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廣西一地發現距今2000多年的戰國時期墓葬

發布時間:2023-06-20 14:4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百色6月19日電(韋佳秀)記者19日從(cong) 廣西百色平果市委宣傳(chuan) 部獲悉,5月7日至25日,在廣西文物保護與(yu) 考古研究所、百色市有關(guan) 專(zhuan) 家、文博工作者的聯合發掘中,考古隊在平果市黎明鄉(xiang) 蟠桃村那物屯對麵的達洪江水庫庫區一個(ge) 半島,發現一處古墓並挖掘出銅鼓和一批文物。

  經有關(guan) 專(zhuan) 家初步認定:該古墓是一座戰國時期墓葬,距今已有2000多年;出土的銅鼓為(wei) 石寨山型,為(wei) 戰國時期或更早時期的銅鼓。同時出土的還有玉環(有領牙玉璧)、玉玦、銅鉞、銅矛等玉器和青銅器。

  據了解,古墓遺址原為(wei) 村莊,1958年修建達洪江水庫後被淹沒,平常年份該半島有幾個(ge) 月露出水麵。今年由於(yu) 當地天旱少雨,目前該半島仍未被完全淹沒。

  5月7日,平果市博物館工作人員接到民眾(zhong) 報告,達洪江水庫庫區疑似發現古墓。該館工作人員當晚便趕到現場采取保護措施。次日,百色市文物專(zhuan) 家也趕到現場,對散落的文物進行保護處理。

  5月9日,中國考古學會(hui) 理事、中國古代銅鼓研究會(hui) 理事長、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原館長蔣廷瑜和廣西文物保護與(yu) 考古研究所所長林強等人一同趕到發掘現場,文物挖掘工作由此開始。古墓接連出土了銅鼓、銅鉞、銅矛等青銅器,以及玉環、玉玦等玉器。同時,考古隊員在古墓附近以10米×10米的探方規格進行發掘,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石器及宋明清等朝代的陶瓷碎片等文物。

  “當時,這隻銅鼓呈底朝天的姿態埋在土裏,我們(men) 按考古工作程序將其取出,包裝好後送到平果市博物館,計劃在實驗室裏對其進行修複和研究。”參與(yu) 現場發掘的考古技工謝廣學說,初步測量,這隻銅鼓的底部直徑約50厘米,高約40厘米。出於(yu) 保護目的,銅鼓出土時,專(zhuan) 家還未對銅鼓鼓麵進行清理。

  蔣廷瑜表示,這次發掘,是廣西考古的又一重大發現,廣西已多年未發掘出土年代這麽(me) 早的銅鼓了。

  在擴大考察中,考古隊在該遺址上下遊又發現了6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目前,所有出土的文物均已移交至文物部門妥善保管。(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