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節!龍舟競渡代代傳承 百舸爭流奮勇向前
央視網消息:“一片笙歌催鬧晚,忽然鼓棹起中流”。龍舟競渡是端午節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動之一,隻見鼓聲三下紅旗開,數條蛟龍浮水來。一瞬間,岸上旌旗獵獵、鑼鼓喧天、呼聲如雷,江麵揮槳劈浪、水花激濺、舟行如飛。奮勇爭(zheng) 先的激烈場麵讓觀者無不為(wei) 之若狂,端午節也是一個(ge) 奮進節。
龍舟競渡代代傳(chuan) 承 百舸爭(zheng) 流奮勇向前
龍舟競渡,其起源的傳(chuan) 說之一是楚國人借龍舟紀念屈原。《隋書(shu) ·地理誌》記載,在屈原投江之後,“土人追至洞庭,不見。湖大船小,莫得濟者,鼓棹爭(zheng) 歸……其迅楫齊馳,棹歌亂(luan) 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yun) 。”
雖然沒有能夠尋得屈原,但是2000多年歲月變遷,劃龍舟卻逐漸發展成了競渡之俗。曆代劃手們(men) 將團結拚搏、奮勇向前的龍舟精神代代傳(chuan) 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