到老隊員從(cong) 火場拎出“煤氣罐”時,侯永強很擔心“會(hui) 不會(hui) 炸”,後來出警次數多了、滅火技能熟練了,他也成了“那個(ge) 拎‘煤氣罐’的人”。侯永強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消防救援支隊青山特勤站指導員,“現在責任感大過畏懼,第一反應是快點把‘煤氣罐’轉移到安全、空曠、無人的位置,關(guan) 閥、冷卻”。
滅火救災是消防指戰員的職責,背後有著生死考驗。2018年,隨著公安消防部隊、武警森林部隊轉隸國家應急管理部,寧夏開始組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5年來,近700名高校應屆畢業(ye) 生、退役士兵、社會(hui) 青年應招進入當地消防救援隊伍。
為(wei) 培養(yang) 好新時代青年消防指戰員,寧夏消防救援總隊確立理論為(wei) 本、內(nei) 容為(wei) 王、問題導向、形式創新的“大思政”育人理念,打造“寧夏消防思政課”品牌。和侯永強一樣的青年消防指戰員,忠實踐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黨(dang) 忠誠、紀律嚴(yan) 明、赴湯蹈火、竭誠為(wei) 民”重要訓詞精神,聞警即動、衝(chong) 鋒在前,在救民於(yu) 水火、助民於(yu) 危難中經風雨、長才幹,完成了一堂又一堂行走的、奮鬥的、奉獻的、有溫度的人生思政課。
危險麵前什麽(me) 都顧不上多想,“消防員就是要拉得出、打得贏”
青春總是向著理想生長。改製轉隸以來,這群20多歲的年輕人加入寧夏消防救援隊伍,各有原因。在銀川市西夏區消防救援大隊懷遠站,有人為(wei) 了圓夢軍(jun) 旅生活,有人想學消防救援技能,也有人就是想鍛煉自己,還有人的想法更為(wei) 樸素,隻為(wei) 學開消防車……
這5年,寧夏消防救援總隊致力於(yu) 讓青年消防指戰員深刻認識這份職業(ye) “是什麽(me) ”“為(wei) 什麽(me) ”“怎麽(me) 幹”,幫助他們(men) 統一思想認識、堅定理想信念、激發工作鬥誌,在崗位上踔厲奮發。
侯永強工作的城市有多個(ge) 氫氣化工、矽製品等工業(ye) 園區。他所在的特勤站自2008年建站以來,處置過多起化工類火情。這是一個(ge) 紀律嚴(yan) 明的集體(ti) 。接到“出6車以上”的調派命令,意味著有大型警情。多變的情況考驗著青年消防指戰員的經驗與(yu) 應變能力。
“臉怎麽(me) 黃了?平時不是挺活躍嘛?”上重大火場,有的消防員神色凝重,也有新手緊張到想去衛生間。侯永強會(hui) 拍拍新隊員的肩膀說,“一會(hui) 兒(er) 好好學。”這種危險時刻,沒人笑,也沒人躲。勇敢和無畏、熱愛和奉獻在這群年輕人身上體(ti) 現得淋漓盡致。
勇敢就像閃電,總能在危險時刻放射出動人心魄的能量。趙文星今年28歲,是銀川市西夏區消防救援大隊懷遠站戰鬥三班班長,出火警時會(hui) “衝(chong) 在最前麵,要讓隊員心裏有底”。這種舉(ju) 動,班裏7名隊員都不由得佩服。
消防員的意誌力往往比自己想象的更強大。半夜睡得正香,電鈴一響,趙文星要和隊友穿戴六七十斤裝備出警。從(cong) 接警到消防車出庫,用時1分鍾。
“出夜警相當於(yu) ‘強行開機’,夜裏不敢睡太‘死’,怕聽不見電鈴。快1秒,被困人員的生存概率會(hui) 更大一些。”趙文星說,危險麵前,顧不上多想,沒有什麽(me) 豪言壯語,“消防員就是要拉得出、打得贏”。
今年25歲的折超是趙文星的同事,這個(ge) 身高1.71米的年輕人學的是風景園林設計專(zhuan) 業(ye) ,因為(wei) 自幼就有從(cong) 軍(jun) 夢,2020年大專(zhuan) 畢業(ye) 應招當了消防員。去年參加寧夏消防救援總隊組織的技能比武時,他的百米障礙科目得了第三名、掛鉤梯上四樓成績排名第五。
折超的人生思政課,更多是通過工作實踐中的知行合一完成的。當地一個(ge) 小孩因為(wei) 玩手機和家長鬧矛盾,一氣之下點燃了家裏的閣樓。折超和同事撲滅了這場火災。“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wan) 家。這家人經濟條件不是很好,很惋惜。每次出警,也會(hui) 以心換心地體(ti) 諒群眾(zhong) 的困難。”他說,“國家需要什麽(me) ,我就學什麽(me) 。國家需要的,我都幹。”
職場實踐中的思政教育使他們(men) 的職業(ye) 理想越來越堅定,進而爆發出巨大能量。去年5月,參加“應急使命·2022”高原高寒地區抗震救災實戰化演習(xi) 時,中衛市消防救援支隊消防員劉坤作為(wei) 先遣隊員參訓。其間,演習(xi) 區氣溫降至零下8攝氏度,風吹著雪打在他和隊友的臉上。他們(men) 爬冰臥雪、打地鋪住帳篷,順利完成了任務。
固原市消防救援支隊組織幹部科科長鄧琪在當地工作了12年。在他看來,2018年的改製轉隸,消防指戰員變的是身份,但紮根寧南山區、流淌的紅色基因沒有變。
38歲的楊建斌是固原市消防救援支隊北塬站站長助理、二級消防長。他在這支隊伍裏服役、戰鬥、工作了21年,總是不斷調整著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讓人生選擇和國家需要相統一。2004年首次深夜出火警時忘了戴頭盔,以至於(yu) 此後的每次出警,他總提醒出警隊員“一上車就把頭盔戴好”。他現在每次上火場都表現得無畏而淡定,因為(wei) 隊友多是20多歲的毛頭小夥(huo) 子,“要照顧好新隊員,別讓他們(men) 出危險”。
搶險救援不僅(jin) 靠過硬的體(ti) 能,更靠多年實戰得來的經驗。前些年,處置車輛側(ce) 翻事故救援,楊建斌的辦法是直接破拆車輛;近幾年,他會(hui) 先進行現場評估,如果事故車輛是新能源車,要盡快斷電,防止發生火災。
比烈焰更可怕的,是青年指戰員承受的心理壓力。楊建斌首次參加搶險救援,是去救一名點燃“煤氣罐”自殺者。他因觸碰到死者損毀嚴(yan) 重的皮膚,連續1周厭食嘔吐。這些年備勤或休息時,他基本上不主動對別人提及戰鬥經曆,而是喜歡看動畫片《舒克和貝塔》來放鬆心情。
“在事故現場勇往直前,那是一種職責使命。人生的路都是一步步走出來的,應該腳踏實地把工作做好。”楊建斌說。
95後、00後消防指戰員學著前輩的樣子,在服務群眾(zhong) 的同時完成了職能使命教育
今年2月,因為(wei) 身材最瘦小,青山特勤站消防員蔡貴倒掛入井,安全救起一名不慎墜入10米深井的女童。“越到井口越害怕,就怕手鬆動,對孩子造成更大傷(shang) 害。”他說,“這就是職責所在。我才工作3年,說不上偉(wei) 大奉獻,但對於(yu) 每一次出警任務,都力爭(zheng) 哪裏需要哪裏上。”
改革轉製以來,寧夏消防救援隊伍為(wei) 民服務範圍進一步擴大。許多和蔡貴一樣的青年消防指戰員,正以一種嶄新的社會(hui) 姿態和鮮明形象,竭誠為(wei) 民服務。
特別是95後、00後消防指戰員,在家是父母眼中的寶,在隊伍中適應著過集體(ti) 生活,出警時幫助遇險群眾(zhong) 脫困。他們(men) 學著前輩的樣子,在服務群眾(zhong) 的同時,完成了各自的職能使命教育。
今年31歲的鄢雷是寧夏消防救援總隊新訓大隊二中隊政治指導員,他的工作是引導新入職人員在思想認識、行動上,從(cong) 社會(hui) 青年盡快轉變為(wei) 職業(ye) 消防員。“新訓工作關(guan) 乎消防救援隊伍長遠建設,要引導他們(men) 傳(chuan) 承好這支隊伍的光榮傳(chuan) 統和職責使命感。”
有一年夏天,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兩(liang) 名老人打119求助稱出門忘帶家裏鑰匙,侯永強和隊友趕到現場發現正好有一扇窗開著,為(wei) 了不破拆門鎖給老人造成經濟損失,他們(men) 翻窗開門;有一次他們(men) 為(wei) 報警群眾(zhong) 摘完馬蜂窩後,路遇同小區其他居民求助,接連摘除好幾個(ge) 馬蜂窩。
“雖然都是小事,但每一次出警的背後,都是青年消防指戰員艱辛的訓練。”侯永強說,大家以雷鋒精神為(wei) 指引,用樸素的行動講奉獻,比如,連續15年為(wei) 住在特勤站附近的兩(liang) 位老人送生活用品。
“有的遊客不走尋常路,進山容易遇險。”因轄區靠近賀蘭(lan) 山,懷遠站每年旅遊旺季總會(hui) 處置多起山嶽救援警情。去年,為(wei) 搜救一名腳部受傷(shang) 遊客,趙文星等10名指戰員進山徒步一天一夜,輪流用擔架護送傷(shang) 者出山。“聽到被困人員家屬感謝的話語,覺得不管再苦再累,都值得。”趙文星說。
出身農(nong) 村家庭的楊建斌很容易與(yu) 受災農(nong) 戶共情。有一年,他幫老兩(liang) 口撲滅著火的草垛,得知他們(men) 經濟困難,又組織隊員給對方送去幾百元。看到有人捐造血幹細胞,他在義(yi) 務獻血時“順便”簽了造血幹細胞捐贈誌願書(shu) ,“我也希望成為(wei) 這樣的人。哪天要是配型成功,我會(hui) 義(yi) 無反顧。”
楊建斌的這些道德品質和行事風範,成了固原消防指戰員的“精神路標”。遇到搶險救援不順利,他會(hui) 心生愧疚。“集體(ti) 利益永遠在個(ge) 人利益之上,穿上隊裝就要無私奉獻。每當群眾(zhong) 用肯定的目光看自己,就特別有成就感。”他說。
後來,楊建斌的弟弟也成了一名消防係統幹部。弟弟希望哥哥每一次出警都能平安歸來。他們(men) 的父親(qin) 同樣有參軍(jun) 經曆。對於(yu) 楊建斌獲得的很多榮譽,父親(qin) 未必記得清楚每項於(yu) 哪年獲得,但他這輩子最驕傲的,就是培養(yang) 了兩(liang) 個(ge) 有出息的兒(er) 子。
“大部分消防員很平凡,就是在工作崗位上救火、救人。”鄧琪說,固原市消防救援支隊有6個(ge) 大隊10個(ge) 站443名指戰員,其中410人在35歲以下,最小的消防員僅(jin) 19歲。這份職業(ye) 正吸引著不少固原青年,2019年招錄“家門口的消防員”時,招錄比是7∶1,去年年底這個(ge) 比例是13∶1。“職業(ye) 理想信念教育奠定了他們(men) 鮮紅的思想底色。大家普遍的想法就是‘坐上消防車,把人救好、把火滅好’。”
學習(xi) 、再學習(xi) ,技多不壓身
“互聯網時代,當下年輕人的思想更為(wei) 多元化,寧夏青年消防指戰員也不例外。他們(men) 有了越來越多接觸社會(hui) 的機會(hui) 和獲取信息的途徑。”固原消防救援支隊政治部主任劉軍(jun) 介紹說,他們(men) 也是一群平凡的年輕人,喜歡玩手遊、看短視頻,渴望多一點時間陪女朋友,看到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的群眾(zhong) 也會(hui) 立刻板著臉嚴(yan) 肅提醒,休假的時候會(hui) 抓緊時間約朋友休閑娛樂(le) ,過節不能回家的時候會(hui) 和隊友一起吃火鍋、包餃子、看電影。
“比起改製轉隸前,這些年輕人更關(guan) 注自己的待遇、休假、個(ge) 人成長發展。”石嘴山市消防救援支隊政委陳建文觀察到,大部分青年消防指戰員關(guan) 注銜級晉升、職業(ye) 退出機製與(yu) 安置待遇、婚戀生育、購房買(mai) 車、異地休假探親(qin) 。
這支“鐵軍(jun) ”在寧夏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的同時,寧夏消防也形塑著他們(men) ,以多種思政育人形式引導他們(men) 不止局限於(yu) 自己的“小世界”,正確積極地看待這些問題,比如,舉(ju) 辦全區消防救援隊伍“我心中的思政課”專(zhuan) 題學習(xi) 活動,邀請“我心中的思政課”全區大中小學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課程教學競賽暨教學展示活動特等獎獲獎選手到隊進行授課展示,提升全區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通過藍朋友故事分享會(hui) ,引導和激勵廣大指戰員、政府專(zhuan) 職消防員和消防文員學習(xi) 先進典型、鑄牢忠誠隊魂、凝聚奮進力量。
“青山特勤站41名消防指戰員的人生思政課,不僅(jin) 在用理論指導實踐,更在用實踐印證理論。”侯永強介紹,青年指戰員從(cong) 轄區老紅軍(jun) 的戰鬥故事口述中,加強了愛國主義(yi) 情懷、戰友情;連續15年每月開展學雷鋒活動,以近5年2.1萬(wan) 毫升的年均獻血量,踐行了什麽(me) 是講奉獻。
“思政教育不能搞填鴨式教學,要針對指戰員不同工作崗位開展分層教育。”劉軍(jun) 在當地消防救援隊工作多年,善做思政工作。他會(hui) 從(cong) 珍惜每一雙作訓鞋講起,提醒年輕指戰員避免生活中的攀比心理;聯合當地公益組織為(wei) 經濟困難家庭開展幫扶活動,意在對他們(men) 進行艱苦奮鬥教育,傳(chuan) 遞珍惜糧食的理念;當個(ge) 人休假與(yu) 執行任務遇到衝(chong) 突時,引導大家盡量用集體(ti) 主義(yi) 原則處理國家、集體(ti) 、個(ge) 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guan) 係。
根據國家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要求,寧夏消防隊伍增添綜合性職能,包括地震、泥石流、重特大安全事故等救援,同時湧現出一批優(you) 秀青年指戰員。中衛消防救援支隊文昌特勤站站長助理馬小平入隊16年來,參加的礦難、化工廠爆炸等滅火和搶險救援任務近3000次、救出受困群眾(zhong) 上百人,去年9月獲“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稱號;吳忠市消防救援支隊消防員任天歌去年10月代表中國隊參加第十七屆世界消防救援錦標賽,獲4×100米消防接力科目第三名、手抬機動泵出水打靶操科目第三名。
“幹的時間長了,總覺得技能不夠用。這次沒遇到,可能下次就遇到了。”入隊時間並不長的折超前不久通過短視頻自學過渡性射水技術,“發生室內(nei) 火災,沒辦法內(nei) 攻時,就用水槍朝房頂噴,水落下來能快速壓製火勢。”
老隊員楊建斌參加培訓學會(hui) 了高空繩索救援,“要在懸崖上根據不同的石塊或樹樁找錨點、打繩結,再將被困者懸吊救出。這些技能每周都要熟悉,不然就會(hui) 手生”。
趙文星還發現,對於(yu) 繩索打結,很多青年消防員很好學,喜歡琢磨更多的打結法,對比哪種方法的速度更快。
建築倒塌安全破拆救援、建築倒塌快速破拆救援、狹小空間救援、繩索救援……如今,新的應急救援知識正進入寧夏青年消防指戰員的頭腦。這些緊跟新時代、科學高效、專(zhuan) 業(ye) 精準的過硬本領,改變著其中一些人所學專(zhuan) 業(ye) 與(yu) 實際工作技能不對應的問題。
為(wei) 探索“隊校”融合辦學模式,寧夏警官職業(ye) 學院申報開設了消防救援技術專(zhuan) 業(ye) ,今年9月計劃招收100名高中文、理科畢業(ye) 生。此舉(ju) 將進一步拓寬寧夏消防救援人才培養(yang) 新空間、暢通新渠道。
出警8年,趙文星見過旅遊旺季時賀蘭(lan) 山景區最美的樣子,也見過大火肆虐、車禍現場的慘烈,知道水火的無情、人的渺小與(yu) 偉(wei) 大。他說,幫助群眾(zhong) 的成就感,其他人很難感同身受,自己從(cong) 不後悔成為(wei) 一名消防員。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焦敏龍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