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經濟日報金觀平:宏觀政策要合力擴需求

發布時間:2023-06-15 15:36:00來源: 經濟日報

  5月份,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繼續下行,居民消費價(jia) 格指數環比下降、同比微升,工業(ye) 生產(chan) 者出廠價(jia) 格指數環比、同比均繼續下降。一係列指標表明,當前需求繼續恢複,但總體(ti) 偏弱,經濟恢複發展基礎仍需鞏固。

  作為(wei) 宏觀調控兩(liang) 大工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能調節社會(hui) 總需求水平。二者應充分發揮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作用,加強協調配合,特別是在拉動投資、降低企業(ye) 成本等方麵打出“組合拳”,增強經濟發展內(nei) 生動力,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

  4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形成擴大需求的合力。從(cong) 今年情況看,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擴內(nei) 需力度不小。財政支出保持較高強度,前4個(ge) 月同比增長6.8%,這一增速比收入增幅高出不少。作為(wei) 拉動有效投資的重要工具,專(zhuan) 項債(zhai) 券加速發行、使用,一大批惠民生、補短板、強弱項的項目建設實施。貨幣政策保持信貸合理增長,運用多種方式投放流動性,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

  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嚴(yan) 峻複雜,國內(nei) 需求仍然不足,居民消費有待提振,民間投資還較疲弱。由此,宏觀政策不能鬆勁,有必要繼續加力擴大需求,為(wei) 實體(ti) 經濟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財政支出要繼續保持較大力度。在收支緊平衡的狀況下,要加強財政資源統籌,確保支出力度,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加大社會(hui) 保障、轉移支付等調節,千方百計增厚居民“錢袋子”,增強對未來的預期,充分釋放消費潛力。近期,有關(guan) 部門推出了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等政策,一些地方發放消費券,通過政府補貼激發居民消費熱情,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財政促消費要注重精準施策,把寶貴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在支持汽車、家電、餐飲、旅遊等重點領域消費的同時,挖掘新的增長點,充分放大財政資金的撬動效應。

  要更好發揮專(zhuan) 項債(zhai) “四兩(liang) 撥千斤”的作用。今年以來,各地用好提前下達的新增債(zhai) 務限額,早發行、早使用,對擴大有效投資發揮了重要作用。近期,不少省市根據全年新增債(zhai) 務限額調整預算,進一步明確專(zhuan) 項債(zhai) 券支持重點。各地要用好用足限額,合理安排發行計劃,加快債(zhai) 券資金使用,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yu) ,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同時,績效理念要貫穿投資始終,不斷提升項目質量,發揮債(zhai) 券資金效益,防止盲目擴大投資。

  要加力降低企業(ye) 成本,更好為(wei) 經營主體(ti) 紓困解難,穩定預期,提振信心。今年前4個(ge) 月,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4689億(yi) 元,有力減輕了經營主體(ti) 負擔。下一步,要對稅費支持政策加強跟蹤問效,優(you) 化落實舉(ju) 措,回應經營主體(ti) 關(guan) 切,增強精準性、針對性,加大對中小微企業(ye) 、科技創新等的支持力度。同時,繼續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推動經營主體(ti) 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有效支持實體(ti) 經濟發展。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