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工程傳遞希望 心懷希望用心成長
我是受希望工程資助過的學子代表王東(dong) 升。我的家庭普普通通,祖輩平平凡凡。
我的太姥姥趙桂枝,是舊社會(hui) 的裹腳女人,家中原本有5口人,她的小叔子蘇子明死在了土匪的刀下,丈夫蘇海累死在地主家的田裏,公公蘇森死在日本鬼子的槍下。1942年,家裏隻剩下23歲的她和不到3歲的女兒(er) 。
太姥姥常說沒有毛主席就沒有窮人翻身解放,共產(chan) 黨(dang) 和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集中表達了老一輩對我們(men) 黨(dang) 的感恩之情。
我的姥爺蘇鐵山,不是太姥姥的親(qin) 生兒(er) 子。姥爺家住尉氏賈魯河畔。1938年,蔣介石炸開花園口,滾滾黃河水淹沒了他的家鄉(xiang) 。他的父母用盡最後一絲(si) 力氣,把3歲的他和12歲的姐姐推到一棵老槐樹上後,就被無情的黃河水衝(chong) 走了。他和大姐逃荒要飯、無依無靠,大姐實在無力養(yang) 活他,便將姥爺托付給我們(men) 新鄭一個(ge) 走街串巷的貨郎。貨郎把他送給太姥姥鄰村一對無兒(er) 無女的老兩(liang) 口。不到兩(liang) 年老兩(liang) 口先後去世。太姥姥聽說後覺得姥爺實在太可憐,便收養(yang) 了他。
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第一次離京視察便來到黃河,提出“要把黃河的事辦好”的偉(wei) 大號召。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鄭州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yu) 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黃河正在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我的爺爺王百川,參加過解放戰爭(zheng) 。1972年,奶奶高淑梅40歲便因病撒手人寰。爺爺獨自一人拉扯著5個(ge) 孩子艱難生活。爺爺常說感謝共產(chan) 黨(dang) ,感謝生產(chan) 隊照顧,這5個(ge) 孩子才能順利長大。
鄧小平同誌說過,貧窮不是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要消滅貧窮。聽媽媽說,1986年家裏就能頓頓吃上白麵了。我從(cong) 小也見證了從(cong) 點煤油燈到有電燈;從(cong) 沒電視、小黑白電視再到彩色電視和液晶電視;從(cong) 去河邊砸開冰窟窿才能洗衣服到有了洗衣機。我的老家新時代十年間發生了巨大變化,越來越幹淨整潔、美麗(li) 興(xing) 旺。
我家算是三代貧農(nong) ,怎麽(me) 樣才能改變命運?唯有接受教育,唯有拚命學習(xi) 。2005年河南省鄭州市新鄭三中高中入學,我的成績排到年級472名。2009年高考結束,我是年級第3名。
感謝高考,讓我考入哈爾濱工業(ye) 大學。當時,家裏因養(yang) 豬失敗而非常貧窮,學費成了父母的一塊心病。在這人生最低穀時刻,高中校長為(wei) 我爭(zheng) 取到了希望工程資助名額,讓我遇到了“希望工程圓夢行動”這束光。感謝河南省青基會(hui) “藍天助學金”,感謝鞏義(yi) 藍天冶金公司張二周董事長幫我圓夢大學。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希望工程有過殷殷寄語:“共青團要把希望工程這項事業(ye) 辦得更好,努力為(wei) 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種新希望。”作為(wei) 受希望工程資助過的百萬(wan) 學子中的一員,請允許我代表希望學子向希望工程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關(guan) 心、支持、參與(yu) 希望工程事業(ye) 的各級領導和資助單位致以誠摯的謝意。
我現在在豫信電子科技集團工作,為(wei) 河南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政府建設貢獻力量。我們(men) 生逢偉(wei) 大時代,這是我們(men) 的幸運。在這個(ge) 偉(wei) 大時代好好學習(xi) 是我們(men) 的責任。
大學期間,我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xi) 機會(hui) ,刻苦學習(xi) ,先後獲得全國“挑戰杯”論文競賽三等獎、哈爾濱工業(ye) 大學“三好學生”等榮譽。同時,學校還為(wei) 我提供多個(ge) 勤工儉(jian) 學工作崗位。我先後擔任班長、輔導員助理、學生會(hui) 副主席、青年誌願者協會(hui) 會(hui) 長等職務。大學學到的知識和鍛煉的能力給了我安身立命的底氣。
大學畢業(ye) 十年間,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了新時代,我們(men) 迎來了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光明前景。我個(ge) 人事業(ye) 的發展和家庭命運的改變也進入了新時代,我家緊跟國家脫貧步伐,逐步實現小康。我的事業(ye) 蒸蒸日上,家庭幸福美滿,我明顯感到父母臉上有光了。父母和我們(men) 一起在城裏生活,媽媽經常感慨:“哪能想到我會(hui) 過上這樣的日子,跟著俺老大孩兒(er) 還能享點福嘞!”
2022年,河南省青基會(hui) 推薦我擔任第十三屆河南省青聯委員,我感覺自己離優(you) 秀青年還有一些差距。但後來我領會(hui) 到,作為(wei) 希望學子代表擔任青聯委員,可以用自己的成長經曆激勵更多青少年心懷希望,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影響更多優(you) 秀青年關(guan) 注支持希望工程事業(ye) 的發展。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已成家立業(ye) 的我沒有忘記當年遭受過的困境。雖然我的家庭依舊不算富裕,撫養(yang) 孩子的壓力很大,我每年仍會(hui) 拿出一些工資向希望工程反哺捐款;為(wei) 敬老院的孤寡老人送去關(guan) 懷;戰鬥在抗疫一線;看望全國道德模範,學習(xi) 傳(chuan) 承弘揚他們(men) 的高尚品格;為(wei) 抗美援朝老戰士和邊防戰士送去溫暖。
我還常回母校演講,激勵高三學子好好學習(xi) ,給予他們(men) 填報誌願的建議。2017年暑假,高三班主任非要請我吃飯,我說為(wei) 啥?他說師弟師妹聽完我演講後,學習(xi) 動力十足,高考一本上線率翻了一番,二本上線率增長50%,刷新了新鄭三中曆史紀錄。同時,作為(wei) 哈工大河南校友會(hui) 副秘書(shu) 長,我積極參與(yu) 哈工大鄭州研究院落地河南有關(guan) 工作,為(wei) 河南引進優(you) 質高等教育資源奔走呐喊。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紅旗渠調研時指出:“年輕一代要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men) 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曆史的豐(feng) 碑上。”
作為(wei) 希望工程陽光沐浴下的學子,理應自帶陽光、散發光芒,理應自信自立、發奮圖強,理應感恩奉獻、勇於(yu) 擔當。
王東(dong) 升口述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沂蒙整理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