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秘書處機關舊址紀念館即將對公眾開放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海6月2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記者從(cong) 上海市靜安區新聞辦獲悉,經保護修繕後的中共中央秘書(shu) 處機關(guan) 舊址紀念館即將於(yu) 6月27日舉(ju) 行開館儀(yi) 式,並於(yu) 7月1日建黨(dang) 102周年之際正式對公眾(zhong) 開放。
中共中央秘書(shu) 處曾經是為(wei) 黨(dang) 中央服務最直接、聯係各方麵最廣泛、保障黨(dang) 中央工作最關(guan) 鍵、在機構運轉中最核心的綜合辦事機構,是中央常委工作的執行機關(guan) 、機要工作的總匯、上下聯係的樞紐,可以說是中共中央辦公廳的前身,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中共中央駐紮上海期間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26年7月,中共中央秘書(shu) 處在上海成立。1927年11月,中共中央秘書(shu) 處租下戈登路文餘(yu) 裏1141號(現江寧路673弄10號),供中央領導閱辦文電和召開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1927年至1931年期間,中共中央秘書(shu) 處(文餘(yu) 裏)承擔黨(dang) 中央重要文件資料的收發、保管及部分機要工作。周恩來、鄧小平等經常來此閱辦文件,參加中央政治局秘密會(hui) 議。
據介紹,10餘(yu) 年來,靜安區曆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中共中央秘書(shu) 處機關(guan) 舊址修繕保護及籌建工作。2017年,中共中央秘書(shu) 處機關(guan) 舊址保護作為(wei) 重點任務被列入上海市“黨(dang) 的誕生地”發掘宣傳(chuan) 工程以及“一館五址”重要革命舊址修繕和保護利用工作,並要求辟建為(wei) 紀念場館向公眾(zhong) 開放。2020年6月,秘書(shu) 處機關(guan) 舊址保護修繕工程正式啟動。修繕以曆史考證為(wei) 本,遵循“修舊如舊、最小幹預”的保護原則,最大程度恢複建築的曆史原貌。2021年6月,中辦、國辦正式批複同意上海建設中共中央秘書(shu) 處機關(guan) 舊址紀念館;同年,通過史料陳列展方式開展內(nei) 部試運行。
中共中央秘書(shu) 處機關(guan) 舊址紀念館是一幢坐北朝南的兩(liang) 層石庫門建築,分為(wei) 舊址複原區、基本陳列展區、臨(lin) 展區、廣場雕塑區四個(ge) 部分,全方位、全過程、全景式展現了中共中央秘書(shu) 處在上海的奮鬥曆程。展覽分為(wei) “青雲(yun) 萬(wan) 裏”“暗夜星光”“淬火成金”三大部分,係統介紹了黨(dang) 的秘書(shu) 工作的發端和成立,在白色恐怖下的堅守和發展;展示了黨(dang) 的秘書(shu) 戰線工作者忠於(yu) 使命,深藏功名,為(wei) 黨(dang) 和人民的事業(ye) 立下的特殊功勳;謳歌了他們(men) 在艱難險惡環境中,對黨(dang) 忠誠,無私無畏,默默奉獻的崇高品格。展覽還利用裸眼3D技術打造《中央文庫》沉浸式黨(dang) 課,豐(feng) 富展覽的觀賞性。(靜安區新聞辦供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