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型工業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將基本實現新型工業(ye) 化作為(wei) 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一項重要目標,並提出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為(wei) 此,必須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和實踐要求,牢牢把握四個(ge) 方麵的原則和重點。
第一,注重把握技術先進性,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趨勢,以製造強國建設為(wei) 著力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型工業(ye) 化的關(guan) 鍵是以科技創新促進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持續推進製造強國建設。既要充分發揮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型舉(ju) 國體(ti) 製優(you) 勢,強化高水平自主技術要素供給,又要建立和完善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評估製度,加快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積極推進重大技術裝備攻關(guan) 工程;既要加快推進數字技術發展,推進數字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數字化,又要積極推進綠色技術創新發展,實施綠色製造工程,加快製造業(ye) 綠色改造升級,促進製造業(ye) 綠色化轉型。
第二,注重把握過程包容性,基於(yu) 人口規模巨大的基本國情,推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推進新型工業(ye) 化,既要考慮人口規模巨大這個(ge) “條件約束”,又要滿足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這個(ge) “目標函數”。這就要求,一方麵技術創新要考慮社會(hui) 責任,在製造業(ye) 高級化、數字化轉型升級過程中逐步彌補“數字鴻溝”,使更多人群參與(yu) 到新型工業(ye) 化進程中;另一方麵應不斷完善分配製度,堅持按勞分配為(wei) 主體(ti)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製度體(ti) 係,通過分配製度的完善來提高新型工業(ye) 化進程的包容性,使全體(ti) 人民都能夠分享到新型工業(ye) 化成果。
第三,注重把握戰略協同性,同步推進新型工業(ye) 化、信息化、城鎮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在厚植現代化物質技術基礎的同時,要注意為(wei) 持續豐(feng) 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作出貢獻、為(wei) 實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作出貢獻。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ye) 化道路,決(jue) 不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新型工業(ye) 化戰略必須與(yu) 可持續發展戰略、美麗(li) 中國建設相協同,使得人類社會(hui) 現代化發展與(yu) 自然環境演化相容;必須注意新型工業(ye) 化戰略的協同性,製造強國戰略要與(yu) 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戰略相協同,新型工業(ye) 化要與(yu) 新型城鎮化和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相協調。
第四,注重把握產(chan) 業(ye) 安全性,統籌發展和安全,推進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積極推進對外開放,高舉(ju)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yu) 發展中積極推進現代化進程,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yu) 發展。當今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推進新型工業(ye) 化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的關(guan) 係,積極探索在開放條件下有效提升國家產(chan) 業(ye) 安全水平、提高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的路徑。一方麵,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促進我國產(chan) 業(ye) 深度參與(yu) 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和合作,在全球競爭(zheng) 中提升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另一方麵,要堅持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加快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提升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係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黃群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