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把瀕危劇種傳承下去 51名00後10年免票演出千場

發布時間:2023-07-10 17:35:00來源: 揚子晚報

  陝西漢中市00後女孩李雅芝,是當地稀有劇種漢調桄桄的女演員。最近,她因為(wei) 戲曲變裝視頻驚豔出圈,也讓“漢調桄桄”這個(ge) 瀕危劇種被更多人看到。據悉,包括李雅芝在內(nei) 的51名00後,在當地堅持10年自搭舞台、不收門票,惠民演出1000多場。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獲知,為(wei) 了傳(chuan) 承漢調桄桄,讓更多人喜歡這門藝術,這群年輕人不僅(jin) 認真跟老藝人學戲,還利用特長開展線上演出。李雅芝說,漢調桄桄盡管沒有擺脫“瀕危”的標簽,但經過這幾年的努力,明顯感受到年輕觀眾(zhong) 越來越多,“我們(men) 隻要幹出了名堂,就不愁傳(chuan) 承和發展。”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任國勇

  00後演員把地方戲搬進直播間

  23歲的李雅芝平日忙於(yu) 排練、演出,但每個(ge) 周五周六的晚上,她都會(hui) 在直播間與(yu) 觀眾(zhong) 見麵。7月7日晚8點半,李雅芝準時出現在直播間,讓觀眾(zhong) 點曲。

  觀眾(zhong) 不斷湧入,點讚、送禮物、留言,李雅芝一一回應道謝,接著她開始唱道:“腹中疼痛難忍受,舉(ju) 目四海無處投,眼望斷橋心酸楚,手扶青妹向橋頭”,這是秦腔《斷橋》選段。唱完後,她還講解為(wei) 什麽(me) 在唱“腹中疼痛難忍受”時節奏比較快,主要是為(wei) 了渲染白素貞即將臨(lin) 盆的情緒。

  有觀眾(zhong) 問李雅芝“主攻什麽(me) 行當”,她回答道,漢調桄桄和其他戲曲一樣,分生、旦、淨、末、醜(chou) ,她主攻武旦。隨後,李雅芝又唱了《程夫人鬧朝》。她的同事一涵,則通過直播間連線與(yu) 李雅芝PK。在觀眾(zhong) 的請求下,一涵也唱了一段《程夫人鬧朝》,觀眾(zhong) 評價(jia) 各有千秋,直播間非常熱鬧。李雅芝說,他們(men) 這些00後的同事,有六七個(ge) 開了直播,雖然直播內(nei) 容和風格各不相同,但互相捧場能帶來人氣。

  據悉,漢調桄桄在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當時唯一的桄桄劇團在陝西省漢中市南鄭縣,曾在1986年招過一批演員。然而由於(yu) 當地文化消費理念缺乏,演員收入低,最後流失。2013年,南鄭縣縣委、縣政府研究決(jue) 定,招收60名新學員補充演職人員。經過3年培養(yang) ,60名學員留下被送往陝西藝術職業(ye) 學院,其中50多位最終留了下來,李雅芝就是其中之一。

  漢調桄桄傳(chuan) 承發展中心主任趙紅告訴紫牛新聞記者,漢調桄桄是關(guan) 中秦腔傳(chuan) 入漢中地區,與(yu) 當地方言和民間音樂(le) 結合而形成的梆子聲腔,音樂(le) 包括唱腔、伴奏兩(liang) 部分,是中國傳(chuan) 統劇種之一。漢調桄桄既保留了秦腔高亢激越的特點,又吸取了陝南地方音樂(le) 悠揚委婉之長,有獨特的漢調藝術魅力。

  苦練3年才登台,洗腳水都染紅了

  李雅芝的父親(qin) 是一名社工,母親(qin) 是一名普通公司員工。2013年,李雅芝剛小學畢業(ye) ,父母得知縣裏招收學員後,告訴她“如果能選上,將來還能有份穩定的工作,選不上就當培養(yang) 一個(ge) 興(xing) 趣愛好”。

  李雅芝同意了,也順利通過了考核。2016年9月,學員們(men) 經過三年封閉培訓後,被送往陝西藝術職業(ye) 學院,在那兒(er) 進行了5年委培,結束後都拿到了戲曲表演專(zhuan) 業(ye) 的大專(zhuan) 文憑。

  李雅芝說,最初進入漢調桄桄傳(chuan) 代培訓班,零基礎開始練基本功,這裏沒有寒暑假,半天文化課,半天專(zhuan) 業(ye) 課。演員們(men) 每天早晨5點多鍾起床趕到練功房,她主攻武旦,練站、跑圓場是每天的必修課。

  “跑圓場膝蓋是不能錯開,保持小碎步,會(hui) 用繃帶綁住膝蓋,或者在膝蓋間夾紙張練習(xi) ,跑完一圈腿都發抖。就這樣一圈又一圈,要練得步子碎、身子穩。”李雅芝說,腳尖套上像三寸金蓮一樣的木鞋套,腳磨出一個(ge) 又一個(ge) 血泡,晚上洗腳水都染紅了,貼上創可貼,第二天繼續練。夏天,演員出汗多,練功房不開空調的,因為(wei) 容易感冒,練功後解下腰間的寬布條,一擰全是汗水。“印象最深的是酷暑天,大家在室外練習(xi) 翻跟頭、跑和跳,一直練到筋疲力盡,練完後一口飯吃不下,不停地喝綠豆湯。”

  當初,她因基本功練得紮實,被漢調桄桄國家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國家二級演員許新萍看中,手把手指導。李雅芝的開門戲是《盜仙草》,演白素貞短打武旦。她回憶,2016年的結業(ye) 匯報演出時,一度緊張甚至怯場想哭。然而上台後,聚光燈打在身上,麵對台下七八百人,一股精氣神又莫名湧出,“記得當時演的踢槍,還從(cong) 桌上翻跟頭下來,台下觀眾(zhong) 鼓掌叫好,那一刻,我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演完後,有觀眾(zhong) 對我們(men) 說,看到你們(men) 桄桄劇團有這幫年輕人,傳(chuan) 承有希望了。那一瞬間,我覺得從(cong) 事這個(ge) 行當非常有意義(yi) !”

  月薪3000元,他們(men) 仍進山送戲

  趙紅告訴記者,漢調桄桄戲劇現在主要由這些年輕人在演。因為(wei) 瀕危,政府部門近幾年加大了保護,采取惠民演出進行扶持,相當於(yu) 政府買(mai) 戲,劇團送戲下鄉(xiang) ,每年演出一百幾十場,至今已演出1000多場,都是免收門票的。

  目前,青年演員月薪在3000元左右,趙紅也在積極為(wei) 他們(men) 爭(zheng) 取,上級也有意向為(wei) 他們(men) 加薪。對於(yu) 收入,李雅芝說雖然不高,但大家也都在堅守,好在大家還年輕,年輕就是資本。每次直播也會(hui) 有幾十到一百多元的打賞,她起初不好意思收,觀眾(zhong) 讓她把心放寬,就當買(mai) 門票了,作為(wei) 觀眾(zhong) 支持傳(chuan) 統戲曲的傳(chuan) 承也是應該的。

  李雅芝說,目前惠民演出主要服務漢中市9縣2區,每場演出觀眾(zhong) 的期待和喜愛都讓她很有感觸。2022年,一次送戲到西鄉(xiang) 縣子午鎮檀樹平村,離南鄭城區大約100公裏。“當時我們(men) 坐演出車前往, 3小時後改坐船,上岸後又坐車進山。到達現場時,看到各村大叔大媽們(men) 自帶小板凳已經排好座在那兒(er) 等戲。演出結束後,一位奶奶問‘明天還有沒有,下次什麽(me) 時候再來’,這些讓我很感動!”李雅芝說,盡管舞台規模不大,有時觀看人數不足一百人,但大家也精益求精地完成演出。

  李雅芝說,每場演出,全員動手參與(yu) 搭台,拍攝、燈光、字幕都由演員兼職,每場演出還會(hui) 同步網絡直播。

  “傳(chuan) 統地方戲並未被社會(hui) 淘汰,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明顯感覺到喜愛漢調桄桄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李雅芝說,直播時,有的人說自己從(cong) 來沒聽過漢調桄桄,一聽就喜歡上了。趙紅主任說,如今還出現了一些追戲的戲迷,隻要預告一出,戲迷們(men) 就會(hui) 騎著電動車前往演出地點等著看戲。

  目前,趙紅聯係了七八所學校,涵蓋了漢中周邊的幼兒(er) 園、小學、初中和大學,開選修課,安排老師去上桄桄戲曲課,學生們(men) 很感興(xing) 趣。“我們(men) 與(yu) 學校合作,或許還能發現好苗子,將來培養(yang) 成名家也不是不可能的。”

  漢調桄桄傳(chuan) 承發展中心的00後們(men) ,利用互聯網開直播,目前有主攻花旦的王乙妃、主攻老旦的古欣、主攻花旦的王一涵和吳清、主攻刀馬旦的陶泓如。李雅芝在抖音上開號幾個(ge) 月,收獲粉絲(si) 1.1萬(wan) ,獲讚16萬(wan) ,開賬號早的同事已吸粉近10萬(wan) ,地方戲能有這樣的表現很難得。“好幾位國家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80多歲,現在還在寫(xie) 曲編劇,指導大家,我們(men) 沒有理由不努力,人生能有幾回搏,隻有拚一下,幹出點名堂,人生才更有意義(yi) 。”李雅芝說。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