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大運惠民落實處 成都全民健身持續升溫

發布時間:2023-07-10 17:4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成都7月9日電 (記者 賀劭清)“9年前我們(men) 剛考進電子科大時就在一起打球,沒想到畢業(ye) 這麽(me) 多年後大家還因籃球聚在一起。”9日下午,結束了bsk籃球聯賽成都站的比賽後,成都籃球愛好者李哲然笑道,在成都大運會(hui) 的籌辦過程中,成都將市內(nei) 多處閑置空地打造為(wei) 體(ti) 育公園,他已和兄弟們(men) 約好,下周再去天橋下的籃球場比拚。

  今年6月至8月,成都聚焦“愛成都·迎大運”,按照“月月有主題、周周有賽事、天天有活動”的原則,策劃舉(ju) 辦戶外運動周、家庭體(ti) 育季、星空(夜間)運動會(hui) 、社區運動節嘉年華等全民健身品牌活動。根據規劃,2023年成都將舉(ju) 辦全民健身活動4600場次以上,實現各級公共體(ti) 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服務460萬(wan) 人次以上,把場館惠民和體(ti) 育惠民進一步落到實處。

  李哲然介紹,他大學剛畢業(ye) 時,常組織朋友進行籃球賽,但好的籃球館通常需要提前預約。此外,當時大部分比賽主要針對職業(ye) 選手,針對普通籃球愛好者的比賽通常“一賽難求”。“現在成都幾乎周周都有籃球賽,7月我們(men) 球隊已收到了幾份比賽邀約。”

  據了解,近年來成都以籌辦大運會(hui) 為(wei) 契機,著力構建完善“15分鍾健身圈”。今年成都還將繼續利用公園綠地、城市剩餘(yu) 空間、“金角銀邊”,打造50個(ge) 體(ti) 育消費新場景、100個(ge) 社區運動角和200個(ge) 天府綠道健身新空間。此外,根據《成都大運會(hui) 共建共享惠民行動方案》,符合開放條件的大運會(hui) 場館將持續向市民“免低開放”。

  “我明顯感覺到,身邊越來越多人進行各種各樣的運動,飛盤、腰旗橄欖球、戶外徒步等運動不再小眾(zhong) 。”今年是成都健身教練rena進入健身領域的第七年。在rena看來,隨著成都全民健身熱不斷升溫,越來越多中老年人也開始走進健身房,最近她就收到不少老年人如何進行力量訓練的谘詢。

  為(wei) 滿足市民科學健身需求,成都印發《“愛成都·迎大運”成都市國民體(ti) 質監測與(yu) 科學健身指導工作實施方案(2023年)》,開展“愛成都·迎大運——最具運動活力社區”及“愛成都·迎大運——最強健身達人”評選活動。今年以來,成都市體(ti) 育局還組織社會(hui) 體(ti) 育指導員下沉社區開展科學健身指導服務達300餘(yu) 場,促進“人人愛健身”向“人人會(hui) 健身”轉變。

  在成都鳳凰山體(ti) 育公園為(wei) 心儀(yi) 的球隊熱血助威、在春熙路太古裏等商圈近距離觀看奧運冠軍(jun) 比賽、騎自行車去龍泉山觀日出……在成都與(yu) 大運會(hui) 的“雙向奔赴”中,體(ti) 育運動已經融入成都市民生活的點點滴滴。

  體(ti) 育改變城市,運動讓生活更美好。成都市體(ti) 育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成都將持續做好大運場館惠民、賽事惠民、活動惠民,也請廣大市民積極參與(yu) 體(ti) 育健身、感受運動魅力,讓“迎大運、動起來”成為(wei) 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煙火裏的幸福成都最具動感活力的靚麗(li) 風景。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