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全國已收獲冬小麥麵積2.04億畝——“三夏”機收快速推進

發布時間:2023-06-12 16:54:00來源: 經濟日報

  眼下,小麥機收正由南到北快速推進。截至6月9日17時,全國已收獲冬小麥麵積2.04億(yi) 畝(mu) ,收獲進度67%。安徽麥收基本結束,河南進度過九成半,江蘇進度過六成半,陝西進度過三成半,山東(dong) 進度過三成,山西、河北進度過一成。

  夏糧產(chan) 量超過全年糧食總產(chan) 量的五分之一,小麥又是夏糧的主體(ti) ,是中國人的第二大口糧。小麥穩產(chan) 對於(yu) 實現全年糧食豐(feng) 收具有重要意義(yi) 。“三夏”生產(chan) 形勢怎樣?如何應對夏收中的困難?

  良種釋放生產(chan) 潛力

  日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發布品種審定公告,通過了197個(ge) 小麥新品種,這批高產(chan) 優(you) 質、綠色抗逆、專(zhuan) 用特用小麥品種,將為(wei) 小麥生產(chan) 提供更多選擇。而在麥浪翻滾的“三夏”,已推廣的優(you) 良品種正持續釋放生產(chan) 潛力。

  河北省石家莊市槁城區南孟鎮的麥田裏,小麥長勢喜人。“我今年種了800畝(mu) 小麥,都是‘槁優(you) 2018’品種。預計6月中旬收割,又是一個(ge) 豐(feng) 收年。”槁城區豐(feng) 可得農(nong) 機合作社負責人劉和賓介紹。“槁城區是全國最大的強筋麥生產(chan) 基地之一。今年小麥麵積達48.7萬(wan) 畝(mu) ,槁優(you) 強筋麥品種占80%以上。”槁城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劉永強說。

  在山東(dong) 省東(dong) 營市東(dong) 營區六戶鎮種糧大戶萬(wan) 小強的麥田裏,小麥已泛黃。“選出好種子,鹽堿地裏也能打糧。這兩(liang) 年我用的是耐鹽堿及節水抗旱品種濟麥22,最好時候每畝(mu) 增產(chan) 近百斤。口感好,出粉率高,做的麵食有嚼勁。”萬(wan) 小強說,他家種的700畝(mu) 小麥屬於(yu) 鹽堿地,受土地條件限製,原本隻能種棉花。隨著鹽堿地改良,良種繁育不斷推陳出新,小麥等糧食作物也實現了穩產(chan) 。“近年來,六戶鎮引導農(nong) 戶進行小麥良種示範推廣,還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推廣化肥農(nong) 藥減量增效技術、強化種植技術指導培訓,夯實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基礎,豐(feng) 收底氣越來越足。”六戶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劉國強介紹。

  機具總量供給充足

  數據顯示,今年“三夏”預計投入1650萬(wan) 台(套)各類農(nong) 機裝備,開展夏收、夏種和夏季田管機械化作業(ye) ,其中聯合收割機60多萬(wan) 台,機具總量供給充足,可以滿足“三夏”生產(chan) 需求。各地作業(ye) 農(nong) 機供需動態變化,組織好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ye) 仍是“三夏”工作的重要任務。

  據介紹,各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正會(hui) 同交通、氣象、石油石化等單位努力做好服務保障,發布氣象預警預報和機收作業(ye) 氣象提示,為(wei) 農(nong) 戶機手提供作業(ye) 供需對接、農(nong) 機通行、優(you) 先優(you) 惠加油等保障服務。

  各主產(chan) 區製定“三夏”機械化生產(chan) 工作預案,組建了6000多支農(nong) 機應急作業(ye) 服務隊伍。安徽省計劃投入聯合收割機20萬(wan) 台,機收率預計超98.5%。山東(dong) 省預計上陣150萬(wan) 台套農(nong) 業(ye) 機械,設立700座農(nong) 機用油保供加油站,確保農(nong) 機用油供應充足。

  在農(nong) 機企業(ye) 濰柴雷沃客戶服務中心,一塊“智慧雲(yun) 腦”大屏引人注目,屏上實時呈現智能農(nong) 機在全國各地的作業(ye) 數據等信息。該中心主任蔣強說,今年中心繼續發揮信息化優(you) 勢,為(wei) 全國農(nong) 機手提供包含作業(ye) 供需、天氣預報、技術指導等服務。

  當前,河北各地小麥也陸續進入收割階段。石家莊槁城區農(nong) 業(ye) 機械服務推廣中心主任鮑清校介紹,區裏準備了2300台小麥收割機,3天至5天可以完成全區小麥收獲。

  發力關(guan) 鍵環節

  5月下旬,北方冬麥區出現大範圍持續降雨天氣過程,部分地區發生“爛場雨”,導致部分成熟小麥發芽黴變。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緊急通知,要求相關(guan) 省份科學應對“爛場雨”天氣,搶時抓好小麥收割和烘幹晾曬。“小麥機收必須立足‘搶’字當頭,各級農(nong) 機部門和在黃淮海麥區參加麥收的80萬(wan) 農(nong) 機手,要克服困難連續作戰,打贏夏收夏種這場硬仗。”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業(ye) 機械化管理司司長冀名峰說。

  近日,受災地區發動國有糧庫、糧食收儲(chu) 企業(ye) 、供銷係統、農(nong) 民合作社等多方力量,利用各類糧食烘幹機械,盡力烘幹晾曬含水率高的小麥,盡量減少損失和黴變。為(wei) 保障夏糧搶收,河南推出10項應急搶收、烘幹晾曬措施,抓住天氣晴好“窗口期”搶收快收,進一步挖潛烘幹設備,落實小麥保險理賠,做好小麥收購工作。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提出,要用足用好各類主體(ti) 的烘幹設施,指導推廣分段式烘幹措施,開放文化廣場、學校操場等空間場地用於(yu) 露天晾曬,盡量降低小麥含水量。

  在夏糧大規模收獲前,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提出,把夏糧收購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牢守住農(nong) 民“種糧賣得出”的底線。發揮糧食產(chan) 後服務中心作用,加強家庭儲(chu) 糧技術指導,幫助農(nong) 民減損增收。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農(nong) 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劉長全表示,伴隨夏糧收獲到手,收購工作隨即展開。各地應加強農(nong) 企對接,深化糧食產(chan) 銷合作,引導多元主體(ti) 入市,讓農(nong) 民豐(feng) 產(chan) 又豐(feng) 收。 (經濟日報記者 喬(qiao) 金亮 吉蕾蕾)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