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勝:中國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是金融周期相對穩健的原因
在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表示,2022年,美國金融條件指數由曆史極端低位上升,收緊程度和速度僅(jin) 次於(yu)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背後原因是美聯儲(chu) “大放大收”的貨幣政策。
每當美國金融條件收緊時,一些經濟基本麵比較脆弱、對外部融資依賴度較高的新興(xing) 經濟體(ti) ,往往就會(hui) 麵臨(lin) 較大的資本流出、本幣貶值、外債(zhai) 償(chang) 還壓力,甚至爆發金融危機。2022年以來,隨著美國金融條件快速收緊,全球金融周期進入下行期,新興(xing) 經濟體(ti) 再度麵臨(lin) 本幣貶值等壓力。
本輪新興(xing) 經濟體(ti) 貨幣貶值幅度相對較小
潘功勝表示,本輪新興(xing) 經濟體(ti) 貨幣貶值幅度相對較小,主要有三方麵原因。一是新興(xing) 經濟體(ti) 外匯儲(chu) 備持續增長,應對資本流出的緩衝(chong) 墊更厚。二是許多新興(xing) 經濟體(ti) 央行搶在美聯儲(chu) 之前啟動加息周期,爭(zheng) 取了主動。三是商品出口型新興(xing) 經濟體(ti) 受到全球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漲提振。雖然本輪金融周期下行對新興(xing) 經濟體(ti) 的影響弱於(yu) 曆史上的幾次,但一些經濟實力偏弱、外部融資依賴度比較高的新興(xing) 經濟體(ti) ,仍然麵臨(lin) 比較大的償(chang) 還外債(zhai) 壓力。
中國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wei) 主 堅持跨周期和內(nei) 外平衡的導向
潘功勝表示,近年來,中國的金融周期則相對穩健。2020年以來,10年期國債(zhai) 到期收益率在2.4%—3.4%之間窄幅波動,最高與(yu) 最低點的極差不到100個(ge) 基點,顯著低於(yu) 美國同期近400個(ge) 基點。中國社會(hui) 融資規模則保持10%左右的增速。中國金融周期相對穩健背後的原因,是中國長期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中國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wei) 主,堅持跨周期和內(nei) 外平衡的導向,不跟隨美聯儲(chu) “大放大收”,不搞競爭(zheng) 性的零利率或量化寬鬆政策。
潘功勝表示,中國穩健的金融周期為(wei) 經濟和金融市場運行提供了適宜的環境。市場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為(wei) 實體(ti) 經濟提供充足穩定的融資。信貸脈衝(chong) 是刻畫金融周期變化的重要指標,反映了金融周期的邊際變化方向。以新增信貸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比重的邊際變化衡量,2023年以來中國的信貸脈衝(chong) 轉正上行,顯示信貸對經濟的支持作用正在增強。
今年以來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總體(ti) 平穩
潘功勝表示,2023年以來,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總體(ti) 平穩,跨境資金流動由年初較高順差趨向基本平衡,外匯儲(chu) 備穩中有升,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4月中旬以來,受內(nei) 外部多種因素影響,尤其是美元指數在美國債(zhai) 務上限問題、中小銀行風險問題推升避險情緒、美聯儲(chu) 加息預期有所升溫的推動下走強,疊加國內(nei) 經濟恢複基礎尚不穩固,人民幣匯率出現了一些波動,但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總體(ti) 平穩,匯率預期和跨境資金流動保持相對穩定。向前看,中國經濟運行總體(ti) 保持穩中上行的態勢,而一些市場機構則預測美國經濟可能麵臨(lin) 溫和衰退。同時,隨著美聯儲(chu) 加息周期接近尾聲,美元走強較難持續,外溢影響有望減弱。總體(ti) 看,我國外匯市場有望保持較為(wei) 平穩的運行狀態。
近年來我國外匯市場運行呈現新特征
潘功勝表示,經過多年的改革發展,近年來我國外匯市場運行逐漸呈現出新的特征:市場運行呈現較強的韌性,市場主體(ti) 更加成熟,交易行為(wei) 更加理性,匯率避險工具更多運用,以及人民幣跨境使用水平的大幅提升,也大幅壓縮了匯率風險敞口。外匯市場監管者麵對市場的變化時,也更加從(cong) 容、更加淡定、更加成熟。多年來,外匯局在應對外部衝(chong) 擊中積累了不少經驗,外匯市場宏觀審慎政策工具也更加豐(feng) 富。我國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維護外匯市場的穩定運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