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西羅布:我用青春守邊區
團十九大代表、1995年出生的紮西羅布是一名來自西藏阿裏的邊境管理支隊移民管理警察,這是他第一次來到北京,“能夠出席共青團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我感到無比榮幸,也深刻感受到了黨(dang) 中央對藏族同胞的關(guan) 心和關(guan) 愛。”
紮西羅布18歲參軍(jun) ,曾常年駐守在海拔約4500米的地區。2018年,公安邊防部隊正式宣布集體(ti) 退役命令,他脫下了軍(jun) 裝、換上了警服。
“那時候,我們(men) 出勤巡邏都是住帳篷裏,一個(ge) 月輪班一次,而且所在駐地沒有信號,打電話需要跑著上山找信號。”
讓紮西羅布記憶猶新的是,遇到大風天氣,半夜帳篷會(hui) 被大風割出個(ge) 大口子,地上的石頭被風吹得漫天飛舞,時常,帳篷還會(hui) 被大風吹走。
“現在,帳篷已換成了集裝箱板房,雖然晚上還是會(hui) 聽到大風的聲音,但能睡個(ge) 安穩覺了。”紮西羅布說這些年,西藏邊境管理的條件得到改善,各方麵條件好多了。
作為(wei) 民警,他經常接到轄區群眾(zhong) 的求助。
有一年冬天,阿裏下了一場大雪。正在值班的紮西羅布接到報警,3名群眾(zhong) 因大雪困在路上,急需救援。“當時雪太大了,任何機械車輛都無法通行,隻能步行前往營救。”
3公裏的路程,紮西羅布足足走了近1個(ge) 小時,“大雪積到膝蓋這麽(me) 高,每走一步都很艱難。”在紮西羅布的積極營救下,3名群眾(zhong) 脫離險情,被送達安全地方。
在紮西羅布心中,群眾(zhong) 工作無小事,群眾(zhong) 的需求,他都放在心上。
“警察同誌,謝謝你的耐心調解,現在我們(men) 兩(liang) 人已經和好了。”不久前,轄區居民達娃拉姆在家屬的陪同下來到邊境管理大隊為(wei) 紮西羅布送上錦旗,感謝其耐心化解矛盾。
“把群眾(zhong) 的事放在心上,群眾(zhong) 也把你放在心裏。”2020年,紮西羅布主動申請投身駐村,此次駐村工作時間長、任務重。
那年7月,紮西羅布所駐的貢薩村正在迎接賽馬節,到訪當地的人員急劇增加,附近的清水河出現河水混濁的情況,無法飲用,導致群眾(zhong) 飲食困難,給參加賽馬節的群眾(zhong) 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得知此事後,紮西羅布帶領同事駕車輛前往20公裏外的井水取水點,並將水送到賽馬場,通知大家前來取水,義(yi) 務送水的舉(ju) 動得到了周圍群眾(zhong) 的一致好評。在貢薩村,看到熟悉的“藏青藍”,就像見到了家人。有事就找“藏青藍”,已經成了一種默契。
2022年8月,新冠疫情在雪域高原暴發,給這片堅持了900多天的“淨土”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霾。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紮西羅布又主動請戰,積極協助地方黨(dang) 委政府、衛生防疫部門開展核酸檢測、發放防疫物資、防疫消殺等工作。
平時,紮西羅布認真謀劃轄區基礎信息采集工作,深入轄區開展信息采集、矛盾糾紛排查及涉黑涉惡線索摸排工作,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確保數據采集準確。
他將法律法規、安全常識製作成圖文,向轄區群眾(zhong) 推廣宣傳(chuan) 。“通過更為(wei) 直觀的圖文視覺效果,群眾(zhong) ‘看得見、容易懂、記得住’。”2022年全年,他組織開展了30餘(yu) 次的法律宣傳(chuan) ,先後走訪轄區家庭400餘(yu) 戶,1300餘(yu) 人,排查重點場所50餘(yu) 次,查處問題20餘(yu) 個(ge) 。
紮西羅布每天都忙得不亦樂(le) 乎,邊境維穩防控、疫情防控、轄區管理、戶籍辦理……他一次次地戶外執勤,與(yu) 當地群眾(zhong) 打成一片,那黝黑的臉龐便是他工作最好的見證。
紮西羅布說:“我隻是千千萬(wan) 萬(wan) ‘藏青藍’的一員,我願意將自己的熱血和青春,奉獻給為(wei) 人民服務的事業(ye) 中,確保邊境轄區安全穩定,作出一名基層民警應有的貢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周圍圍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