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動漫原畫手稿作品展帶觀眾回到童年
《鐵臂阿童木》《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灌籃高手》《變形金剛》《老狼請客》《寶蓮燈》《大鬧天宮》……日前,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日中文化展覽協會(hui) 作為(wei) 指導單位的《超級動漫組—經典動漫珍藏原畫手稿作品展》北京站正式開幕。
該展覽以傳(chuan) 統動畫片創作為(wei) 主題,以其拍攝與(yu) 製作流程為(wei) 切入點,呈現了36部經典動漫作品在創作過程中繪製的300多幅手稿和原畫。這些真跡作品不僅(jin) 集中展現了經典動畫的創作過程,也向觀眾(zhong) 展示了動畫藝術的魅力。
相關(guan) 專(zhuan) 家表示,從(cong) 皮影戲、走馬燈到光學影戲機的問世,從(cong) 逐格到連續,從(cong) 無聲到有聲,從(cong) 黑白到彩色,光影的艱辛探索所塑造的類動畫的動態畫麵,成為(wei) 早期動畫的起源。隨著技術的革新,1914年美國人埃爾·赫德成功發明了透明賽璐珞膠片分層繪製動畫的方法,使得動畫片的製作方式產(chan) 生突破性變革,動畫製作開始走向規模化和標準化。可以說,以賽璐珞為(wei) 介質的動畫製作貫穿了整個(ge) 20世紀近百年的時間。如今,隨著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普及,賽璐珞繪製動畫已退出曆史舞台,但越來越多的人希望了解動漫產(chan) 業(ye) 的生產(chan) 流程和背後的藝術價(jia) 值。
作為(wei) 在百年動畫藝術發展過程中具有突破性變革的傳(chuan) 統手繪動畫技術,從(cong) 上世紀中葉至本世紀初,在不同國家發展出許多不同風格的動畫,各國都湧現出很多知名的、經典的動漫作品。
據介紹,本次展覽分為(wei) 三大主題,一是傳(chuan) 統手繪動畫的原理和製作流程的介紹;二是集合了各個(ge) 年齡層次觀眾(zhong) 所熟知和喜愛的經典動漫作品,通過展品的主題和時間劃分,觀眾(zhong) 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這些經典動畫的製作過程和故事情節,回顧經典,感受童年的美好記憶。同時展覽設計多個(ge) 互動場景,為(wei) 喜愛動畫藝術的觀眾(zhong) 帶來沉浸的體(ti) 驗,感受現實和虛擬交織的動漫藝術之美。三是展覽的互動教育體(ti) 驗,兼顧趣味性與(yu) 知識性的現場教育活動和種類豐(feng) 富的文創衍生品,帶領觀眾(zhong) 走進動漫世界,了解動畫藝術知識、發現動畫藝術奧妙、回顧經典動漫作品。
“看到了兒(er) 時喜歡的《龍珠》《櫻桃小丸子》《變形金剛》《寶蓮燈》等作品的原畫手稿,有種回到童年的感覺。同時,我也借由展覽的介紹知道了什麽(me) 是賽璐珞,知道動畫作品的畫麵是怎麽(me) 動起來的,這讓我兒(er) 時的動畫記憶更加豐(feng) 滿了。”一名觀眾(zhong) 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記憶,這個(ge) 展覽讓他想起兒(er) 時看過的動畫作品,內(nei) 心十分感動,“也希望能帶著孩子來看看屬於(yu) 我們(men) 那一代的記憶。”
據悉,此次展覽作為(wei) “第十一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係列”活動,於(yu) 6月17日起麵向公眾(zhong) 開放,將持續到10月6日。(趙曉霞)
鏈 接
傳(chuan) 統動畫又名“手繪動畫”,是一種手工逐幀繪製的技術,其創作時所使用的特殊透明材料“賽璐珞”作為(wei) 動畫片中每一幀的“分層文件”,我們(men) 所見的每一幀動畫都是由不同層賽璐珞材質的手繪原畫與(yu) 背景畫多層重疊組合而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