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美麗鄉村盤活美麗經濟

發布時間:2023-06-27 15:53: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在“千萬(wan) 工程”建設持續推動下,美麗(li) 鄉(xiang) 村開始一步步實現美麗(li) 經濟。“黨(dang) 建強、環境美、經濟富、社會(hui) 安、民風好”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美好圖卷,正在浙江大地徐徐展開。

  ——————————

  浙江省東(dong) 陽市城東(dong) 街道寀盧村的農(nong) 田裏,一輛無人駕駛的農(nong) 機正在翻耕。村裏的網紅打卡點——隆平高科實驗園區農(nong) 田邊,種糧大戶郭江華正操作植保無人機施肥,無人機卷起的風在稻田裏帶起一片綠色的“波浪”。他和父親(qin) 流轉了700多畝(mu) 土地種糧,2022年收入20多萬(wan) 元。

  距離這片農(nong) 田約2公裏的寀盧村黨(dang) 群服務中心,寀盧村黨(dang) 委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盧陽春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展示寀盧村5G農(nong) 業(ye) 數據中心。點擊鼠標,各地塊播種進度、土壤酸堿度等指標一目了然,氣象資料詳實豐(feng) 富。去年村裏每人分到約1100元分紅,村民盧麗(li) 丹說:“‘千萬(wan) 工程’讓我們(men) 享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實惠。”

  已經退休的寀盧村老書(shu) 記盧楷文記得,自己上任的“第一把火”,是整修村裏的水渠。寀盧村是典型的農(nong) 業(ye) 村,隻有解決(jue) 好灌溉用水問題,才能說發展。“村集體(ti) 出錢,農(nong) 民出力,用水不用吵架,大家公平分配”。盧楷文退休時,村民們(men) 選舉(ju) 他的兒(er) 子接任。如今,村裏搞起共享田園,村集體(ti) 經濟更壯大了。圍繞在農(nong) 田間的紫藤長廊、櫻花大道、花田景觀,形成了頗具個(ge) 性化、差異化的鄉(xiang) 村旅遊景觀。

  如何讓美麗(li) 鄉(xiang) 村轉化為(wei) 美麗(li) 經濟,做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千萬(wan) 工程”(“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程)實施20年來,浙江各地在實踐中因地製宜,交出了一份份獨特答卷。

  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通道

  今年端午節期間,湖州市安吉縣靈峰街道一個(ge) 名為(wei) “豁然開朗”的營地,湧入了上萬(wan) 名青年,來參加大麓青年音樂(le) 節。音樂(le) 會(hui) 主辦方、大麓書(shu) 院負責人戴勳一直在安吉從(cong) 事民宿和藝術鄉(xiang) 建工作,這是安吉第一次舉(ju) 辦音樂(le) 節,“下沉”的音樂(le) 會(hui) 帶來了可觀的營收,僅(jin) 門票收入就有1000多萬(wan) 元,場內(nei) 售賣烤串、飲料、充氣沙發和音樂(le) 周邊的商販忙得不亦樂(le) 乎。文化藝術在鄉(xiang) 村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也助力安吉實現了一次和青年的“雙向奔赴”。

  在麗(li) 水市鬆陽縣,陳家鋪村依托傳(chuan) 統古村落改造,從(cong) 懸崖上的窮山村,變成了遠近知名的網紅村。先鋒書(shu) 店的落戶,給這裏帶來了第一波“流量”。麵對蜂擁而來的投資項目,村委會(hui) 保持了克製和理性,根據陳家鋪村的調性,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夥(huo) 伴——大學教授開設的文創店,售賣“陳家鋪的雲(yun) ”係列創意文創;落戶的知名民宿,引入在上海頗有知名度的各種業(ye) 態來村裏“快閃”。“流量”沉澱變成“留量”,陳家鋪村從(cong) “網紅”變身“常紅”。

  嘉興(xing) 市嘉善縣大雲(yun) 鎮繆家村選擇從(cong) 建鮮切花基地入手,引入其他花卉種植產(chan) 業(ye) ,村民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6萬(wan) 元。同樣靠花致富的還有紹興(xing) 市柯橋區棠棣村,這裏是“千年蘭(lan) 鄉(xiang) ”,在蘭(lan) 花數字工廠裏,數字化係統在智慧大棚裏自動噴淋。棠棣村已成為(wei) 以花木交易為(wei) 主導產(chan) 業(ye) 、以蘭(lan) 文化創意研學體(ti) 驗為(wei) 新型產(chan) 業(ye) 的特色旅遊景區村,2022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2萬(wan) 元。

  美麗(li) 河湖打通了“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通道,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共同富裕提供了綠色動能。在台州市天台縣平橋鎮金碧村,水係連通項目修築的攔水壩、防洪堤等水利設施,不僅(jin) 扮靚了村裏的風景,還確保了村裏良田旱澇保收。村裏70多歲的老支書(shu) 特意趕了數十裏路,給當地水利部門送了兩(liang) 袋自家種的番薯,感謝“美麗(li) 河湖”送來了“豐(feng) 收年”;建德市引新安江水入梅城,“三江兩(liang) 岸”綠道串聯起下涯鎮之江村、梅城古鎮等,實現旅遊收入超5000萬(wan) 元;衢州市柯城區的石梁溪、廟源溪的全流域係統治理,引來農(nong) 法自然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園等20餘(yu) 個(ge) 項目,帶動周邊農(nong) 民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抱團發展邁向共同富裕

  到浙江的鄉(xiang) 村采訪,總能聽到一個(ge) 名詞:強村公司。這是為(wei) 壯大村集體(ti) 經濟、按照“產(chan) 權清晰、收益歸村”原則組建的現代企業(ye) 的統稱。2020年,強村公司被正式寫(xie) 入浙江省委、省政府文件,發展進入快車道。截至目前,浙江已成立2278家強村公司,入股行政村達11280個(ge) ,去年實現總利潤21.7億(yi) 元,村均分配收益15.4萬(wan) 元。從(cong) 強村公司的層級看,有村莊、鄉(xiang) 鎮、縣、市四級;從(cong) 出資主體(ti) 看,有村裏獨資,也有多村合資,還有村級資金入股國有公司或者工商企業(ye) 。

  “兩(liang) 山”理論發源地安吉餘(yu) 村,從(cong) 靠山吃山到富山養(yang) 山,逐步形成了戶外拓展、休閑會(hui) 務、農(nong) 事體(ti) 驗的休閑旅遊產(chan) 業(ye) 鏈,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拿租金、掙薪金、分股金。餘(yu) 村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汪玉成介紹,村裏還啟動了全球合夥(huo) 人和數字遊民計劃,吸引了上海、杭州等地的年輕人來鄉(xiang) 村創業(ye) 。2022年,餘(yu) 村集體(ti) 經濟收入突破1100萬(wan) 元,經營性收入突破700萬(wan) 元,村民發放分紅206萬(wan) 元。

  對於(yu) 單個(ge) 村莊來說,即使是餘(yu) 村、下薑村這樣的知名村莊,也存在體(ti) 量小、業(ye) 態少的問題,難以完全將客流留住,強村牽頭、抱團取暖,成為(wei) 浙江許多村莊自發的選擇。在杭州餘(yu) 杭區徑山鎮,全鎮15個(ge) 村社劃分為(wei) 三大組團,發揮各自特長。

  從(cong) 回鄉(xiang) 開民宿,到成為(wei) 杭州市淳安縣下薑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薑麗(li) 娟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首場“黨(dang) 代表通道”上,講述了下薑村脫貧攻堅的故事。當年的下薑村,“土牆房、半年糧、有女莫嫁下薑郎”,如今的下薑村,繪就了一幅現代版富春山居圖。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01年的20多倍。2019年6月,下薑村聯合周邊20餘(yu) 個(ge) 行政村,牽頭成立“大下薑鄉(xiang) 村振興(xing) 聯合體(ti) ”,實行平台共建、資源共享、品牌共塑,攜手鄰村邁向共同富裕。

  對於(yu) 資源稟賦不足的村,浙江在實際發展中創造了“飛地”抱團模式。就是以資源稟賦不足、集體(ti) 經濟相對薄弱的村為(wei) 重點,將村級扶持資金和建設用地指標等資源,集中配置到條件相對優(you) 越的地區,采取異地共建項目、聯合發展物業(ye) 經濟等方式,增強“造血功能”。如此一來,既增大了產(chan) 業(ye) 聯姻空間,又促進了資源最大化整合、要素最優(you) 化配置。

  2022年年底,由嘉興(xing) 桐鄉(xiang) 市91個(ge) 村與(yu) 麗(li) 水龍泉市9個(ge) 村共同出資參與(yu) 建設的桐鄉(xiang) 濮院數字時尚星城,迎來了項目投產(chan) 後的首次分紅,每村從(cong) 10萬(wan) 元到50萬(wan) 元不等。通過這樣的“山海協作”“飛地模式”,浙江省山區26縣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

  除了傳(chuan) 統的農(nong) 業(ye) 和文旅,浙江各地在實際發展中,還探索建立健全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

  2019年起,麗(li) 水市開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試點。大均鄉(xiang) 發布鄉(xiang) 級生態係統生產(chan) 總值(GEP)核算報告,景寧縣財政據此向大均鄉(xiang) “兩(liang) 山公司”支付188萬(wan) 元,這也是全國首筆生態產(chan) 品購買(mai) 資金。浙江還發布了全國首部省級GEP核算技術規範;取消衢州、麗(li) 水和山區26縣GDP總量考核。

  2021年12月,安吉在全國首創縣級竹林碳匯收儲(chu) 交易平台——“兩(liang) 山”竹林碳匯收儲(chu) 交易中心。2022年,浙裏竹林碳匯數智運用在安吉正式上線運行,12家企業(ye) 、單位集中購碳1.5萬(wan) 噸,交易額111.2萬(wan) 元。安吉每年可產(chan) 生碳增匯近70萬(wan) 噸,可實現碳匯收益4900萬(wan) 元,且價(jia) 格預計逐年上漲。

  在“千萬(wan) 工程”建設持續推動下,美麗(li) 鄉(xiang) 村開始一步步實現美麗(li) 經濟。在強村富民的基礎上,村文化禮堂和運動健身設施越來越完備。送戲下鄉(xiang) 、村歌村晚、村BA……各種鄉(xiang) 村活動有序開展,村民幸福指數節節攀升。“黨(dang) 建強、環境美、經濟富、社會(hui) 安、民風好”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美好圖卷,正在浙江大地徐徐展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雨彤 王林 見習(xi) 記者 賈驥業(ye)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