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熱議青少年“小眼鏡”現象:0-6歲是近視防控關鍵期
本報北京6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是第28個(ge) 全國“愛眼日”,教育部綜合防控兒(er) 童青少年近視專(zhuan) 家宣講團團長、眼視光學和視覺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瞿佳在“健康中國——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學術研討會(hui) ”上表示,近視防控必須“抓早抓小”。視覺發育可塑期是0-3歲,敏感期是3-10歲。因此,近視防控做得越早越好。0-6歲是兒(er) 童健康保護和近視防控關(guan) 鍵期,近視防控不僅(jin) 包括中小學生,也應包括幼兒(er) 園的孩子。
近年來,青少年“小眼鏡”現象備受矚目。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兒(er) 童青少年總體(ti) 近視率為(wei) 53.6%,其中6歲兒(er) 童為(wei) 14.5%,小學生為(wei) 36%,初中生為(wei) 71.6%,高中生為(wei) 81%。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綜合防控兒(er) 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到2030年,實現全國兒(er) 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兒(er) 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整體(ti) 水平顯著提升。
瞿佳說,為(wei) 了達到目標,國家已明確將總體(ti) 近視率納入政府績效考核,由中央對省市進行考核,省市對地市進行考核,地市對區縣進行考核。此外,還要形成“政府、學校、家長、學生、醫院”五方聯動的態勢。隻有這樣,近視防控能力才能明顯提升,近視防控科普影響力才能明顯擴大,近視防控示範作用才能明顯見效。
國家衛健委規劃發展與(yu) 信息化司司長毛群安指出,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減少電子產(chan) 品使用時間等,是經過大量研究和實踐證實非常有效的近視防控方法。此外,急需研究、總結和推廣更多有效經驗和方法。
國家眼部疾病臨(lin) 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許迅也提醒,近視眼防控工作需要關(guan) 口前移,最好讓孩子不近視,防止孩子發展成高度近視。通過鼓勵兒(er) 童青少年佩戴智能設備等方式監測戶外活動時間、光照強度等數據,通過多種方式使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真正落到實處。
據了解,健康中國——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學術研討會(hui) 由健康中國研究中心學術支持、《健康中國觀察》雜誌主辦,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等近20家國內(nei) 知名醫院的眼科及近視防控專(zhuan) 科的專(zhuan) 家學者,圍繞青少年近視防控新思路、如何有效幫助學校降低近視率等熱點議題進行了經驗交流與(yu) 分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