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自貿試驗區八年建設成效顯著
本報廣州6月7日電 (記者李剛)記者從(cong) 6月7日召開的中國(廣東(dong) )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8周年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截至目前,廣東(dong) 自貿試驗區已累計形成696項製度創新成果,在廣東(dong) 全省複製推廣216項改革創新經驗,發布301個(ge) 製度創新案例。
據介紹,廣東(dong) 自貿試驗區大力發展汽車、人工智能、醫藥健康等先進製造業(ye) 和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8年來固定資產(chan) 投資累計11117.2億(yi) 元,帶動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地區生產(chan) 總值由2015年的2243.9億(yi) 元增長到2022年的4663億(yi) 元。
充分發揮高水平投資平台作用,對標國際高標準規則,深化“放管服”改革。在企業(ye) 準入方麵實施全國最短外資負麵清單和全國首創商事登記注冊(ce) 製,在企業(ye) 準營方麵實施“一網通辦”“證照分離”“交地即開工”等創新舉(ju) 措,在服務企業(ye) 方麵建立了覆蓋麵廣、含金量高的產(chan) 業(ye) 和人才政策,落地企業(ye) 和個(ge) 人“雙15%”所得稅優(you) 惠政策和高效便利的跨境稅收服務。自2015年成立以來,廣東(dong) 自貿試驗區累計新設企業(ye) 超過26萬(wan) 家,實際利用外資近500億(yi) 美元,91家世界500強企業(ye) 投資465個(ge) 項目,設立總部企業(ye) 272家。
國際貿易門戶樞紐功能日漸凸顯。廣東(dong) 自貿試驗區打造高效便利的大通關(guan) 體(ti) 係,平均通關(guan) 時間縮減了80%,監管證件從(cong) 86種壓縮到46種,申報無紙化率達到99.6%。建立了海陸空聯運的大航運體(ti) 係,國際班輪航線從(cong) 204條增加到352條,開展了聯結全省9市的“一港通”“組合港”業(ye) 務,建設了對接穗深港三大國際機場的空運貨物中心,開通了南沙港鐵路“中歐班列”。南沙、前海獲批國家進口促進創新示範區,跨境電商、中轉集拚、離岸貿易、保稅加油等新業(ye) 態迅速發展,形成了飛機、汽車、電子元器件、天然氣、糧食等大宗商品分撥中心和進口平台。近3年,廣東(dong) 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額接連突破2000億(yi) 、3000億(yi) 和5000億(yi) 元。
緊緊圍繞擴大製度型開放,與(yu) 港澳合作取得突破進展。落地全國首家港澳資獨資或控股的銀行、證券、基金機構,實現粵港澳跨境支付、跨境理財通、跨境車險和醫療保險、跨境住房按揭等創新措施。設立了11家港澳資旅行社,14家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建成內(nei) 地首家澳資獨資醫療機構,超過1000名建築、設計、旅遊、醫療等澳門專(zhuan) 業(ye) 人士獲橫琴跨境執業(ye) 資格,港澳青年創新創業(ye) 基地累計孵化1442家創業(ye) 團隊。自貿試驗區成立以來,累計設立2.4萬(wan) 家港澳資企業(ye) ,吸引港澳資473.77億(yi) 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