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開幕 為世界經濟複蘇注入中國信心
跨越重洋來到中國,瑞士科技公司SkyCell的首席技術官Nico Ro在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結識了許多世界各地的優(you) 秀企業(ye) 家,這印證了他來之前的想法——對話與(yu) 交流將產(chan) 生更多機會(hui) ,而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愈發開放的環境正在創造更多可能。
6月27日在天津開幕的2023夏季達沃斯論壇向世界傳(chuan) 遞出一個(ge) 積極信息,中國經濟的恢複進程為(wei) 世界經濟複蘇提振信心。國務院總理李強在致辭中表示,過去10年裏,中國一直是世界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動力源,“中國將繼續為(wei) 世界經濟複蘇和增長提供強大動能,也為(wei) 各國投資者提供互利共贏的合作機遇”。
在這場世界經濟論壇的新領軍(jun) 者年會(hui) 上,Nico Ro像是給自己的企業(ye) 做了一次免費的全球推廣,不斷有好奇的來客在他對麵坐下,聊起他專(zhuan) 注的領域——打造溫敏藥物存儲(chu) 的全球供應鏈。“原來很多人在跟我做著相似的事情。”對話讓彼此產(chan) 生了很多新想法,這一切讓這位年輕的企業(ye) 家感到興(xing) 奮。
這樣跨國界的無間交流,大家已經期盼了4年。論壇總裁博爾格·布倫(lun) 德對媒體(ti) 表示,今年論壇的一大特點就是,外國嘉賓對繼續在中國舉(ju) 辦的夏季達沃斯展現出極大興(xing) 趣,對中國的發展與(yu) 機遇充滿期待。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ti) ,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讓外界充滿期待的一個(ge) 主要原因,是中國把2023年GDP增速定為(wei) 5%左右。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表示,當前全球發展麵臨(lin) 諸多挑戰,而在這關(guan) 鍵時刻,中國的經濟發展目標給世界經濟帶來信心,他認為(wei) 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國資委主任張玉卓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恢複態勢是好的,“中國這幾個(ge) 月走得比較穩,一季度GDP增長了4.5%”,同時也麵臨(lin) 著不少挑戰,比如外貿增長不及預期,消費熱點不多、增長不高,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量不夠大等。他希望通過世界經濟論壇這樣的高水平交流平台,讓各界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識深化合作,以自身的確定性應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共同為(wei) 全球經濟增長作貢獻。
張玉卓分析,全球貿易增長速度不樂(le) 觀的主要原因在於(yu) ,一些貿易壁壘導致貿易流通的渠道不暢通,全球主要經濟體(ti) 之間的政策協調也不如從(cong) 前那麽(me) 順暢,“像脫鉤這樣的做法也影響到全球經濟之間的合作”。
很多方麵都顯示出,中國有很大發展潛力,還有很大空間進行政策優(you) 化,可以成為(wei) 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張玉卓說,從(cong) 長遠來看中國將起到更大的作用,有更長足的發展。“我們(men) 要有信心,應該共同努力。”
“我們(men) 需要擴大出口市場,取消關(guan) 稅和壁壘,取消貿易保護措施。”越南總理範明政談到,當前全球麵臨(lin) 諸多挑戰,包括全球經濟下滑和通脹問題給人們(men) 生活帶來極大衝(chong) 擊,新冠疫情未來仍有可能進一步延伸,地緣政治和貿易保護主義(yi) 等正威脅著經濟恢複進程等,“這些挑戰是全球共同麵臨(lin) 的問題”。
過去的經驗表明,衝(chong) 突、戰爭(zheng) 對所有國家而言都是和平發展的障礙,他認為(wei) ,“任何一個(ge) 國家都沒有辦法依靠單一的力量來解決(jue) 問題。”範明政表示,作為(wei) 發展中國家之一,中國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發展經驗,期待通過論壇探討中國經濟、分享中國經驗。
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恩戈齊·奧孔喬(qiao) -伊韋阿拉也認為(wei) ,全球經濟增長將有助於(yu) 更多國家從(cong) 不斷增長的經濟蛋糕中“分一杯羹”。作為(wei) 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中國一直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與(yu) 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目前中國成為(wei) 14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huo) 伴。
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表示,全球經濟轉型需要秉持開放和合作精神,發揮企業(ye) 家精神,為(wei) 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和平與(yu) 穩定對全球經濟供應鏈的影響和經濟確定性至關(guan) 重要”。
這次年會(hui) 以“企業(ye) 家精神:世界經濟驅動力”為(wei) 主題,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克勞斯·施瓦布表示,“當下的時代需要具有膽識和遠見的領導人,運用創新的力量為(wei) 共同利益服務,開展跨行業(ye) 、跨地區、跨國家和跨文化的合作,以創造一個(ge) 更加和平、更加包容、更加可持續和更加有韌性的未來”。
本報天津6月27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春豔 實習(xi) 生 寇淑然 龔曉微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